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对人「隐形愚化」怎么避免?用传统文化「格物」智慧解决

宇程 2024-03-06 02:09:07

现代社会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照搬的是西式主流教育模式:

分学科、分年级进行「知识点」灌输教育。

这种教育模式,虽然便于统一灌输知识,但从本质上看,其实是在持续性地伤害每一个学生自身的「感知能力」与「思维能力」。

而高考的作用,就是当大家都经过了十多年同样的伤害以后,看谁的「感知能力」与「思维能力」还能多保留一点,多一点的就被录取了。

我们先来看造成这种伤害的深层原因,再来探讨作为个人,在无力改变现代教育模式的情况下,可以怎样保护、改善个人的「感知能力」与「思维能力」。

1、为什么说现代西式教育模式,是在伤害学生的「感知能力」与「思维能力」?

因为一个人自身的「感知能力」与「思维能力」,是需要在一个整体的「意识影像」中进行感知与思维的。

这种「意识影像」的整体性越完整、越系统,这个人的「感知能力」与「思维能力」越强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教育所提倡的「格物」,本质上就是教人如何在自己的「意识空间」中建构完整的「意识影像」,随之开启人的「第二套心智系统」,从而展现出非凡的「感知能力」与「思维能力」。

而现代教育,恰恰相反,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都没有对人的这种「意识影像」的整体性进行过训练。

反而在尽最大可能地进行破坏,把本来基于一种完整的「意识影像」的知识,人为地分拆开来,按学科切割,又分配到人的不同年龄段中,以「知识点」的形式进行灌输。

在按学科切割的过程中,一些关键性的跨学科的能力,往往被疏忽了,甚至完全遗漏,其中就包括对感知与思维,这两种本该着重培养的能力。

而对「知识点」的灌输方式,又极大地破坏了人的感知与思维的「弹性」,使其变得僵化与狭隘。

2、人的感知与思维的「弹性」有什么作用?

在《老子》最早古本《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中,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记载着完整的人体思维模型:

人的日常思维,处于「第一套心智系统」,受「显性人体意识」或者「隐性人体意识」主导。

同一个人,在受「显性人体意识」主导时,思维层级最低,属「第一层级思维模式」,此时智力最低,显得平庸。

当人受「隐性人体意识」主导时,进入「第二层级思维模式」,智力明显变高,处于「纯理性思维」状态,概念思维、关系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思维、系统思维、工程思维等,这些较为高级的思维能力,都是人处于这个状态时的产物。

而「第一层级思维模式」与「第二层级思维模式」是可以随时转化的,这就是「思维弹性」。

在「第一套心智系统」中,「思维弹性」越强的人,会比弱的人,更容易开启自身的「第二套心智系统」,从而进入更为高级的感知与思维状态。

「心智系统转换」的详细原理和系统训练方法,请翻看专栏《黄帝老子真经》。

明白了人体思维模型,再来看现代教育模式,就会发现:

现代教育模式,是在反复地、连续十数年地破坏人的这种感知与思维的「弹性」。

越没弹性,越僵化,人就越深陷于「第一层级思维模式」,受这个人的最低智能「显性人体意识」的局限与禁锢。

换句话说,平庸的不是这个人,而是这个人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习惯于使用的那套心智系统。

而要启用哪套心智系统、哪个思维层级,人是可以有选择的。

但是,现代西式教育模式,却在持续强化一个人的最低心智模式,也就是「愚化」人。

3、作为个人,能怎么保护和改善?

作为个人,很难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但是,知道了现有教育模式的问题以后,就可以有办法对个人的「感知能力」与「思维能力」进行自我修复。

牢记这个方法:

在感知问题、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用知识点、问题点去用语言「定义」问题,而是要有意识地去还原问题所在的系统与环境的「意识影像」。

至少读三遍,直至把这句话在你的「意识空间」中,还原成「意识影像」,牢牢记住,并应用于日常,形成习惯!

其中的「问题所在的系统与环境」,是跨学科、跨年级的,以这个事物、问题、目标为中心展开,不受学科、年级限制。

在「意识空间」中还原「意识影像」,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就是在意识中做「思想实验」。

「思想实验」是没有语言的,全部是「意识影像」。

把「意识影像」看全、看透,一个人的感知能力与思维能力就会强大起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