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连续送考13年,为何一次毕业典礼也不办,背后原因让人心酸

万卷天下历史书 2024-03-18 19:23:04
前言

想必各位读者朋友都曾听说过“乡村校长”张桂梅女士,二零二零、二零二一两年她曾接连被授予“全国劳模”、“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堪称新时代之英雄模范。

自担任校长以来,张桂梅女士连续送考十三年,奇怪的是,她却从不为榜上有名的莘莘学子们举办毕业典礼,这是为何?背后原因究竟如何?且看下文为您揭晓••••••

奇怪的外乡人

不知道各位读者朋友您在听张桂梅女士演讲时是否感到奇怪,张桂梅女士,一位云南丽江的学校校长讲起话来怎么有浓厚的东北味道?这就要从张桂梅女士坎坷的童年身世与人生经历说起。

其实,张桂梅女士并非土生土长的云南人,而来自辽阔的东北黑土地。一九五七年,张桂梅出生于黑龙江牡丹江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她出生时,家中已有一个姐姐。

对于单干农民来说,有个儿子传宗接代、当辅助劳力至关重要,自己已有两个女儿,再生个儿子,这辈子就功德圆满了,张氏夫妻对生活有着如此美好憧憬。他们坚信,靠着自己辛勤劳作,明天会更好。

然而,世事向来无常,横祸突然降临到这个原本在平淡幸福中期待着未来美好生活的家庭。先是张桂梅女士的父亲在进山伐木遭遇意外,被大树压倒重伤不治而亡。

母女三人好容易从丧夫丧父的悲伤中挺过来,张桂梅女士的母亲又在某天做饭时突然遇到;到医院后,经医生检查确诊为那个年代无法治愈之绝症---肺结核。

不到一个月,张桂梅女士的母亲也在病床之上带着对两个女儿的担心与牵挂撒手人寰。短短半年,原本幸福、快乐的一户乡村家庭就这样土崩瓦解,张桂梅姐妹突然之间就从父母捧为掌上明珠的宠儿变成了举目无亲、无有依靠的孤儿流女。

两个弱女子怎么能侍弄得了庄稼?如果再找不到生计,张桂梅姐妹或许真会冻死、殍毙在茫茫白雪之中。生存成了两姐妹眼下最为急迫的问题。当时,国家正在组织人手去西南进行工程建设。

村长不忍看正值豆蔻年华的两位少女白白屈死,于是便指点两姐妹报名去西南参加工程建设,去了西南,她们就是国家计划内的体力工人,好坏且不论,最起码每天有国家固定分配的一口饭吃不至于饿死。

俗话说:“饥不择食,荒不择路”。时至今日,除却村长提出的这个法子还能怎么办呢?张桂梅姐妹便听从村长建议报名去了西南。其实,按道理来说,张桂梅姐妹两个弱女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田地都耕种不了。

怎么能干得了工程建设上的重体力活呢?然而,当时建设西南运动人手极其缺乏,又有村长在旁为两姐妹说情,征募官也管不得那么多三七二十一便将两姐妹登记名字送往西南。

就这样,张桂梅女士一位土生土长的东北女孩在命运的驱使与安排下到云南开始了她燃烧自己、为他人指路的传奇人生。到云南后,张桂梅姐俩则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张桂梅女士的姐姐服从安排做起了一名轻体力工,接着就按部就班嫁人、生子留在省城昆明过起了家庭主妇的生活。张桂梅女士则更加好学聪慧,她一边当小工一边读书,高考恢复后一举考中当地师范学校,成为一名计划内教师,后来一路升迁成为今日为众人所熟知之华坪女高校长。

为鼓励这群从大山中走出的女孩子们取得最好成绩,自担任校长以来,张桂梅女士一定会在高考当天为孩子们送考,风雨无阻;然而,奇怪的是,张桂梅女士却从不在女孩们取得骄人成绩后举办毕业典礼。

接受记者采访时,张桂梅女士解释道,华坪女高经费有限,她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与生活质量上。听完这番解释,不禁令人心头一酸••••••

华坪女高的困境

华坪女高坐落于大山之中,地势条件恶劣。学校2公里外有一条平均水深4-7米的小郪江河,是众多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到夏季洪汛期,当地村民和学生的出行受到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010年前,学校外面道路还是一条泥泞的土路,这条路是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也是伏龙村通往集镇中心的主干道,对于师生而言每逢雨季对于师生而言都是一种挑战,老师学生穿雨鞋深一脚浅一脚拖着泥裤脚上课是常态。

教育先于经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变迁中的震荡,教育对于农村学生是为数不多能够把握住的公平机会。往往经济的落后必然会影响教育的发展,若乡村经济不能振兴,那么乡村学校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

华坪女高所在的当地村民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其它经济为辅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种生产力低下的经济环境下,学校教育的发展速度、知识体系、管理体制并不能与社会大环境同步,满足不了村民对经济与教育更广泛的需求。

当乡村经济变迁滞后却过分强调教育的崛起不切实际,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极少数农村学生通过教育获得了向上流动的机会,绝大数的农村学生他们不再像父辈靠天吃饭,而是源源不断地挤进城市圈,跻身 “农民工”浪潮中。

一般而言,以乡为单位的学校所存在的意义是为本乡教学育人,受众对象往往是村里的大部分留守儿童,并且这部分生源逐渐呈发散性地向外流失,但华坪女高却能对这边乡镇生源具有持久的引力是较为典型的。

然而,这所村校虹吸效应的背后存在着诸多弊端,当学生跨乡求学时很多农村家庭不得不考虑就近租房的问题,并至少需要出一个劳动力去照顾孩子,变相地加重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分散的生源增加了乡村学校的管理负担。

参考资料:

[1]21世纪教育研究院.乡村教育向何处去——对农村撤点并校政策的评价与反思[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2]曹诗弟(Stig Thoegersen).文化县:从山东邹平的乡村学校看二十世纪的中国[M].泥安儒,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3]陈向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