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4深圳全球招商大会在福田会展中心举办。
这是深圳连续第六年举办全球招商大会。今年的招商大会预计有来自欧洲、亚洲、美洲的3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700家参会企业及机构前来,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公司超过200家。
据悉,大会洽谈签约项目超过400个、涉及投资额超过9000亿元。
而就在上个月,苹果在河套深圳园区设立、预计投入超10亿元的应用研究实验室正式建成运营。
深圳,这该死的吸引力,不仅吸引人才,还吸引着全球企业。事实上,很多人都讨论过深圳究竟有什么魔力,而总结起来也很简单:这来源于深圳在营商环境、人才密度、产业配套、供应链体系等方面的领先。
我今天不想讲这些,而是想跟大家分享深圳另一个经常被忽略的点:
深圳这座城市的工程师文化。
从“2”到“400万+”
深圳被誉为“老板之都”,每5个深圳人就有1个是深圳老板。目前,深圳商事主体总数突破435.95万户,还有什么群体可以为之一战呢?
答曰:深圳工程师。
根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去年的数据,深圳的技能人才总量为400.79万人,约占就业人口的三分之一,是支撑深圳技术进步、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力量。
在深圳,工程师群体是一个极为庞大的群体,大到华为腾讯大疆比亚迪这样的大厂精英,小到工厂流水线上的师傅,他们都可以被称为“工程师”。
打开招聘软件,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深圳的企业们正在招聘:开发工程师、建筑工程师、电气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设计工程师.....而且,但凡标上“工程师”的标签,往往意味着更高的薪酬。
虽然深圳现在满大街都是“陈工”、“刘工”、“王工”,但要知道深圳最开始的时候,工程师可是“珍稀保护动物”。根据城市传说,深圳在建市的时候只有两个工程师,一个修拖拉机的,一个是学兽医的。
虽然这段史料已经无从考究,但这也多少能说明深圳当时有多缺工程师。1982年,深圳更是拿出了最大的诚意来吸引人才——工程师来深即可分到两房一厅,高级工程师三房一厅,凡招聘来深的人员其家属可举家迁来,同时解决家属的工作(工资待遇高于广州低于香港)。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很快深圳的火车站前便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工程师们。随着后来中石化、赛格集团、中航技等“八大金刚”在深圳落地,为深圳奠定了第一批人才基础。
在1987年,深圳出台了18号文,允许科技人员创办私营企业。这个深圳创新史上至关重要的文件,让全国的工程师们看到了未来的曙光,包括任正非等工程师们纷纷投身深圳创业。
40多年后的今天,经过深圳政府和深圳企业的努力,深圳完成了“孔雀东南飞”的科技人口大迁移,从曾经只有2个工程师的荒芜之地,到如今成为一个拥有400多万技能人才的科技城市。
工程师也有“文化”
说到工程师,深圳人总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标签——直男。
最常听到的就是深圳的朋友们跟我吐槽,她们的大厂配偶只知道工作不懂浪漫一样。尽管嘴上吐槽,但依然难掩她们脸上洋溢出的幸福生活。
玩笑归玩笑,但“直男”这种刻板印象并非工程师文化。工程师文化是什么?看看当今炙手可热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就懂了。
极度崇拜工程师文化的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曾说,“工程师是现实世界中最接近于魔术师的存在。”小米的雷军同样一直强调“工程师文化”,在《小米创业思考》一书中,他写到“对任何一家科技公司而言,最宝贵的资产永远都是人才,是杰出的工程师团队。”
在深圳,“工程师文化”早已遍地开花,例如深圳的很多老板们都是工程师出身,包括华为的任正非,就是从土木工程师变成了如今的科技巨头。坊间还盛传着“玩游戏的工程师把任正非撵出实验室”的故事。
带领着比亚迪迈入而立之年的王传福,更是直言:“工程师之魂就是比亚迪之魂。即便我们所有财产,包括厂房、专利、股票全部消失,只要工程师还在,就随时可以东山再起。”
这家30年前在布吉小厂房里诞生的企业,当时仅有20人的创业团队,如今已经发展成近百万名员工、11万工程师的世界级企业,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
有趣的是,王传福把比亚迪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交付给了另一位有着深圳背景的工程师——游戏科学创始人兼CEO、《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
作为2024年的现象级游戏,我们可以直观地在《黑神话:悟空》中感受到一个极具东方浪漫主义色彩的游戏世界。这背后正是工程师们日拱一卒,用一行又一行代码创造出的搭建出来的。
有意思的是,马斯克和任正非都说过,自己首先是工程师,其次才是企业家。因为在他们看来,工程师比企业家更有价值。
所以,什么是“工程师文化”?我认为“工程师文化”最核心的本质,就是以技术为驱动的追求创新。
在深圳,不管是游戏工程师,开发工程师,还是建筑工程师,设计工程师,他们都秉承着这种理念,在用技术改变世界,这也是深圳不断超越的底层推动力。
深圳的“工程师红利”
今年,“新质生产力”成为互联网热词。
工程师队伍,无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头部队和生力军。拥有着大量工程师以及普及了“工程师文化”的深圳,可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手握“工程师红利”。
在2024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上,我们可以看到深圳正在加大力度吸引向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海洋、低空经济与空天等产业领域的产业。
很明显,这些前沿领域的主要推动力正是来源于顶尖的工程师们。这正是深圳的优势所在,因为技术的研发是需要堆人的。相比于苹果投入2000名工程师却最终放弃得汽车研发,比亚迪研发智驾就有4000人,华为研发智驾就有7000人。
庞大的“工程师红利”,使得深圳拿到了通往未来的钥匙。
近期,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香港的演讲中,也提及了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范围内的独特优势。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更是直言:“深圳是一座用迭代软件的速度迭代硬件的城市。”
根据2023年的统计数据,大湾区内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过3000家,仅深圳市就拥有约2000家企业。从基础研发到应用落地,从芯片设计、硬件制造到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这些领域都是深圳的优势所在。
在广东省政府发布的《广东省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指出,要把大湾区打造为国家级AI创新高地。这一政策背景下,2022年,大湾区吸引了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的AI投资,其中深圳市占比超过60%。
在分享中,黄仁勋还提到了未来只有三种机器人有望实现大规模量产:汽车、无人机和人形机器人。
那我们看看深圳有什么:汽车,深圳有比亚迪和华为;无人机,深圳有大疆;人形机器人,深圳有优必选。另一边,在深圳的智能工厂里,机器人正在成为现实中的“超级工人”,在物流配送、生产调度、甚至于自主驾驶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有庞大的产业基础,更有工程师红利。我想这也是深圳对全球资源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持续上升的重要原因吧。
比亚迪车间
“古罗马帝国时期,当时的哲学家和诗人都要去罗马,因为那里是世界的中心,我们今天来纽约,因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
为什么一个英国乐队要去美国?这是约翰·列侬解释披头士乐队选择到美国的回答。
这句话,如果用这个时代,工程师与科技企业选择深圳,似乎也同样适用。
为什么要来深圳?因为这里有工程师红利,因为这里将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