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关头,中美谈妥了,耶伦一通电话打到中国,对华作出2项保证

小白嘚吧嘚吧 2025-01-09 09:46:03

“最后关头,美国终于坐不住了。”在拜登政府只剩十几天任期时,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突然紧急联系中国高层,就中美经济问题展开通话。明面上看,耶伦作出了“保持沟通”“稳定关系”两项承诺,但背后却显得更像是例行公事。毕竟,对即将下台的拜登政府来说,服软已经没有意义,稳定局势才是真正的目的。

但中国显然没打算配合“唱双簧”。28家美国企业被列入出口管制名单的反制行动,表明我们该做的依然要做,绝不因美方的几句客套话就轻易放手。中美这场博弈,依然暗流涌动。

耶伦与中国高层展开了一次视频通话。通话内容以中美经贸问题为主,双方对经济、金融工作组的成果表示了肯定。面对中国对美方近期贸易调查的不满,耶伦则给出了两项承诺:一是维持中美沟通,二是确保经济关系稳定。

然而,过去几个月,美国在对华问题上的动作却是频频挑衅。比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起针对中国芯片产业的301调查,同时商务部计划出台新规则,限制中国无人机产业的发展。这些举措在中美关系上再添变数,中国则果断反制,将28家美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

此时美方的“低姿态”,显然并不是要缓和关系,而是为了避免在拜登政府下台前发生不可控的冲突。至于耶伦的承诺,更多的是为了给美方争取喘息的空间。

美方压力:债务危机倒计时

这通电话的背景,是美国国内经济的巨大压力。就在耶伦通话的前几天,她曾警告,美国可能会在1月14日触及债务上限。为避免债务违约,美国财政部正在采取非常规措施,而这场危机也让美方不得不寻求与中国的沟通。

美国债务问题由来已久,目前总债务已突破36万亿美元。通过不断提高债务上限来“借新还旧”,成了美国两党的惯用套路。但随着美元霸权的削弱和国际信用的下降,这一模式越来越难以维系。去年,美国将俄罗斯踢出SWIFT体系的操作,更让全球对美元体系的稳定性产生了质疑。

在这种局势下,美国经济的脆弱性被进一步放大。耶伦的电话,更多是在为拜登政府争取最后的颜面,避免在政权交接前因经济问题引发更严重的危机。

对华挑衅:一边服软一边施压

耶伦的保证听起来温和,但美方近期对华动作却是步步紧逼。去年12月,美国针对中国芯片产业发起301调查,并限制无人机出口,这些都直接冲击了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

中国的回应也很直接,28家美国企业被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展现了中国在关键领域的反制能力。这一举措不仅让美方企业感到压力,也让美国政府意识到,中国的反击绝非虚张声势。

耶伦在此时作出“稳定经济关系”的承诺,很难让人相信美方的诚意。看似是为了缓和矛盾,实则是为了拖延时间,避免在最后关头因中美关系恶化而引发更大的政治后果。

中方策略:先礼后兵,绝不妥协

面对美方的“保证”,中国的态度一直很明确:欢迎沟通,但绝不会容忍挑衅。无论是对芯片产业的调查,还是对无人机的限制,中国都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底线。

“先礼后兵”是中国一贯的策略。在国际博弈中,中国始终保持冷静和克制,但一旦对方越过红线,反制手段也绝不手软。28家美企被列入管制名单,就是对美方挑衅的直接回应。

中国的基本盘稳固,无论是经济韧性还是产业链完整性,都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应对外部压力。相比之下,美国经济的脆弱性却在不断暴露。美方如果不调整对华战略,未来的对抗只会让它自身付出更大的代价。

全球视角:美元霸权的隐忧

耶伦的承诺不仅是中美关系的缩影,更折射出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困境。长期以来,美元霸权是美国维持国际地位的关键,但近年来,这一优势正在逐渐被削弱。

俄罗斯被踢出SWIFT体系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探索去美元化的路径。中俄之间的本币结算、金砖国家的金融合作、东南亚国家的区域货币结算机制,这些都在冲击美元的国际地位。

美国试图通过经济手段对中国施压,但自身的经济问题却让它难以为继。耶伦的承诺,更多是一种缓兵之计,而非真正的战略调整。

写在最后

有人说,美国在国际博弈中总是喜欢扮演“双面人”的角色,一边挑衅,一边示好。耶伦的电话和她的两项承诺,看似是为了缓和中美关系,实则是为了给拜登政府争取最后的喘息机会。

但中方的态度早已表明,该说的会说,该做的会做,绝不会因美方的几句软话就轻易让步。中美关系的未来,取决于美方是否能真正认识到对抗的代价。如果一味用竞争和对抗定义两国关系,最终吃亏的,只能是美国自己。

有人说,中国的力量在于稳扎稳打,美国的焦虑则在于它那摇摇欲坠的经济根基。一场全球经济博弈已经开始,而中美之间的较量,恐怕才刚刚拉开序幕。

1 阅读:200
评论列表
  • 2025-01-12 23:35

    现在耶伦说的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