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生当中,我把每一场音乐会都当做最后一场来弹。以前是这样,现在更是这样。”
11月26日晚,天气渐寒,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蔡冠深报告厅内灯火通明,笑语连连。钢琴家孔祥东带来《一位钢琴家的媒体记忆》专题讲座。他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展开对谈,“谈琴说媒”,分享钢琴演奏50多年的心路历程,讲述音乐与新闻之间的奇妙联系,还为师生现场弹奏了钢琴曲。
孔祥东是享誉国际的中国钢琴艺术家,曾获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铜奖、美国吉纳·巴考尔国际大赛金奖、澳大利亚悉尼国际钢琴比赛金奖及四项特别奖;担任美国吉纳·巴考尔国际钢琴大赛、澳大利亚悉尼国际钢琴比赛等评委。迄今他已在全球40多个国家举办过演奏音乐会。
重生那刻,仿佛满城爱音乐的朋友都在现场迎接
“我第一次听孔祥东的演出,应该是1984年在上海音乐厅的‘星期广播音乐会’,那个时候我和孔祥东都长发披肩。”讲座伊始,张力奋的话语让在座师生忍俊不禁。
二人落座之后,大屏幕上放映出一段视频。那是2023年10月13日,孔祥东与上海爱乐乐团演出拉赫玛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下文简称:“拉三”)的现场录影。当年24岁的孔祥东正是以一曲“拉三”,在悉尼国际钢琴比赛上夺魁,从此蜚声国际;20多年后,还是那首声势磅礴的“拉三”,于55岁的孔祥东而言,却是“重生一刻”。
视频里,最后一个琴音落下,现场掌声雷动。“我是第一个站起来鼓掌的,这是我能够表达感受的最好方式。”张力奋记得,在这场孔祥东的首场复出演奏会上,现场观众很多都激动落泪。
从2008年起,孔晓东罹患严重的抑郁症。在长达8年时间里,他不希望跟任何人有接触,曾经改换手机号码30多次,甚至女儿从国外回来见他,他也避而不见,只是通过猫眼看一眼。50岁生日那年,他看着镜中的自己,230多斤的体重,憔悴的面容,暗下决心:“我想要做出改变,给自己五年的时间,五年之内重返舞台”。
在复出的舞台上,孔祥东选择弹奏“拉三”这首曲子。尽管此曲音符之多、之复杂,堪称钢琴曲中的“喜马拉雅”,孔祥东从不畏惧,一如往昔般挑战并翻越这座山。“在恢复练习这个作品过程当中,我发觉了自己身上的许许多多的变化。以前我都是挑困难的地方写指法,写得很潦草,如今我每个音都一一写下,想着以后谱子或许会对青年音乐家或学生有所帮助。”
尽管预设过很多个场景,做好心理准备,真正站上舞台的那一刻,看到听众期待的目光,听到雷鸣般的掌声,孔祥东犹是心潮澎湃,“好像整个城市热爱音乐的朋友都来到现场,来迎接我重返舞台的一瞬间”。
回望重启人生新篇章的那一刻,孔祥东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把我爱的音乐和我心中想创作表达的音乐,在我有限的生命当中抒发出来、分享出来、演奏出来、飘扬起来,让更多人听见。走出8年抑郁期,这是我心中唯一想做的。”
要注重但不要太记住媒体的评论
“你的老师是听众”
正对观众的桌面上,放着7大本珍贵的“纪念册”,是母亲在孔祥东的音乐生涯里,为他悉心保存的剪报、节目单、照片等资料。从国外的报纸消息,到国内媒体的长篇专题报道,泛黄的纸页记录了孔祥东与音乐为伴,也与媒体为邻的时光。
“孔老师真正成为新闻人物,其实跟导师范大雷教授密不可分。”翻阅并展示纪念册,张力奋感慨,“我特别的感动是,从发给我的简历来看,这是我到目前为止接触过的演奏家里面,把自己的导师列得最详细的一位。”曾师从张永清、金迪善、范大雷、Paul C. Pollei 及维也纳古典学派大师 Claude Frank等老师,孔祥东将每一位恩师牢记于心。
上世纪的新闻报道里,孔祥东与导师范大雷的师生情,历久弥新,令人动容。前上海摄影家协会主席,时任上海“青年报”摄影记者雍和曾为这对师生拍摄了很多珍贵的照片。讲座现场,雍和回忆起范大雷临终之际,凌晨的中山医院病房里,孔祥东用录音机播放自己的琴音,送别导师的最后一程。“我做了几十年的记者,采访过大大小小的报道,这一幕场景却刻骨铭心。”雍和说,“他给我的震撼,不仅仅是来自艺术,是他的人格,他对长辈、对师长的一种尊重和尊敬。那非常感动人。”
此后的每一年,孔祥东都为恩师扫墓。尊师重教融入孔祥东的血脉,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我从媒体那里得到了关注与光环,不为自己出名,而是以此为契机,想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1994年底,孔祥东组织了一个空前的归国学生演奏团,27人的“海外中国名家演奏团”,既满足游子寻根之愿,也以音乐飨社会公众。近年来他还热心投身音乐启蒙与公益活动。
音乐家与媒体、乐评人的关系,密不可分,如影随形。孔祥东主张辩证看待外界的声音与评论,他坦言:“我一直蛮喜欢用语言来激励自己,鼓励自己,鞭策自己,勉励自己,因为我觉得自己给到自己的能量场是最重要的。我们这一生在从事这个职业,就是在不断地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带给自己能量与确信,并传达给更多听众。”
“你要注重他们的评论,但你不要太记得住他们的评论。你永远记住,你的老师是观众。台上3秒钟,台下30年功。”
空气中弥漫着音乐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对谈中,情至深处,孔祥东走到三角钢琴前,即兴弹奏一段乐曲。他的指尖在琴键上跳跃,声声如诉,触动着人们的心灵,让现场观众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
“即兴演奏来自于很多的积累,比如说对作品的积累,尤其我这10根手指,50年下来,跟键盘之间的难以用言语描述的密切灵感关系。像这种即兴的作品,我基本上都是闭着眼睛弹,更加专注,灵感好像更清晰地抵达手部,情绪缓缓释放流淌。”
现场,孔祥东还跟小提琴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宋阳教授完成一首未经排练的合奏曲马斯奈的“沉思”,绝妙配合,赢得满堂彩。
孔祥东邀请两位观众,每人任意给出四个音,两个白键、两个黑键,由他为观众现场作曲并弹奏。“这是我在抑郁时灵感迸发,想出来的‘四音曲’。我其实一直想拉近音乐跟人的关系,给我四个音,我把你一生的故事弹出来。”
一位新闻学院的博士生男同学,曾在2002年的台北中山堂,聆听孔祥东弹奏《黄河颂》。如今在复旦重逢,并收获一首独家定制的“四音曲”,他倍感亲切。“钢琴演奏的时候其实是心灵的一种悸动,新闻写的则是一种真实的世界。当理性跟感性碰撞冲击的时候,我觉得就会产生孔老师这样的人格,就会呈现多元化的色彩。”
孔祥东与同学拥抱握手说:“22年前,你在台北听我弹《黄河颂》,现在我们在复旦校园用音乐链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所以音乐其实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无形无色、无味无状、无边无垠,但其实音乐又一直在我们的心间。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词可以描写音乐的状态,我想到的就是叫弥漫,因为它是在空气当中弥漫。”
讲座尾声,孔祥东演奏柴可夫斯基《十月 秋之歌》,并以《黄河钢琴协奏曲》片段作为终曲,壮怀激烈,余音绕梁。他透露将于2025年1月24日举办《2025孔祥东新年音乐会》,“上半场是红色,下半场是浪漫”。
“他眼中的媒体,媒体眼中的他,以及命运与音乐的涤荡,是本讲座的动机。”张力奋说,“一所大学,若没有音乐,就少半个灵魂。这是一个美好纯粹的音乐之夜,也是一堂特殊的媒体素养课。以音乐、以新闻、以大学的名义,我们共享生命之快乐。”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教授表示,新闻让我们看见,音乐让我们听见;音乐连接的是心灵与情感,新闻连接的是世界和事实;新闻与音乐都关乎记忆,二者密不可分。这场讲座不局限于专业所学,开阔眼界,为学子打开心灵世界。
这场讲座是本学期“新闻与记忆”新闻学院创建95周年纪念系列讲座第五场。系列讲座将继续邀请知名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为复旦学子奉上一场场思想与人文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