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有位书法名家,不爱当高官,爱书法。他就是潘龄皋,字锡九,号葛城居士,河北安新人。他是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自成一家,人称“潘体”,历经清朝末年、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朝代的更迭,更能看清一个人的心性,潘龄皋不仅以书法名世,还是一位有骨气的爱国人士。
潘龄皋
他生于1867年,终年88岁,是一位很长寿的老人。他15岁就中了秀才,第二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知县、知州,最高做到甘肃省省长。
两次辞去省长职位,书法是他最大的精神寄托。
担任甘肃省省长的潘龄皋,痛恨官场腐败,又因为军阀之间的派系纷争,再加上形势压力,于1922年毅然弃官归乡,日常以赋诗、写字为乐。
在家的那段时间,恐怕是一生中潘龄皋最舒服的日子。他深居简出,专心研习书法。后来又移居天津、最终定居北平。日常以赋诗、写字为乐。
日伪统治时期,日军威逼利诱潘龄皋出任河北省伪省长,都被潘龄皋以各种借口辞掉。日本人看文的不行,直接把他逮捕入狱,被捕时潘龄皋毅然穿戴好寿衣寿帽,表明自己宁愿一死也不做侵略者的走狗的决心。好在入狱10多天后,他被友人保释出狱。
潘龄皋的一生历经多次朝代更迭,但他始终头脑清醒,以才德立身,以书法名世。越是在困难时期,越是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和修为,在这一点上,潘龄皋显得尤为可贵。
书法,对于潘龄皋而言,闲时可怡情、乱世可谋生。
潘龄皋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英年早逝。潘龄皋幼时天资聪颖,入塾后,读书非常用功,常常半夜还在点灯自学。成年后,谋生而受聘塾师,白天上课,夜晚在灯下继续练习书法。他以书法见长,弱冠之年,拿起毛笔来写字挥洒自如,初具气象,受到乡人的夸赞。
为了生活,他宁愿放弃文人高傲的自尊,以卖字维持生计,堂堂翰林之尊,宁肯为人写字抄经,也不愿向日军低头换取荣华富贵,失去民族气节。
经历过官场浮沉,潘龄皋隐居京华,每天挥笔不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书法更加有名了。在当时书法界,学他书法的人很多,伪造其书作的人也很多。潘龄皋因书名卓著,前来求其书法的人络绎不绝,他应付不过来,索性就让自己的女婿陈瑶圃(得其神髓,竟能以假乱真)代笔。
容纳百家,终成独具风格的“潘体”
潘龄皋的书法熔众书法家于一炉,自成风格,人称为“潘体”。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基础上,远取苏东坡书法的丰腴,赵孟书法的淑美、董其昌的清雅;近取刘墉书法的浓厚。
潘龄皋以行书见长。不过,他的书法结体与前人不同,呈现上重下轻,左重右轻等特征,意趣横生。潘龄皋的书法笔画饱满,章法清朗,外柔内刚,在静谧中蕴含着生机。
他与谭延闿齐名,有“南谭北潘”之誉。当时还流传着“草书三原于右任;榜书天津华世奎;核桃楷北京潘龄皋”之语。
当时天津、北平、河北等地商号铺面,都以延请潘氏题匾为荣。北京的颐和园、北海团城有他写的碑文和楹联。在保定,也有很多他的书法作品存世。民国时期,潘龄皋在北京、天津出版过字帖多达14种。天津古籍书店还为刊印了《潘龄皋行书四种》,极大地弘扬了潘龄皋的书法。
潘龄皋,这个名字,在书法界可能并不响亮,但从他身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的浩然正气,这样的人怎能不受到后世的尊敬与嘉许呢?他才是真正的精神贵族。你能从他的书法中,领悟到这种高贵的精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