八部被遗忘的阿尔巴尼亚老译制片,不知你还记得它们吗

乐山看动漫 2024-07-11 20:33:45

很多60、70后,对阿尔巴尼亚的了解都来自于它们的电影。自1959年起,我国引进首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塔娜》。到了70年代,阿尔巴尼亚电影在我国上映已达到高潮。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8部影片在我国放映。

尽管它们已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在当年也都曾红极一时,不知道你还记得它们吗?

第一部《第八个是铜像》

《第八个是铜像》改编自阿尔巴尼亚文坛著名作家、诗人阿戈里的作品,是由维克多·琪卡执导的战争片。于1970年首映。

故事讲述了英勇的游击队队长易卜拉辛,在一次激烈的战役中负伤,而在康复治疗期间仍不忘向各乡村村民宣扬革命理想,激发他们反抗独裁统治、追求自由的决心。他的言行成功地引导了许多村民投身于革命事业,最终在一场英勇的战斗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影片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倒叙的方式,以主人公易卜拉辛的七位战友扛着他的铜像去他家乡为主线,通过每个人的回忆片段串联起易卜拉辛的英勇事迹。这种多线叙事的手法虽然在现代观众看来可能略显散乱,但在当时却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这部电影作为阿尔巴尼亚电影中的代表作,当年深受中国观众喜爱。尽管其教育意义大于艺术价值,但其中所塑造的英雄形象依然具有榜样效应。片中诸多台词如“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嗨!希特勒!”等,成为了当时中国观众的流行口号。上译厂的精彩配音更使其成为一代经典。

第二部《宁死不屈》

《宁死不屈》又名《大开眼界》是由G·爱莱巴拉执导的一部战争片。于1967年首映,1969年国内上映,由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译制。

故事发生在阿尔巴尼亚,描述了1939年至1944年期间,阿尔巴尼亚反抗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统治的斗争。在阿尔巴尼亚南部纪洛卡斯特城,地下工作者米拉和女游击队员阿费尔蒂达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监狱和刑场上,她们勇敢地抵抗了敌人的威逼利诱,最终英勇就义。

这是一部令中国观众难忘的经典影片。它当初在中国上映时,给观众的视觉冲击是巨大的。影片中的两位女主角米拉和阿费尔蒂达,是影片中最为耀眼的角色。米拉是一个勇敢无畏的地下工作者,她的单纯与坚韧让人印象深刻。阿费尔蒂达则是一个英勇果敢的女游击队员,她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让观众感受到了革命者的伟大与崇高。两位女主角的表演真实而生动,她们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为之动容。

作为文革期间第一部引进的外国影片,它在当时也掀起了一股观影狂潮。观众们被影片中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所打动,纷纷为之倾倒。影片中的吉它、格子衬衣、巧克力等元素,也成为了当时中国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第三部《脚印》

《脚印》由克里斯塔奇·达莫执导,1971年在国内上映。

故事讲述了老游击队员之子阿尔丹曾随父辈参加反法西斯斗争,解放后成为优秀外科医生,后因赞扬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追求名利,觉醒后自愿去边疆林区为工人治病。曾为阿尔丹捧场的特务载菲克威胁他带路逃越国境,阿尔丹坚决不从,在搏斗中牺牲。

影片采用了大倒叙和时空交错的结构方法,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虽然给很多中国观众带来了一定的理解难度,但也为影片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此外,影片中的黑白影像和简洁的镜头语言也为其增色不少,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紧凑有力。

虽然当年的观众都看不懂这部电影。但这部电影却在当时引起文化界的关注,甚至包括一些文学巨匠的注意。

第四部《地下游击队》

《地下游击队》是由希森·哈卡尼执导的战争片。于1969年首映。1970年国内上映。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

故事讲述了二战时期,阿尔巴尼亚游击队击毙马卡列奇上校,夺走并烧毁敌军火库。因叛徒告密,女游击队员德丽塔被捕。意大利警察头子怀疑彼德罗,让其枪毙德丽塔验真伪,彼德罗为保护战友暴露身份。关键时刻,地下游击队赶到,营救他们并活捉法西斯警察头子。

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独特,通过几个断片故事组成整个影片,这种手法在阿尔巴尼亚电影中并不罕见。影片中的每一个断片都独立成章,但又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游击队战士们为了民族解放而浴血奋战的完整故事。这种叙事方式虽然可能让观众在初次观看时感到有些混乱,但细细品味之下,却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

影片中的彼得罗中尉,英俊帅气,曾迷倒无数女性观众。特别是他潜入敌营,身着敌军军装的场景,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如今重温此片,感觉它更像是另一部抗日神剧,剧情中有许多夸大其词和不合理之处。然而,在那个年代,它确实赢得了众多影迷的热烈赞誉。

第五部《山鹰之歌》

《山鹰之歌》是由Ю·奥泽罗夫执导的战争片,于1959年首映。1961年国内上映,由上海电影译制。

故事讲述了二战期间,意大利侵占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人民奋起反法西斯。共产党员阿尔边刺杀意特使后避入农村,结识扎娜。扎娜父阿巴兹告密于巴里党,致扎娜被捕。巴里党勾结英帝,欲灭共产党。盟军代表德培尔靳斯非但不助,反劝游击队投降。游击队坚定不屈,终获胜利。

这部电影的艺术风格独特而鲜明,影片采用了黑白胶片拍摄,这种色彩选择不仅增强了影片的历史感,也使得画面更加凝重和有力。影片的摄影技巧精湛,通过运用不同的镜头语言和构图方式,将战争场面的残酷与激烈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影片还巧妙地运用了音乐元素,同名主题曲《山鹰之歌》是一首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南美秘鲁民歌,通过激昂的配乐和悲壮的歌声,进一步烘托了影片的氛围和情感。

第六部《海岸风雷》

《海岸风雷》是希森·哈卡尼执导的战争片,于1966年首映。

故事讲述了老渔民姚奴兹四个儿子,二子迪尼是反法西斯地下工作者,三子是医生,四子维希普参与地下活动,大子赛力姆是叛徒。迪尼带人袭击意大利机关,因赛力姆告密组织遭破坏。姚奴兹家抢救游击队员马里克,赛力姆再次告密,三子彼特里挺身就捕。法西斯要将彼特里等人监禁,迪尼等游击队配合下拦击敌人,全歼并营救战友,惩处叛徒。

《海岸风雷》在艺术表现上也颇具特色。影片采用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与细腻入微的人物刻画相结合的手法,既让观众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激烈,也让观众深入了解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此外,影片的摄影、音乐等方面也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70年代,这部电影颇受中国观众喜爱。其影响力之深广。剧中的很多台词大家都能口口相传。比如“夜猫子可回窝了”、“我代表人民,判处你的死刑。”大家都耳熟能详。

第七部《战斗的早晨》

《战斗的早晨》是克里斯塔奇·达莫执导,于1971年首映。

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的阿尔巴尼亚。在德国占领的阴影下,一群十岁左右的少年们结束了无忧无虑的生活,转而帮助游击队员们对抗德军。他们通过扰乱敌人的宣传、偷盗敌人的枪支军服以及捞出灭敌的军火弹药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反法西斯斗争中。影片中的小贝尼,一个原本娇生惯养的城里孩子,在经历了山村艰苦而充实的假期生活后,变得聪明、健康、勇敢、可爱,成为了新一代革命者的代表。

影片十分富有童真,但也难免带着一丝说教的味道。尽管如此,影片中的儿童生活片段流露出纯真而生动的气息,让人忍俊不禁。孩子们的天真无邪消解了影片原本的平淡无奇。上译厂的配音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第八部《初春》

《初春》是由Qerim Mata执导,于1975年首映。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76年译制。

故事讲述了阿尔巴尼亚共产党派遣什勒蒂姆和米斯道,打入意大利法西斯的军火库工地,计划炸毁军火库。在准备过程中,米斯道被敌人误打,两人决定使用纤维树皮作为导火线。什勒蒂姆成功引爆炸弹,但在撤离时被发现,为保护同志和群众,他承认自己是凶手,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是一部少见的阿尔巴尼亚彩色故事片。影片的叙事风格紧凑而富有张力,通过一系列紧张刺激的情节设置,将观众带入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无论是地下游击队员的机智勇敢,还是法西斯分子的狡猾残忍,都被刻画得十分到位。同时,影片还巧妙地运用了交叉蒙太奇的手法,将人的逃离速度与火绒引发的火束行进速度进行对比,营造出一种紧张刺激的氛围。

这八部阿尔巴尼亚老电影,可能很多人即便看过,如今也早已忘得差不多了。希望通过本文能唤起你珍藏的记忆。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