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已经来到了6月中旬,很快我们将迎来夏至节气,夏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同时也是夏天的第4个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夏至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变短,因此夏至后阴气将开始增长,在我国民间就有“夏至一阴生”的说法。
夏至在中夏之位,即夏至日当天正好平分夏季,夏至标志着盛夏正式开始,同时夏至的到来也意味着炎热天气正式开始,像在我国民间就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今年的气候比较异常,像年初春节前后已经进入立春节气,但是我国多地遭受大规模寒潮来袭;像如今还没有到夏至节气,更没有到最热的三伏天,但是我国新疆、内蒙古、陕西、北京、天津、河北、河南 、山东等地都出现了37℃以上的高温天气,局部地区得最高气温甚至超过40℃,持续的高温天气会导致土壤蒸发加剧,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干旱的发生,根据最新的气象干旱监测显示,河南16个地市达到重旱等级以上,一些农民无奈下跪向老天求雨。
正如农谚说“春争日,夏争时”、“芒种不种,再种无用”,到了芒种节气我们就要抓紧种植了,如果种植过晚,那么像玉米、花生、红薯等秋收作物就容易因生长积温不够而减产。但是种子的出苗以及幼苗的生长都需要充足水分,持续干旱农民不得不浇水播种,但是水又从哪来?
我国是农耕文明古国,我们老祖宗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总结出非常丰富的经验,在我国民间就有“夏至在月头,大旱在后头”的说法,那么今年夏至在哪?今年夏天会有大涝吗?我们早点来了解一下。
每年夏至交节的阳历时间都在6月20日至22日,但是受农历闰月的影响,每年夏至交节的农历时间都相差很大,有的年份夏至交节的时间在五月上旬,有的年份夏至交节的时间在五月中旬,而在有的年份夏至交节的时间在五月下旬。
农谚说“夏至在月头,大旱在后头”,这里的“夏至在头”指的就是夏至交节的农历时间在五月的上旬,如果夏至交节的农历时间在五月上旬,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夏至后雨水会相对少,很容易发生干旱。
农谚还说“夏至在月中,农民好收成;夏至在月尾,三伏雨涟涟”,这里的“月中”指的就是农历五月的中旬,而“月尾”指的是农历五月的下旬,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夏至交节的农历时间在五月中旬,那么预示着往后会风调雨顺,既不会太旱也不会太涝,农作物容易大丰收;而如果夏至交节的农历时间在五月下旬,那么预示着往后雨水会非常多,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今年6月21日立夏,对应的农历时间为五月十六,很明显属于夏至在“月中”,按照老祖宗的说法是个好兆头,希望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其实往后雨水多不多,我们还可以根据夏至当天的天气来判断,我们一起来看看农谚是咋说的。
一、夏至大烂,梅雨当饭“大烂”指的是路面比较泥泞,即下雨;而“梅雨”指的是黄梅雨,每年梅子黄熟的时候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都会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我们称之为“黄梅雨”。
农谚说“夏至大烂,梅雨当饭”,说的就是夏至当天下雨,并且下雨持续的时间相对长,土壤全部湿透了,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梅雨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即往后降雨会非常多。
二、夏至无雨三伏热这句农谚的意思很好理解,如果夏至当天没有下雨,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到了三伏天会非常的酷热,这也间接的表明三伏天可能会发生“伏旱”。
今年三伏天的时间为7月15日至8月23日,三伏天是农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候,降雨充足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如果发生“伏旱”,那么农作物都灌浆就会受到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会严重降低。
三、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夏至当天刮东南风,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往后降雨会非常多,地面会积水比较严重,在平地上甚至可以划船,这表明发生了洪涝灾害。
东南风来自温暖的海洋,其特点是温暖而潮湿,如果夏至当天刮东南风,那么预示着往后降雨会比较频繁。
四、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坨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夏至当天下雨,那么预示着往后差不多十八天降雨都会比较多,并且每天要下很多次雨,这表明雨水充足。
总结,农谚是我们老祖宗的经验所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我们进行农事生产,但是农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留意天气预报,以便更好的安排农业生产。
(严禁搬运,以全网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