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道法实修中的逻辑规律,再结合实修中的体感体悟,我曾发文揣测白玉蟾在写吕洞宾《警世》附和诗词时,还没有修真到胎息的层次❗
☞警世——吕洞宾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曾头落地,暗里教君骨髓枯。
无情何惧体如酥,空色两忘真丈夫。
识得刚柔相济法,一阳春炁去嘘枯。
——白玉蟾
——
有网友提出了疑惑,问道这“一阳春炁去嘘枯”是种什么样的情形❓
仅凭着这么一句话就能推断出,是否达到胎息的境界吗❓
其实“一阳春炁去嘘枯”这种情形,是道法实修中的一种动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可感受到的一种现象。
根据胎儿生存的环境,我们就可依据逻辑思维推理出胎息的基本特性;“一阳春炁去嘘枯”的生成原理,是否符合胎息的这些基本特性,就是印证白玉蟾在道法实修中,是否具有胎息功能的根据❗
刚出生的婴儿由于大气压力等环境指标的转换,都会自然地转换到肺呼吸,也有一些不能够及时转换的婴儿,此时护士采取一些操作手法,使其发出标志性肺呼吸的哭声❗
“一阳春炁去嘘枯”的情形,类似于极致吸气、憋气致极后的畅快呼出;而胎息则是不通过或兼顾肺呼吸的一种呼吸,也就是根本就不存在憋气的现象❗
“一阳春炁去嘘枯”是实修道法中一种阶段性的动作,它的憋气特征就已证明了是一种没有达到胎息状态的动作。
相对于“一阳春炁去嘘枯”的没有达到胎息状态,张伯端《悟真篇》里有一首诗词,写出了在修炼过程中,胎息的一个具体操作动作。
☞悟真篇——张伯端
若要真铅留汞,亲中不离家臣。
木金间隔会无因,须用媒人勾引 。
木性爱金顺义,金情恋木慈仁。
相吞相咽却相亲,始觉男儿有孕。
——
张伯端在这首诗词中先是自问自答的提出了“若要真铅留汞,亲中不离家臣”,然后就此展开了论证,最后以实修中一个具体操作动作“相吞相咽却相亲”,展示了修真的本质“始觉男儿有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