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老家后,我看到的只有畸形的工资和失意的年轻人

老付杂谈屋 2024-10-28 15:37:20

挣扎了半天,还是原地踏步

曾经我以为,在大城市的压力下回到老家,至少能有一份稳定的生活。

但实际情况远没有想象中乐观。

老家是一个五线小城,曾经是资源型城市,头两年情况好的时候,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找机会了。

但现在,外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卷,老家的年轻人都卷不动了,想回去谋求一个稳定的生活。

但是我所见的只有两千到两千五百元左右的工资,还有一群失意的年轻人。

内卷,在哪里都一样

最近在很久都没活跃过的初中同学群里,看到很多同学从外地回来,第一感觉就是:老家的工作岗位少得可怜。

很多人本以为,考编制或进入体制内是最保险的选择,起码工资稳定,不会被裁员。

但他们没有想到,考编制本身就已经卷得不行,每年的考试人数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一个看似稳定的职位,很多人不断备考,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成功考上之后,才发现,这份工作不仅工资不高,还要应对各类加班任务,有时候到晚上十点才下班。

而且地方越小,工资越低,越是基层,就越忙,容易让人迷茫。不少同学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三千元,有些甚至只有两千左右。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有些同学去年发的绩效,今年还要倒扣回去。

除了我那顽固还有十来年就要退休的老爹,还会嚷嚷着“铁饭碗”之外。

似乎这种安逸也已经变成了一种“贫困的稳定”。

毕竟你要是问他们想不想跳槽?

他们会反问:“敢吗?”

低收入的拉锯战

如果只是工资低,生活简单一点也还能过下去。

但问题在于,老家的消费并没有降低,反而有些支出和大城市相差无几。

以前9块钱一个大碗炒饭,现在已经11元,最典型的大排粉,直接从11元干到了16起步。

想再精致一点?钱包是真的不会答应。

我认识的几个朋友,一直以为回到老家至少能让生活轻松一些。可回到家乡之后,他们发现自己不仅要面对低工资,还要承受房价、物价上涨的压力。

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交完房租、水电,所剩无几,想要存点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理想与现实

一个老同学在群里说,工作虽不算好,但好歹有保障,收入再低也能稳定。

只是一聊到家里催着结婚,而自己的老丈人开口的12.88万时,他深深叹了口气,保障确实是有保障,只是对年轻人来说,却意味着另一种无奈。

工资上限就在那里,如果家里条件再差点,结婚基本遥遥无期。

而一些在基层做派遣工的同学则说轻松?工作压力?内耗?一个都跑不掉,更何况还有老员工对年轻人的压榨。

以前很多人觉得,小城市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但起码有一份安稳的生活。

可现在看来,这份“安稳”也逐渐消失了。

后来,见到了一个从小学时就一起玩的一个院子里的朋友。

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庭原因,再加上他自己也学不下去了,最后就选择了离开校园。

这些年,他做过墩子,去广东进过场,也跟着跑过长途货运车,也尝试过自己做点小生意,承包学校的食堂,只是黄了。

他一直在寻找稳定挣点钱的日子,行情好的时候能多挣点,差的时候可能一个月都开不了张。

我还记得高考结束那会和他在院子里坐着谈理想。

他说:“我也没啥大梦想,去外面打拼确实没那勇气,反正广东我也去看过了也就那样,能在老家每个月能稳定挣个5000,周末双休,有自己的小房子,车子,媳妇,周末的时候约上好友一起去钓鱼、烧烤,打麻将,就很满足了!”

那时候他20岁,理想很简单,其实也非常朴素。

只是,马上就快10年过去了,他依然在老家打拼。

但他卖了当时攒钱卖的现代车,也没有找到过女朋友,家里各种变故,导致原本能给他攒的首付,也没了。

今年他30,发福了许多,油腻圆滑了太多,好的时候挣个七八千,差的时候两千多,他说这种事随缘吧,日子就凑合过,哪天能遇到对眼的再说。

我俩举杯,手里拿串,互相碰杯。

祝——小城青年,都有实现的梦想的那一天。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