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推翻雍正新政,原因是什么?

小律是良人 2024-04-20 09:04:27

雍正帝,一位从九子夺嫡中唯一胜出的狠人君王,他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色彩,而当他坐上龙椅后所推行的新政,也让当时不少百姓看到了希望。

然而,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当雍正的儿子乾隆接过皇位时,却直接就推翻了父亲的新政,整片朝野中弥漫的严苛也在逐渐变为宽仁。

那么乾隆为何会推翻雍正的新政?这样做的后果又是如何呢?

本文所述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赘述于本文结尾。

雍正新政

秘密立储

能够从九子夺嫡中胜出,雍正自然是亲身体会过其中的尔虞我诈,所以他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们遭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就推行了一种秘密立储法。

这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立储办法,不仅皇子们没人会知道自己能否成为储君,就连满朝大臣们更是无从得知其立储对象。

这样一来,皇子们没法拉帮结派去勾心斗角,而大臣们也用不着为了江山社稷的未来而感到发愁。

设军机处

雍正这个人不仅勤政,在打江山方面也是有着很大的野心,他在即位后的第五年,就打算向准噶尔部出兵,所以这军机处也是因此应运而生。

表面上来看是军机处,实际上可以说成是雍正的秘书团,军机处的存在虽然独特,但更多的起到的是一种辅佐皇帝并传达其思想的作用。

雍正身为工作狂人,自然是极其喜欢军机处的存在,所以他没事就会找来军机处大臣们商议国事,但最终的决定权往往都在他一人身上。

在一定程度上,军机处可以说是完全取代了朝堂,算得上是雍正的“一言堂”,而且军机处所发出的通报,往往拥有着最高优先级,就连宫廷内阁都对此束手无策。

万般权力皆于一身,这就是雍正帝在位时最真实的写照,但是也有着不小的弊端,当一个人的权力达到不可撼动的地位,那么其结果就不难想象。

耗羡归公

何谓“耗羡”?

大概意思就是包括粮草、金属、布匹、陶瓷等各类物品在内的物品,在加工或者运送时所产生的损耗。

如果官员们有意去打这些损耗的主意,那么积少成多起来可是一笔惊人的财富,而且有的贪官也会在期间刻意增添损耗,以此达到中饱私囊的目的。

在康熙晚年,这类情况不断加剧,百姓们也是叫苦不迭,打个比方说:明明自己是运来了五十斤粮食,但是被各地扣完损耗后就剩了二十斤,这叫人怎么活?

在耗羡和赋税的双重压力下,社会基层民不聊生,虽然有人曾向晚年康熙提出改革,但却没有得到认同。

直到雍正上位后,他第一时间就制定了耗羡归公的方针,在很大程度上打压了贪官们的嚣张气焰。

地方官没了吃拿卡要的权力,这些耗羡全部都被充公,而且雍正还规定了耗羡只能减少不能增加的规矩,一旦有加重者出现,则要面临这位皇帝的怒火。

然而,这下就轮到官员们怨气漫天飞了,因为清朝官员的薪水本就微薄,这下子又没了挣钱门路,谁还愿意去当官?当个豪绅都比这强!

对此,雍正给出了新的解决办法,他选择将归公的这部分耗羡分成两个地方使用。

一是用来留在当地公用,不管是建造公共建筑也好,还是弥补亏空也罢,地方官有因公使用的权力,但是每一笔帐都要写的详细,胆敢存在贪污行为,必定严惩不贷。

第二个用途,就是用来专门鼓励官员们的,一部分的耗羡会被定位养廉金,意思就是谁的官做得好,能得到老百姓爱戴,谁就能得到生活补助和奖金。

摊丁入地

在这条政策实行之前,清朝民间贫富差距极大,这就是因为当时的土地税是按照人头收取的。

那些豪绅,一家里也没口人,就能坐拥良田千顷,他们交的那点人头税,可能都不及他们家一天的饭钱。

然而,当这种情况出现在贫民家庭时,就形成了极大的反转。

一些穷人家庭孩子众多,家里最多也就几亩荒田,收成不好且不说,税收还比那些有钱人家的多,这可叫人怎么活?

雍正在得知这一现状后,就开始拉着大臣们讨论解决办法,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恐怕就会形成民间暴乱,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商议后,摊丁入地的政策就出现了。

土地税不再按照人头收取,而是要按照实际拥有的土地收取,而且田亩的品质也要进行划分,良田多交,相对贫瘠的田亩就少交,这也算是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当然,这些新政只是雍正推行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乾隆即位后所推翻的新政,那么这亲儿子为何要推翻亲爹好不容易搞出来的新政呢?

乾隆推翻

关于乾隆推翻雍正新政的原因,大致可以归为两个要素:一是因为时代的不同,二是因为一碗水永远是端不平的。

首先说这“时代的不同”,可以先回顾下雍正即位时是怎样的腥风血雨,而且他坐上龙椅后的明争暗斗也从未断绝。

因为不能落下话柄的缘故,雍正不能对曾经的兄弟们赶尽杀绝,所以他只能从政策上削弱各个权力小集体的势力,其中充满了尔虞我诈,也让当时的朝野笼罩上一层阴霾。

康熙末年的破败,是由雍正一点点挽救回来的,而乾隆自打出生起,就被父亲当成了储君去培养。

其中少了朝野中的争斗,也少了兄弟相残的冷酷,所以完全可以说乾隆是在安逸的大环境下成长的。

环境的不同,也影响到了思想的转变,如果说雍正的政权有些严苛,那么乾隆的政权就开始向宽仁发展,其产生的好处就是有钱人集体的扬眉吐气。

这就要说到第二个要素:一碗水永远是端不平的。

通过上面的诸多新政不难看出,雍正是想加固个人权力,然后再去削弱有钱人集体的权益,以此尽快笼络民心民意。

而乾隆之所以推翻这些新政,就是想得到那些有钱人集体的簇拥。

就拿“摊丁入地”这一项来说,康熙的政策会让老百姓苦不堪言,而雍正的政策则会让豪绅们逐渐扛不起这份税收。

如果暂时取消掉这项政策,百姓们的生活不会一瞬间变得过不下去,但豪绅们却终于可以喘口气,连带着文武百官们也能多点搞钱的路子。

对于雍正,百官虽是惧意更多,但终究是不服的,而乾隆此举无异于笼络住了百官的人心,也让全天下看到了一副宽仁君王的模样。

就连雍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留下的军机处,也被乾隆亲手推翻,从而吸纳更多人加入其中,成立新类型的军机处,为的只是赚取更多大臣的称赞之言。

反正当时江山稳固、国库充盈,乾隆的这些举动也算是先委屈自己一下,从而保全大局。

当天下那些有能力的人全部都开始看好乾隆时,那么就算没有雍正新政的存在,国家也可以继续繁荣昌盛,反正国库里有钱,大家又向着我,这不就是最好的发展吗?

当然,乾隆也不会一味地去讨好有钱人集体,因为这自古皇帝多谋划,他又怎能不懂得运筹帷幄之术呢?

直到乾隆中期,全国农工商均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不仅国家经济在不断上升,就连国土面积也在不断扩张。

这种盛况,让人不由得将现在和之前的康熙时期联系在一起,于是便有了康乾盛世的美称。

可惜的是,乾隆在中年之后变得越来越好大喜功,整个国家的贪污风气也在不断盛行,直到晚年时期,大贪官和珅更是成为了专权的存在。

总的来说,雍正不管是对于王侯将相还是各地豪绅,呈现的是一种打压的事态,而乾隆则是以宽仁为主,去获取这个大集体的簇拥。

不敢说谁对谁错,但是每个帝王都有其独到的治国方针,而他们的功与过,也只能留给后世去评说。

参考资料:

中国文史网:《清代皇帝传略》之乾隆帝弘历

人民网:《中纪委刊文:雍正如何让官重为国家做事》

2 阅读:2058
评论列表
  • 2024-07-25 18:21

    江阴人民抗击清军80天,击败清军三十万大军,杀死清兵七万五千人,使清廷三位王爷和十八员大将丧命于江阴城下,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清军痛恨江阴人民的顽强抵抗,屠城三日。全城人民均以先死为荣,无一人投降。三日之内,十七万余人被杀,仅老幼53人幸免于难。史称“江阴三日”。

    黃毅興 回复:
    你覺得光復帶明就很好嗎
  • 2024-08-01 15:37

    对无权无势的人来说,岁岁年年的说这种鬼王历史真没用。西欧的拿着摧残外族的历史建立博物馆炫耀,儒式的拿着摧残女人小孩弱势群体的历史炫耀。5000年的历史对于女人 小孩 弱势群体 而言就是耻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