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礼先人后己,茶之义清浊自知

中国雅茶文化 2024-11-19 06:56:41

雅茶论道,好茶如好言,朴实无华,韵味悠远。健康的饮食和健全的文化,为人所必需。常见曝光饮食之毒,难闻披露文化之害。枪杆子使人弯腰,笔杆子使人匍匐。正用为大善,邪用为大恶。茶入肚可以解毒,入心使人清醒。茶之礼先人后己,茶之义清浊自知。酒象纠纠武夫,茶如谦谦君子,心象水明澈,思如茶精微。春暖花开茶香更浓,趁热连饮数碗。身与水溶,心与道合,沉浸茶境。生命如泉涌动,身体不由舒展,嘴里不禁呼笑。久思理也会迷,长饮茶也会醉。

天下没有最好的茶,只有最爱喝的茶。据说以前有人喝茶喝得倾家荡产,虽然极端,却也唯美。茶的精华溶留于水中,人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人不利人,哪来价值?理解别人,错在自己;原谅别人,解脱自己;帮助别人,成全自己;照亮别人,修正自己。别人如镜,照明我心。人与人之间没有一个美好关系,一切理想都是空谈。儿女主动叫我煮茶喝,先敬母亲一碗,露出难得一见的轻松笑脸。吃过团年饭,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喝茶,亲情比茶浓。像柴一样热情,真乃茶道的起点,并追求于"真"。其中之意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人名家的真字迹;用的茶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瓷,最重要的是饮茶之人要怀有一颗真心,敬客要真情、言语要真诚、心境要真闲。

茶事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认真与求真,中国茶道追求的"真"具有三重含义:一、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目的;二、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发展,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爱护生命,珍惜生命,让自己的身心都更健康,更畅适,让自己的一生过得更真实,做到"日日是好日",这是中国茶道追求的最高层次。我们要像柴一样燃烧自己,把自己燃烧得越大越充分越好,让接触我们的人都能感受到热情与能量,并把这份热情传递,去影响周围的人和事。

所以说做人热情很重要,一个没有热情的人将无法影响别人,也不可能做成一件像样的事情。像米一样实用,米可以让人填饱肚子,给人提供营养,因此我们要像米一样,做对别人有用的人。社会竞争是激烈残酷的,被别人利用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它证明我们还有存在的价值,这个价值是我们生存之本,因为没有人会和没有实用价值的人长期合作。所以,我们必须终身保持自己独特的实用价值,这种价值越是无可替代,就越能够赢得更多人缘与机会。像油一样润滑,油能润滑一切,因此做人要少一点磨擦,多一点润滑,做一个让别人喜欢的人。但是油绝对不是让我们圆滑,而是要有原则的润滑,圆滑的人是不会讨人喜欢的。

茶艺茶道都是由心而发,只是艺有形而道无形。茶艺可以安身,茶道可以安心。与其繁琐不如简练,与其勉强不如自然,与其浓妆不如素面。没有形神合一,千万不要上台表演。茶水的流动可以表演,心灵的变化怎样体现。茶道在人,人道在心,心道在己。春茶美如春花,最美丽也最易失。藏着记忆走过四季,待到明春再品春茶。在大渡河边喝茶,河水却枯干见底,一只白鹭呆呆地站在淤泥里。喝水都没有了,更别说喝茶。无穷的欲望,使我们失去了有限的资源。欲望的尽头不是幸福,而是毁灭。珍惜茶,更应珍惜水。不要注重末节,更不要忽视根本。私心深入骨髓,事事皆与愿违。天道为公,大地无私,自私自利只能生活在自己狭小的空间。

日本茶道的和敬非常好,清寂里面有问题,并没有得到真传。掺茶倒水脱离不开生活环境,参惮悟道也脱离不开自身根基。道象水一样无穷尽,人象杯一样有极限。悟到道的无限,其实只是达到自身的极限而已。茶的精神是彻底奉献,饮茶也要与人分享。所谓修养,就是为别人着想。像盐一样有味,盐是调味品,会给我们带来味道,世界如果没有盐,那一切食物都无味,人长期不食用盐,身体就会变得有气无力,盐食用过多,也会引起高血压等疾病。因此做人要像盐一样有点味道即可。

平淡无味,非常死板的人不受欢迎;味道过重,也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所以只有适当的幽默和个性才能够帮助我们处理好各种关系,让别人喜欢我们,愿意和我们在一起。像酱一样增色,酱的主要功能就是为食品增色,因此我们做人要像酱一样多为别人增色,说好话,行善事,就一定会有好人缘、好财运、好福气。每个人的心里,其实都有一个纯净的世界,有静静的阳光,一直温暖着自己。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安稳和平静,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心宽一寸,路宽一丈,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的风平浪静?人生,总有太多期待让人失望,总有太多梦想无法实现,总有太多言语无人可诉。其实,有些事,轻轻放下,未必不是轻松;有些人,深深记住,未必不是幸福;有些痛,淡淡看开,未必不是历练,坎坷路途,给身边一份温暖。

风雨人生,给自己一个微笑。生活,就是把欢喜和包容装在心中,静静融化烦恼和忧愁。有信念的人,心总是平静的,经历了风雨,才知道彩虹的美丽。经历了割舍,才懂得拥有的珍惜,经历了生死,才晓得活着的意义。是你的,不管它离开多久总会找到你,不是你的,尽管拥有全部也是枉费。有浅浅的微笑,一直支撑着内心,痛并快乐着;有淡淡的情怀,一直牵挂着期待着追求着,无怨无悔地活着。黑暗是黎明的最美画卷,折磨是幸福的最美诗篇,思念是等待的最美歌谣。每个人其实在心底都有一个自己,忙碌的时候,尘封在心里,如风般落寞在另一个世界里。

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在这个世界里,不张扬,因为真诚,不喧哗,因为真实,不荒芜,因为懂得珍惜。这是一条路,每个人所必须踏上的一次旅程,俗话说:成长的过程漫长却充实,自毁的过程短暂却留下一生痛苦。人生可以说是一次考验,何去何从取决于自我。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安稳和平静,何必跟自己过不去。世间不如意事,十之有八九,能对你百依百顺的人,能让你如愿以偿的事都很少。若要计较,没有一个人、一件事能让你满意。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疲惫的时候,幸福的感觉悄然又浮起,沉默着微笑着温暖着自己,不离也不弃。无助的时候,艰难地挺起胸膛,用血用泪,用生命撑起一方自由的天地。

花开无期,花落有雨,不必委屈自己,不必勉强自己,更不必透析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能懂得自己,才能爱自己,才能真正的珍惜自己。生活之美,在于平淡而真实,心态之美,在于淡然而随意。有些事,不是你想,就能做到的,有些人,不是你愿,就能拥有的;有些情,不是你惜,就能长久的,不争不求,随缘随意。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生活,是一本打开的书,有诸多的篇章,需要细细阅读,慢慢领悟;生活,是一首隽永的诗,有诸多的情怀,需要默默释放,浅浅懂得。

人世间有些事情,你努力看清楚,其实是一场失误,看不清倒是一种轻松。看不清,是一种人生的艺术,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是一种人生的收获。人生本来就是一场烟雨迷离,还不如糊涂些,也落得场轻松。要记得经常让心灵放个假,心灵安顿了,平衡了丰盈了,我们的人生也就快乐了,美好了无憾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原野,时而萧瑟时而蓬勃,不必在意,因为都是一种美丽。

时而狂风时而凄雨,不要荒废,因为都是一种经历。在心里播撒阳光,成为一粒种子,抒写一种奇迹。俯身做事,下心做人,用自信撑起一方天地,我们无悔自己,都是生命的传奇。芝兰生于幽谷,不因无人问津而不芳,这是一种淡泊;梅花开于隔隅,不因阳光冷落而不香,这是一种优雅。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东西是必须清空的。流水绕石而过,不因山石之阻而纷争,这是一种低调,该放下时就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岁月,依一抹浅香于心间,看年华向晚,闻花香送暖。给时光一个浅浅的回眸;给自己一份微笑从容。心若计较,处处都是怨言,人生的路上,其实有许多驿站,若累了就停一停,弹去仆仆风尘,静静的休息,你会感觉风是轻柔的,夜是美丽的。守得一片清净,收获一份安宁。人生充满了起承转合,能够在沉下去的时候。安守一份内心的宁静,独享一份寂寞的清幽,那么在崛起的时候,方能真正地体味人生的真意。树木把枯黄的落叶放下,长出一个美丽的春天。苍穹把灰色的云翳放下,才有一个灿烂的晴空。人,把沉重的郁结放下,就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活着是一种尊严,尽管苦涩难耐,也要勇于面对。因为我们心底善良,因为我们也许再也没有选择,尽管焦灼无助,也要微笑坦然。因为狂风暴雨是自然的风景,因为活着就是一种磨砺。要保持清净心,就必须让自己的心念纯净,不为名利所缚,不为得失所扰。在挫折面前勇往直前,在诱惑面前不为所动,心无所系,随遇而安。若苦了就笑一笑,用清水净面,昂首凝望阳光。你会感觉天是辽阔的,云是散淡的。若痛了就静一静,深吸一口气,缓缓的呼出。你会感觉人是无悔的,心是坚强的。眼泪只能让心更纯澈,叹息只能让路更执着,只有坚强,我们才会精彩的活着。生活总是这样,你以为失去的,可能在来的路上,你以为拥有的,可能在去的途中。心若计较,处处都是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用豁达的心境、睿智的头脑、坚强的意志度过生命中的不如意,迎接你的必将是一片晴朗天空。因为人生需要洒脱,因为手心里有温暖,常保持一颗愉悦的心,停止抱怨那些改变不了的事。无论你开心与否,时光总是不等人的,其实人生的幸福美满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情。你是欢欣鼓舞、轻松快乐,还是孤独苦闷、疲惫不堪,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我们的身体会因为劳累而疲惫,心灵也会因负荷过重而出现问题。心若简单,爱就无处不在。像醋一样多能,醋对于人们来说是有很多好处,所以我们要像醋一样,在一生中尽可能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一个全面人才,因为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我们的综合能力,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与机遇。像茶一样有品味,茶是用来品的,做人一定要有品味、有品德。厚德载物,行胜于言,对一个人评价不是说什么,而是做什么,所以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说好话,行善事,传递正能量,做个有品行的人,这样我们会更幸福,更快乐。(王仕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