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点、模型及路径探索

商道忌童言 2024-05-27 06:02:10

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为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地机遇。中小型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税收上缴、就业吸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数字化转型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这些企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要素成本上升、缺乏创新发展动能和市场竞争加剧等。

根据工信部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分析报告,目前79%的中小企业数字化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而深度应用数字化的企业仅占9%。而超过一半的大型企业已经进入了实践应用和深度应用阶段,这意味着它们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拥有明显的领先优势。

这表明,许多中小型业企业的数字化成熟度存在差距,由于各种资源限制,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普遍较低。这也是由于市场环境、行业特点以及数字化基础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

《“十四·五”数字经济规划》强调了推动数字产业升级的重要性,并启动了针对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提升计划。数字化转型已经不再是一个可选的选择,而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必要之路。因此,数字经济应用实践专家骆仁童博士表示,建立一套有效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成熟度评价体系是必要的。这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现状的诊断工具和方法论,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方向和指导。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点

尽管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受到认知、资金、科技、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

第一,是数字化转型意识思维。

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就是意识形态的改变。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包括采用数字化技术意识、数字化认证意识和数字化创新意识三个方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基于15000余家中小型企业数据,编制形成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报告(2021)》,分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态势,从业务转型、管理转型、产品转型的三重视角剖析转型发展、成效与不足。

相关统计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在快速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业务模式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着重点主要集中在数字化技术对管理模式的创新方面,有近九成的中小企业现正处于产品与服务模式数字化转型的初期探索阶段,不足10%的中小企业现正处于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管理模式数字化转型的初级实践阶段,仅有不足5%的中小企业现正处于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战略管理与商业模式协同创新的深度应用阶段。

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对于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技术管理实践意愿非常弱,对于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认知狭隘,很大程度上增加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技术管理实践难度。高层管理者是企业的重要决策者,其数字化变革意愿、前瞻性思维以及变革导向的心态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如果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意愿不足,不仅会面临数字化转型后劲乏力,在成果转化上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第二,缺乏数字化人才。

数字技能人才短缺成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瓶颈。自2012年起,互联网平台经济爆发式增长大幅抬高了IT人员的薪资水平,传统制造业企业在待遇上缺乏竞争力。在IT人才看来,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中的IT岗位并非公司主业,职业前景不明。在新业态冲击下,即使是位于一线城市的行业标杆企业都面临“招工难”困境。通过市场招聘引入的IT人员能否与企业内部OT人员有效融合、深度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流程的数字化改造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数字化技术专业人才大量短缺已成为制约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数字经济时代初期,我国各类企业数字化技术专业人才供不应求,企业之间对于各类数字化技术专业人才的竞争日益加剧。由于中小企业具有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经营规模小、缺乏市场整体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等劣势,导致其在企业人才资源的培养和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很多中小企业在各类专业人才招聘及培养等方面,缺乏一套完整的机制,从而导致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向大中型企业快速聚集,中小企业内部人才资源大量匮乏的尴尬困境越来越严重。

第三,数字化基础与转化能力缺失。

数字技术是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支撑。技术因素体现了现有市场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对企业未来数字化转型的赋能作用,是企业能否进行数字化转型以及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所需要考虑的技术基础,主要包括数字技术成熟度、技术转化能力和技术迭代周期。

一些学者开始认识到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一个组织变革的过程。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数字信息技术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管理层面,都是中小企业实现有效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助推器,是提高中小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推动力。

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正处于数字技术转型的初级阶段,其对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仅限于企业内部,并没有真正涉及能覆盖中小企业的核心经营管理业务。此外,传统中小企业采用的基础生产设施设备老旧,缺乏配套进行数字化技术综合转型的信息技术配套设施,阻碍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发展。

第四,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环境因素体现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力量,而驱动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外部机会主要包括政策支持与政策红利、客户认知与市场溢价、市场竞争以及供应链协同四个方面。

政策支持与政策红利反映企业数字化转型所能依靠的政策引导与资源支持情况,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法律保障和预期导向。客户认知与市场溢价直接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实现和价值传导过程,客户的异质性需求提升了数字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容量,并愿意为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及服务支付更高的溢价。

市场竞争反映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量,体现了企业在行业内的位置稳定性与突破可能性。行业对于数字化的认知越清晰,通过开展数字化转型参与市场竞争并实现业绩提升的企业越多,行业的整体数字化生态的改造越深入。供应链协同是指企业供应链网络中的各种力量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形成的协同合力,既在资源上提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支撑,又保障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收益。

中小企业数字化成熟度模型指标

企业数字化成熟度模型是由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院发布的一种工具,它起源于计算机软件行业。该模型主要用于指导软件开发组织不断完善软件的概念、量化、运行、测试以及升级等过程,使得软件开发管理逐步从混乱的、不成熟的过程走向规范的、成熟的开发过程。因此,在软件企业的应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由于该模型构建了具有动态性和持续演进性的标准,其适用范围逐渐扩大,应用领域也变得越来越广阔。企业数字化同样是为实现特定目标和能力的演进发展,不断优化资源以达成企业转型升级的动态过程。因此,借鉴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一个便利的自我评价工具,进行数字化水平评估和分析,是促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该模型有助于企业理解和构建清晰的数字化概念,使企业了解自身数字化建设水平,从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获取相关的诊断建议。另一方面,它能够使政府部门客观、正确、科学地评价目前企业数字化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政策和建立数字化标准提供客观依据。

首先,数字化生态与意识反映了企业的顶层设计概况,为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

从数字化资金投入、数字化业务规模、数字化战略规划、数字化组织建设和数字化人才制度作为评价指标。数字化资金投入反映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程度,投入占比越高,企业对数字化转型越重视,数字化转型效果越明显。数字化业务规模反映了企业数字化的进展程度。数字化战略规划反映了企业高层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程度。数字化组织在企业的地位越高,数字化的推进越明显。数字化人才制度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之一,企业数字化相关人才数与企业员工总数比反映企业数字化人才的比重,也反映了数字化转型在人力配比上的软实力。

其次,数字化基础设施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

IT基础能力、系统互联建设和安全防护体系作为数字化基础设施的主要评价指标。IT基础能力涵盖了IT基础通信设施水平、互联网平台构建能力/二次开发能力和系统计算能力。系统互联建设涵盖了设备的数字化程度、设备的联网程度以及系统智慧互联程度。安全防护体系包括数字化安全建设投入力度和数字化安全维护程度。

第三,全流程数字化是中小企业需要实现的目标。

它们需要打破信息孤岛,通过更优质、多元的数据,综合和协调地利用分析工具与先进技术了解自身运营的各个环节,加强人机协作,推动全流程转型,融入敏捷性和快速响应能力,打造卓越的客户体验,找到新的价值来源。全流程数字化主要包括研发数字化、采购物流数字化和制造流程数字化。研发数字化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可以从研发手段数字化、创新平台网络化、研发管理过程数字化和产品管理数字化进行衡量。采购与物流数字化可以从供应商管理数字化程度、采购与物流过程流程化监控、物流数字化优化程度进行评价。制造流程化可以从制造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制造的协调水平以及数字化生产监控进行评价等。

第四,数字化集成反映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综合能力。

它可以从内部供应链集成与外部供应链集成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内部供应链集成主要衡量企业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程度、内部管理与制度集成和内部财务与业务的集成。外部供应链集成包括企业间研产供销集成、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集成、业务与财务全流程的综合集成。

最后,数字化效率测度反映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果,是企业数字化成效的集中体现。

效益测度主要从企业成本、产品质量、用户满意度、产品或服务创新和企业生态系统等方面进行评估。效率测度主要从市场响应速度、研发周期效率、生产效率、管理和决策效率、信息共享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估。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路与大企业的差异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业务流程改进、产品方向规划、组织结构调整、运营模式升级等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的商业模式、组织架构、业务逻辑等与大型企业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路大相径庭。

从现实看,大型企业通常已具备良好的信息化基础,因此,大型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更应侧重“数字升级”,即通过对传统的ERP、CRM、OA等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将已经成熟应用的信息软件升级为更高效的数字化工具,例如,应用大数据平台、云计算等,低成本、高速率地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更好地满足大企业对数据联通、智能运营和决策优化的需求。

与大企业不同,对以线下业务为主、信息化与数字化能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呈现明显的设备和业务数字化、数据资产化和管理决策数字化的阶段性推进特征。具体而言,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第一阶段为设备和业务数字化,是后续转型的基础。

目前,部分中小企业的传统业务模式呈现系统割裂、数据分离状态,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和数据联通是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在此阶段,如何选择适配企业业务场景的SaaS产品是重点。SaaS产品具有预算成本低、风险低、对内资源需求低等特点,是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的重要切入点,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在组织架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协调性。

第二阶段为数据资产化阶段。随着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演进,数据逐渐成为企业的关键性战略资产,但在传统IT架构下易形成“数据孤岛”,难以充分利用数据驱动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在此阶段,企业将进一步打通底层数据、加强数据集成,并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在原本相互割裂的底层数据联通后,数字中台作为企业IT资源的综合调度和共享平台,将不同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全面汇集和集中管理,在提炼分析后形成企业数据资产。

第三阶段为管理决策数字化阶段。在此阶段,企业需求从数据联通和数据整合向数据应用深入,进一步考虑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产业链协同及智能生产等长期发展战略,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一阶段的数字化改造可以通过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龙头企业构建平台等实现。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搭建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设备共享、人员协同等服务。中小企业在技术赋能、供应链赋能和平台赋能下实现更低成本、更短周期的数字化转型。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举措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推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下是一些具体举措:

首先,搭建线上管理系统是推动设备数字化和流程线上化的基础。随着新兴数字技术如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企业对设备智能运维和预测性维护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

传统设备通常存在无法与生产数据连接和优化不及时等问题,因此,中小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求,进行数字化改造,包括底层设备的数据连接、数据可视化、设备数据分析和设备自适应等方面。同时,搭建线上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各部门数据的联通共享,打破“数据孤岛”。

其次,利用数据要素驱动业务数字化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之一。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据已经成为关键生产要素,获取成本越来越低,种类和数量也飞速膨胀。如何深入整合和挖掘数据价值,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可以利用数据中台对内部数据进行共享联通和管理应用,统一数据标准和口径,更好地驱动业务决策,提升运营效率。然而,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利用数据要素仍存在成本过高等问题。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明确公共数据的获取方法和使用范围,保障公共数据的合法采集和利用,并从资金和技术层面支持中小企业利用数据驱动数字化转型。

第三,应用低风险、低成本、强扩展性的SaaS产品实现数据集成使用。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通用目的技术如“云物大智链”经过迭代和创新,衍生出众多标准化产品,使数字技术的获取成本快速下降,价格更加亲民。中小企业应根据核心发展需求和阶段业务重心,选择性价比最高的SaaS产品,将原本相互割裂的底层数据联通起来,推动中小企业在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营销等方面实现转型升级。

根据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历程来看,处于设备和业务数字化阶段的中小企业可以应用OA、IM等刚需SaaS产品。随着中小企业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的成熟,处于数据资产化阶段的中小企业对HRM、ERP等SaaS产品的需求增加。在管理决策数字化阶段,利用企业内部积累和沉淀的数据有效辅助决策将成为重点,因此,中小企业应重视智能BI、MOM系统等SaaS产品的应用。

第四,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企业数据联通集成、可视化和智能分析,提升企业管理决策水平。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数据管理、建模分析和应用创新的重要载体。中小企业依托互联网平台渠道、PaaS服务和SaaS应用寻求一整套数字化升级方案,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下的数字化升级需求,是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的最优路径之一。

工业互联网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海量的数据连接、量身定制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面向业务场景的Apps等,大幅降低中小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的技术门槛和资金成本,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进程。

第五,依托龙头企业的平台能力实现数字化赋能。行业龙头、领军企业牵头打造数字化产业平台,建立数字化转型的经验推广与分享机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鼓励龙头企业主导产业集群开展网络化协作,打造数据互通、设备共享和产能协作等新模式,有效协同和深度赋能中小企业,弥补中小企业资源和能力的不足。

由龙头企业主导搭建的数字化产业平台形成后,中小企业一方面可以应用产业链、供应链龙头企业搭建的互联网平台,融入核心企业生态圈,加强互联互通和协作配套,实现大中小企业协同转型;另一方面,可以应用行业龙头企业输出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享受成本低、对内部资源需求低的SaaS产品或PaaS服务,加速提升自身数字化水平。

第六,完善配套措施,壮大数字化人才队伍。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培养兼具数字技术能力和行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保障。

一方面,实现人才选拔前置,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推行校企人才定向培养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企业可以通过实训基地共建、校园人才选拔大赛等多种方式加深校企合作,形成数字化转型人才“蓄水池”机制,夯实复合型数字人才队伍根基,满足中小企业用人需求。另一方面,优化人才配置,合理匹配岗位能力需求与人才能力。优化企业内部数字化人才的配置方式,充分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提高效率。

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欢迎点赞和分享哦!~~

免费电子书:结构化思维 | 荆棘商途 | 年度十词 | 创新企业案例 | 区块链金融

数字经济应用实践专家 骆仁童主讲课程

人工智能:《AI趋势》《ChatGPT》

数字应用:《区块链》《元宇宙》《大数据》

数字中国:《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智慧建筑》《智慧交通》

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数转》《零售业数转》《中小企业创新》

产业数字化:《烟草数转》《银行金融科技》《电力能源互联网》

宏观与趋势:《数字经济》《2024宏观》《双碳》

思维与技能:《数字化思维》《组织变革》

创新与创业:《创业导师》《商业模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