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太坑人了!三千斤的煤,少了两千多斤,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嘛!”
最近在贵阳发生了这样一件令人咋舌的事儿。一位王老伯本想着买点煤好过冬,谁能想到这买煤的经历却成了一场糟心之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发生在 12 月 3 日上午,三个煤炭商贩来到清镇新店的村子推销煤。王老伯看到有煤卖,就和商贩谈好了价钱买了一批。可等煤到家一称,这可不得了,王老伯才发现商贩少给了自己 2400 多斤煤炭。
王老伯发现少煤后,心里那叫一个气。他赶紧找当地警方和市场监管部门帮忙。这一查却发现商贩户籍所在地在息烽县。民警说不归他们管,清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新店分局局长张忠海就给王老伯出起了馊主意,说让他到息烽县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处理。
这可把王老伯给难住了,他心想:“我在清镇买的煤,出了问题咋还得跑到息烽去投诉呢?这不是折腾人嘛。”
后来记者跟随王老伯又找到了局长:“他们现在是作为辖区群众给你反映这个事情。”局长却坚持说:“只是建议他在息烽投诉,毕竟经营者是息烽人。”
记者反驳道:“但是不是有个属地管辖原则?属地管辖是指事情发生地,不是对方户籍地吧。如果这卖煤的人是在北京上海的,难道要去北京上海维权吗?” 局长这才妥协,称由他们这边移交给息烽县市场监管局。
12 月 9 日上午,记者又陪着王老伯赶到息烽县市场监管局反映情况。息烽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徐明吉表示会对案件进行详细调查,还会对息烽全县的流动或是固定煤炭经营者进行排查,加强监管。这下好歹让王老伯看到了一点希望。
巧的是当天喜事接踵而至,卖煤的商贩肖某向王老伯退还了 1574 元。不过对此王老伯的儿子表示肯定不太满意:“这个结果我不认可,因为他必须要有相应的惩罚。”
时间来到了12 月 11 日上午,事情又有了新变化。王老伯的儿子接到了清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打来的电话,称案件已经移交到他们这里,并请王先生到清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现场调解。随后记者陪着王先生来到了清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见到了卖煤的商贩肖某。
一见面肖某很是诚恳,说:“向领导们深深地说一声对不起,还有老人家,我抱着我的态度来,是我的错,我失误了。那天我已经给你退了一千五百多元,还有剩下的钱我全部退还,煤我不要了,我送给他烧,以后再也不出现这种问题了。”可王先生还是坚持要有惩罚。
清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朝明表示,他们已经启动全面调查,下一步将根据调查情况依法依规处置,该处罚的坚决处罚。
他们还对涉事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进行了处理,新店分局局长张忠海已经停职调查处理,同时他们还对清镇市范围内所有流动商贩的计量工具进行大清查,坚决杜绝短斤少两的情况再次发生。
经过清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协商,此事终于在12 月 12 日早上有了结果。肖某主动打电话给王老伯道歉,并且赔偿了三千元。对于肖某的违法行为,清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做出了处理,对他进行了最高标准的处罚。
有网友说:“这商贩太黑心了,就应该严惩,不然以后还会有更多老人受骗。”还有网友说:“这市场监管部门一开始的做法也太奇怪了,差点让老伯投诉无门。”
确实,对于这种故意短斤少两坑害消费者的行为,如果不重罚,很难起到警示作用。而监管部门一开始的做法则反映出部分监管部门在处理事情时可能存在流程不清晰或者推诿的情况。
虽然最后事情得到了妥善处理,监管部门也进行了自我反省。但如果没有记者持续跟踪报道这件事的话,是不是结局又不一样了?最后受伤的是不是只有弱势群体?
就像有些专家说的:“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需要商家的诚信自律,更需要监管部门的有力监管。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的稳定。”
对此事的处理经过和结果,诸位看官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