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性的价值导向下,阅读的意义在哪里?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吗?

亲子的时光 2019-02-25 20:31:30

当下这个功利性价值横行的社会,总会有一些反智的思想大行其道,认为读书无用论,有好学问不如有个好爸爸之类的思想,深受一些人的青睐。

那么,读书、阅读有没有意义呢?

我是个喜欢阅读的人,受我的影响,孩子妈也喜欢上了看书,经常会跟我抢书看,女儿从小就是一个书迷,2岁的儿子也渐渐的喜欢上了各种绘本童书,对动画片、手机、电视、平板的兴趣越来越淡了,家里的各类书籍堆满了大大小小三个书架,差不多8、900册吧。

对于阅读的目的和意义,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人的天性有求知欲,阅读是最好的满足途径

任何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天性就带有求知、学习的欲望,不管是通过看、听、触摸、闻等各种感知的方式,还是通过阅读书籍、动手操作实践,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求知的欲望和成就感。

开卷有益,阅读带给我们的正是这样的收获。

成长离不开知识,书本是最主要的知识来源

人类发展最重要的这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的主要载体则是各类书籍,通过阅读图书,能够帮助我们更快速、准确、系统化的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我们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于实践的摸索、手把手的教,阅读确实是一个最实用、可靠的学习方式,也是当下的社会体系中,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手段和信息来源。

无论是正在读书的学生,还是从事专业领域的人士,不管你是财经领域、科技领域,还是制造行业,总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强化自己的竞争能力。

如果不看书,不掌握阅读的能力,你很难说能够系统的掌握某一个较为复杂领域的知识体系。

阅读会变成一种习惯

喜欢阅读的人,会慢慢的将阅读变成一种习惯,一种融入到血液、意识中的惯性行为,只要有空闲的时间,茶余饭后、挤地铁的时候、坐飞机的时候、周末的时光,总是会抱着一本书慢慢的品味着,就像人习惯了喝茶品茗一样,书卷的气息,令人沉醉其中。

在很多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家庭,父母往往会带头营造阅读的氛围,家里有很多的藏书,电视机基本不看,一家人总是会各自拿着感兴趣的书籍在阅读,或沉思品读,或一起讨论,这样的氛围,更容易促使阅读习惯的形成。

阅读能够让人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精神世界更加丰富

有句古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人总是追求精神愉悦和满足感的,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籍,情感类、心理类、战争、古代史、财经、科技等等,在获取知识、解答内心的疑问的同时,往往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的感觉,更容易令人愉悦和满足。

这样的收获,不是用金钱能够买到的,内心的充盈,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张力,有阅读习惯的人,精神世界往往会更加丰富。

阅读有助于培养气质、拓展视野

喜欢阅读的人,了解的信息多了,视野更宽广,在对待各种问题、挑战和机遇的时候,总是会表现的更加沉稳、从容和自信,在做出各种思考和判断的时候,考虑的更多、更全面。

喜欢阅读的人,更善于反思和自省

越是喜欢阅读的人,越知道自己不懂的还有很多,会更加谦逊,对自己的言行、收获、得失,会更善于进行反思和自省,寻找改善的方法和策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改进短板。

喜欢阅读的人,思维更加成熟,有远见

正因为喜欢阅读的人更善于反思、自信,视野更加开阔,所以在考虑问题、制定规划的时候,看的更远、想得更多,考虑的更加周全。

知识当然改变命运!

古往今来,有多少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数不胜数。

那些革命伟人,无一不是通过学习和阅读各种书籍,了解了资本主义、马列主义的真谛,通过思考、分析,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建立了一代功勋伟业。

民国时期的那些文学大家、科学家,钱学森、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哪一个不是通过知识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呢?

再往近一点看,77年重启高考之后,那些一直坚持读书、潜心学问的人,是不是成功的挤过了高考的独木桥,进入象牙塔深造,逐渐成长为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本身就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