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求贤若渴,徐庶为何不愿意再投刘备?

风云变幻谈 2024-10-18 11:45:52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人才济济。在这群星闪耀的时代,刘备以"求贤若渴"而著称。

他广纳天下英才,从草庐走出的诸葛亮,到桃园结义的关羽张飞,无不是在他羽翼下施展才华。

然而,有这样一个人,虽然深得刘备信任,却最终选择离开。他,就是徐庶。

徐庶,字元直,襄阳人。

早年与诸葛亮一同随司马徽求学,才学兼优。

他先投靠刘表,后随刘备,可谓忠心耿耿。

在刘备麾下,他建议多多,如劝诫刘备入益州取得一方根基,又建议联吴抗曹,为刘备竭尽心力。

然而,在长坂之战后,徐庶却毅然选择投靠曹操,不再归顺刘备。

这究竟是为何?

有人说,徐庶是不得已。

在长坂之战中,曹操俘虏了跟随刘备南下的十余万百姓,其中就有徐庶年迈的母亲。

徐庶一介书生,面对家人的性命,不得不屈从。

这似乎合情合理,毕竟在当时,"孝"是至高无上的品德。

连皇帝的谥号都要冠以"孝"字,更何况区区徐庶?

然而,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细细考究,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复杂。

首先,徐庶早在建安六年(201 年)就投靠了刘备,而他的母亲被俘,是在建安十三年(208 年)的长坂之战。

这七年间,徐庶追随刘备,出生入死,早已是肝胆相照。

曹操大军压境,俘虏百姓,却未必会特意为难徐庶的母亲。

毕竟,徐庶当时名不见经传,曹操又怎会对他另眼相看?

更重要的是,徐庶在离开刘备时说:"某若不还,恐惹人笑。今老母已丧,抱恨终天。身虽在彼,誓不为设一谋,公有卧龙辅佐,何愁大业不成。"

这番话,道出了徐庶真正的心思。

作为当时的名士,徐庶最看重的,是自己的气节。

他早年与诸葛亮共事,是士族文人圈的代表。

这个圈子里,人们最鄙夷的,就是那些朝秦暮楚、三心二意之人。

徐庶由刘表转投刘备,已经冒天下之大不韪。

若再从刘备投曹操,再从曹操归刘备,岂非成了人人唾弃的小人?

即便别人不说,他又如何面对内心的自责?

一个不能从一而终的人,又怎配谈"忠"?

徐庶是个孝子,母亲因自己而死,这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他曾对刘备说:"今老母已丧,抱恨终天。"

失去了最亲的人,他还有什么心思再去追名逐利?

不孝已成事实,若再背上不义的骂名,那才是真的不懂做人。

最重要的一点,徐庶知道,有诸葛亮这样的人才辅佐,刘备的事业必成。

他曾直言:"庶如萤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

这是发自内心的惺惺相惜,也是满怀敬佩的自知之明。

既然已有更合适的人选,他又何必执意赖在刘备身边?

事实上,徐庶在曹营虽身不设谋,但也没有想象中那般郁郁寡欢。

他先被拜为谏议大夫,后又升任御史中丞,官至三公。

可见曹操对他还是颇为器重的。

这或许,才是他最好的归宿吧。

离开刘备,对徐庶来说,是个两难的选择,但也是个无奈的选择。

忠与孝,义与理,公与私,种种矛盾交织,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放弃理想。

然而,理想照进现实,就像月亮照进水里,难免支离破碎。

徐庶的命运,何尝不是每个人的缩影?

在理想与现实的拉锯中,在情与法的博弈里,我们都曾彷徨,都曾无奈。

刘备虽求贤若渴,却终究留不住每一个人才。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都有自己的选择。

生活从来不完美,人生难得圆满。

徐庶不愿再投刘备,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无法背叛自己的良心,无法背弃生命中最重要的羁绊。

这种选择,不应被定义为软弱,而是一种勇气,一种担当。

这,也是古代文人特有的气节吧。

即便刀山火海,也要守住内心的一片净土;即便身处逆境,也要坚守自己的操守。

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忠诚?

人生在世,总有身不由己的时候。

面对两难境地,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

但无论如何选择,都请不要违背本心,不要辜负良知。

因为惟有不负本心,才能问心无愧;惟有问心无愧,才能无怨无悔。

刘备虽求贤若渴,却依然容许徐庶离去。

这,也许就是一个明主的气度吧。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