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篇】《应帝王》者,入世为明王,出世为法王!

上善若茶说 2024-09-20 14:53:37

《应帝王》是庄子内7篇的最后一篇。庄子之学以内圣外王为体用之根本,道之真用于治身,其绪余才用于天下国家。治理天下在庄子看来只是圣人的余事。大宗师作为得道之人,大道之用可入世为明王,出世为法王。

阳子居见老聃,阳子居问:“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阳子居问:有这样一个人,反应灵活、身体敏健,看问题透彻而又气度高雅,关键还“学道不倦”。这样的人可称得上“明王”吗?

老聃给他举了例子说:“虎豹因为毛皮纹理漂亮而被猎杀,猨猴因为聪明灵活被人圈养?你认为这样的人可比明王乎?”

那么老子心中的圣帝明王是什么样的呢?

老子言:“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已,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圣明的帝王虽功高却不居功,恩泽万物而不让百姓依赖,其功绩难以名状,使万物顺应本性自足欢喜,立于莫测之境而畅游于无有之地。“为而不长、为而不宰”。譬如周文王、周武王、姜太公、周公旦等,开周朝八百年太平,功盖天下而不居功自傲,可比明王。

大道无垠,行者无疆,《应帝王》启示我们,只有修炼到内圣外王的至人之境,方可入世出世无碍。好比佛教十地大菩萨,才可倒驾慈航,度众生而不自迷。

至人体现在几个“无”。即: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

什么意思呢?无为名尸(就是说真人要忘名),无为谋府(不可以智谋为事),无为事任(不可强行任事),无为知主(不可主于智巧)。体尽无穷(体会到大道之应化无有穷尽),而游无朕(游于无物之初)。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悟无所得),亦虚而已!

大多数人读《庄子》,只记住了一条鲲变成大鹏鸟,鲲之大,一口大锅炖不下!

其实那只是广告、是序幕,是以欲相勾连,让你产生慕道之心,修道之志。庄子内七篇真正要说的心法就是《应帝王》中的后段这 22个字:“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至人的心就如同那明亮的镜子,事物来临,便顺势映照,既不将就也不迎合,好比照镜,事过不留。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这一段话把出世之道,入世之道都讲完全了。

如此方能超脱外物的干扰,行道于世。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