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倚重的台湾“文化之父”

文诩历史 2024-12-04 11:08:10

张其昀,作为著名的史地学家与教育家,与蒋介石是同乡。在进入蒋介石幕府之前,他纯粹以学者身份示人。

1949 年,张其昀抵达台湾,曾先后担任国民党 “中央宣传部” 部长、“教育部” 部长等诸多职务。在台湾,他创办了 “中国新闻出版公司” 以及 “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并且发起创办了《学术季刊》等多种学术期刊,还组建了 “中国历史学会” 等组织,对台湾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颇为显著。

在赴台之后,原本人格独立的学者张其昀逐渐发生转变,慢慢沦为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忠心耿耿的追随者,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国民党迁至台湾后,内部派系依旧纷繁复杂。其中,以陈果夫、陈立夫两兄弟为首的 CC 派尤为突出。陈氏兄弟掌控着国民党组织,致使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有时也感到棘手,当时国民党内部甚至有 “蒋家天下陈家党” 的说法,这种状况使得国民党高层的政令难以有效施行。

国民党迁台之后,鉴于在大陆的失利,蒋介石决定对国民党进行改组。1950 年 7 月,国民党发布《中国国民党改造案》,在这一关键时期,张其昀担任 “国民党改造委员会” 委员,并被蒋介石任命为 “国民党改造委员会” 秘书长。

经过全面改造,国民党成功摧毁了陈果夫、陈立夫 CC 派把控长达 20 年之久的组织体系,重新构建了契合蒋家父子共同治理台湾、建设台湾的新党务系统。在国民党于台湾站稳脚跟的关键时刻,张其昀可谓功不可没,多次受到蒋介石的赞誉。

然而,作为一名学者,张其昀始终心系文化教育。在国民党完成大规模改组后,他曾前往蒋介石办公室,当面提出担任 “教育部长” 的请求,蒋介石当即应允。

1954 年,张其昀走马上任 “教育部长”。蒋介石退守台湾后,经费大多用于军事方面,教育经费极为紧张,在张其昀出任 “教育部长” 之前,台湾甚至连一所公立大学都没有。这种局面在张其昀上任后迅速改观,他在台北市创建了南海学园,恢复了 “中央图书馆”,还先后设立了历史博物馆、科学馆、艺术馆、教育资料馆、教育电视台及电台,大力推广电化教育。

张其昀行事风格有时不计后果且雷厉风行,最受民众诟病的是,他虽然独断专行,但对蒋介石唯命是从,坚决贯彻蒋介石的意图,大力推行党化教育。

蒋介石认为其在大陆败退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对教育和青年群体的失控,导致许多青年学生倒向共产党一方,从而失去民心。深刻领会蒋介石意图的张其昀从教育领域入手,试图 “挽救” 青年,掌控青年,让他们一心一意为国民党效力。

1955 年 7 月,台湾举行高中毕业生留学考试。此前,由于蒋介石反对,自 1953 年起,高中毕业生被禁止留学。而两年后的 1955 年,高中毕业生又被允许留学。实际上,这是张其昀为蒋介石之孙、蒋经国之子蒋孝文特意修改的 “政策”。

当时蒋孝文即将高中毕业,但其成绩实在太差,难以考取大学。蒋经国将此事告知蒋介石,父子俩找来张其昀商议对策,在场的蒋孝文执意要出国留学,蒋介石将希望寄托于张其昀,张其昀不便拒绝,只好接受这一 “任务”。他思索数日后,认为修改 “政策” 是唯一办法,于是在 1955 年举行了全台湾高中毕业生留学考试。他宁愿承受骂名,也要对蒋介石、蒋经国父子负责。

此次留学考试 “政策” 公布后,全台湾一片哗然。张其昀对此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考试成绩出来后,蒋孝文仅得 161 分,而台湾 “教育部” 规定的成绩是 260 分,蒋孝文相差 99 分,成绩之差令人咋舌。

又一个难题摆在张其昀面前,他苦思冥想一周后,想出一个办法:不公布成绩,只公布录取名单。为确保万无一失,在发榜前,张其昀召开 “考试委员会” 全体成员会议,要求大家统一口径,绝不能泄露任何消息。

会后,高中毕业生留学人员名单在媒体公布,蒋孝文赫然在列。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就在此时,香港《自由人》杂志公开发表了蒋孝文赴美留学的内幕。此文一经刊出,在海内外引起轰动,各界人士纷纷指责蒋氏父子和台湾 “教育部”,最终责任全部归咎于张其昀。迫于巨大的舆论压力,蒋介石最终主动放弃送蒋孝文去美国留学的计划。

此后,张其昀走到哪里都被人当面指责,人们称他是蒋介石、蒋经国忠心耿耿的 “奴仆”。张其昀一时声名狼藉,在台湾的威望急剧下降。这件事严重动摇了他从政的信心,使他产生了 “弃政从文” 的念头。

终于在 1962 年,张其昀付诸行动。他离开官场,一心想要实现早年的心愿:创办一所具有影响力的大学。

蒋介石见张其昀去意已决,便积极支持他的行动。谈及这所未来大学的校名时,张其昀表示:“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叫远东大学。” 蒋介石摇头说:“不妥,不妥。” 张其昀一时难以理解蒋介石的想法,便问道:“为何这个校名不合适?” 蒋介石回答:“你想想,‘远东’这个名字是从美国地理角度来命名的,从我们台湾的角度看,这个校名并不恰当。”

张其昀一听,觉得蒋介石所言有理,点头表示认同。蒋介石继续说道:“先生一直从事教育、文化事业,始终在弘扬中国文化,这所大学的校名一定要包含‘中国文化’字样,我知道这是先生一生的心愿。”

张其昀点头称是。几天后,蒋介石给张其昀写信,将正在创办的大学命名为 “中国文化学院”。

后来,经过呈报 “教育部” 核准为 “中国文化研究所”,设有工学、农业、哲学、文学、史学、政治、经济、法律、地学、家政等 12 个学科。1963 年,大学部哲学、英文、法文、德文、史学、地学、新闻、美术、音乐、戏剧、体育、家政、建筑及设计等 15 个学系相继成立,学校更名为 “中国文化学院”,成为一所主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大学,很快声名远扬,于 1980 年升格改制为 “中国文化大学”。

而张其昀也凭借在文化领域的成就与影响力,洗清了昔日作为蒋氏父子 “奴仆” 的恶名,被报界誉为台湾的 “文化之父”。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