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湘潭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张某某因身体不适去医院就医,经检查疑似中毒,4月13日,张某某因多器官衰竭在湘雅医院重症监护室去世,享年25岁。
4月12日,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接到群众报警称,湘潭大学在读研究生张某某疑似遭人投毒,于是立即展开侦查,发现与张某某同寝室的周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现已将其刑事拘留,案子还在调查中。
可能是出于保密的原因,这个案子直到4月20日才对外通报。
同日,湘潭大学官网也通报:
4月7日,我校在读研究生张某某(男,25岁)因身体不适到医院就医。4月13日,张某某经多方抢救无效后死亡。对此,学校深感悲痛。
张某某去世一事已由属地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学校全力支持公安机关依法办案,并积极做好善后工作。
4月19日,澎湃新闻记者专门来到湘潭大学琴湖学生公寓实地采访。张某某的寝室就在琴湖公寓10栋6楼。张某某是湘潭大学法学院研二学生,同楼层住的大多是法学院的研究生。而犯罪嫌疑人周某某是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是后来插入法学院学生寝室的。澎湃新闻报道时把两人的科系、寝室弄错了,称“张某某是马院研究生,是后来插入法学院寝室的”,结果很快有湘潭大学校友纠正,说“周某某才是马院研究生,是后来插入混寝的;张某某是法学院研究生。”寝室为四人间,上床下桌,室内有独立的卫生间,走道尽头有饮水机、洗衣机,风景十分优美。
谣言止于智者
张某某去世后,很快网上就传出一则谣言:说张某某是因“偷外卖”中了同学“钓鱼执法”下的“秋水仙碱”毒,然后在送去湘雅医院换血的路上去世的。
这则谣言的破绽如下:
一、警方通报上写的很清楚,张某某是4月7日去医院检查,4月13日因多器官衰竭在医院去世,中间在医院抢救了6天6夜,怎么可能是在路上去世的呢?
二、但凡成年人都知道“杀人抵命”的道理,研究生都是成年了,怎么敢轻身试法、在外卖里面下毒?除开个别心胸狭窄、心理扭曲的人。
三、自从“朱令案”、“复旦大学投毒案”后,各个大学都加强了对化学试剂的管控,学生不可能轻易拿到化学试剂。
秋水仙碱是一种生物碱,是从植物秋水仙中提炼出来的,故而得名。秋水仙碱具有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常用来治疗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病。秋水仙碱的典型中毒症状为:呕吐、手足肌肉麻木无力、尿量下降。
这则谣言虽然漏洞百出,但是对于受害人家属来说,无疑是伤口上撒盐。疑似张某某的姐姐发文说:
“我是张XX的姐姐,很遗憾,我的弟弟张XX不能再亲自回复你们的消息了。十分感谢4月7日以来一路关心和帮助张XX走完最后一程的朋友们!我的弟弟因急性中毒己于2024年4月13日下午13时07分10秒,在长沙湘雅重症监护室离世。警方已经介入,目前案件正在侦破阶段。今天看到网络上的一些谣言,令人痛心,我们相信中国的法律会严惩凶手,制造‘偷外卖’谣言的人也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另有不少网友则说张某某是一个十足的好人,是班委委员,经常帮助同学,从无怨言,看到他中毒去世,感到很震惊!
凡是没有证据的言论都不足以采信。
那么,张某某到底是中的什么毒去世的?
警方通报上没有说,只透露了“张某某是因多器官衰竭”去世的。外界也没看到张某某中毒后的症状表现,所以很难推测出张某某是中的什么毒。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中什么毒,都可能致多器官衰竭。
根据《湘潭大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湘潭大学现有六个大类的危险化学品,具体到单一品种,恐怕有成百上千种,难以溯源。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张某某在中毒6天后去世,一定是中的剧毒化学品,属于急性中毒。
周某某为什么给张某某投毒?
也就是说周某某的作案动机是什么,这一点,正是警方要掌握的。无论什么案子都有它的作案诱因,然后产生作案动机,然后实施作案。这一点,张某某的同学应该多少知道一点。
人作为高级动物,群居时一定会发生摩擦,直到分出“大小王”为止,其余的人才会顺从下来。如果遇到两个人都想当寝室话事人,那就会产生争斗。但也有一种情况:大家都是书生型人格,脾气温和,谁也不管谁,谁也包容谁的习惯,这样就不会发生矛盾。
周某某该当何罪?
根据《刑法修正案》和《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投毒罪”已被修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根据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周某某投毒致张某某死亡,主观恶意明显,作案目的明确,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都是属于故意杀人,极有可能被判死刑。
老子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现在的人既不知礼,也没有德,对天地万物都没有敬畏,于是就敢给人下毒,非严刑峻法不能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