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大城市拼搏是每一个在外流浪群体奋斗的目标,不过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有幸留在城里。
城里的生活也是有门槛的,不同类型的城市门槛是不一样的,大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留城里的难度,尤其是现在经济环境不好的背景之下。
返回农村未必是一个很坏的选择,在上个世纪就发出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号召,现在的农村也是如此,存在发展契机。
有人预测在未来不出5年,城里有“3个群体”会全部返回到农村,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
这里边既有外界因素无可奈何不得不选择回乡发展的,也有奔着农村的发展潜力回来的。
这“3个群体”究竟是哪3类人群,这里边会有你吗?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三类人群。
一、大有作为的大学生大学生返乡创业是这几年高校里比较倡导的做法,也确实有很多大学生返乡干出了一番事业。
按照一般的观念理解,村里的父母好不容易把孩子供上了大学,本想让孩子留在城里绕一圈又回到了农村,这是难以接受的。
返乡的大学生也有好多种类型,他们结合自己的特点在农村里找到了自己的发展定位。
首先大学生通过“三支一扶”等体制内的考试回乡做村干部,引导村民脱贫致富。
这里边涌现了很多光荣的群体,最典型的莫过于“七一勋章”的获得者黄文秀的事迹了。
让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百色的山间,成为不少返乡大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这里边很大程度上是政策的号召,与其大家挤破了头考公想要留在城市里,不如去选择基层这些竞争没那么激烈的岗位。
返乡创业群体在乡村寻找发展机遇,开辟农村市场选择新的赛道。
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我国农村已经有不少地方和大公司合作,这让一些大学生们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通过给大公司做好下游的生产来满足市场需求。
这样一来自己也不用离家拼搏还能在家门口创业获得国家补助。
即使不是有产业特色的乡村,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村里开设汽修店等普通的服务也是谋生的出路。
毕竟是在自己的家门口不用承担过重的经营成本,还有街里街坊照顾着自己的生意,在起步阶段要比城市里舒适很多。
当然这些适用于不同情况的大学生,有些人就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去选择项目。
大学生返乡本质上还是我们现在的城市无法提供过多的就业岗位,农村又有着强烈的市场需求。
不管是现实的无奈也好还是家乡的发展机遇也罢,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对大学生群体来说是个重要的指引,明确了奋斗的方向。
除了大学生群体外,还有一些群体也不得已选择了回家发展,我们来看看还有哪些。
二、大龄农民工群体城市的发展建设需要农民工的奉献,他们承担着城市发展最脏最累的劳动,工作环境也是充斥着风险。
为了保障他们的安全,尤其是在城市工地上工作的农民工群体的安全,国家在去年发布规定要求他们到年龄也要退休,像城市的工人们一样。
这些在城市的工地上干了一辈子的农民工们现在干不动了,他们只能收拾着自己的东西回家了,这里的繁华和他们无关。
有些农民工会换一种工作给城市当环卫工人或者从事餐饮服务业,这样会拉长他们的工作周期。
但是决不能从事高风险施工类甚至会闹出人命的职业,这是对他们自己负责也是对承包商的一种保护措施。
他们既可以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也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城市从事其他的劳动。
大多数的人会选择回到家乡继续务农,他们的孩子会出来工作承担起他们的养老责任。
叶落归根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即使是这些退休下来的建筑工人也不例外,在外边打拼了一生最后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
建筑工人挣的钱是正儿八经的血汗钱,他们早已经把老家的房子进行了整修,为自己养老准备。
我国是世界上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这些都是建立在这些农民工群体上干出来的。
不能让他们为国家付出国家却不管他们,现在我国有完备的农村城镇医疗保障体系。
能够让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新农村的建设也让现在的农村环境与城市环境至今的差距缩短,守在家门口也可以享受到一些基本服务。
那些习惯了忙碌的退休农民工群体,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也可以获得一些好的工作岗位。
家门口的物业保洁等工作就很轻松也能兼顾老家的生活,就算不想干这些还可以继续务农就当给日常生活增添一些乐趣在里边。
守着自己的孙辈,盼着自己在外打拼的儿女,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也是一种养老方式。
三、暂时回归的工人现在的流水生产线上人工智能在发挥着作用,他们的工作效率远比这些工人们效率高。
这样一来企业为了减少自己的生产成本会裁掉一些不必要的员工,这些生产线上的员工没有技术傍身,大多都是从村里来的。
被裁掉的工人总要有安身立命的地方,在没有选择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之前他们会选择暂时回到家乡。
这样一来这类群体就回归到了农村,这一回归有的人会一直呆在家里,有的人会再回城市。
农村或者周边的县城、乡镇如果有好的就业机会他们还是愿意去的,毕竟在家门口就业要方便很多。
有的人会趁机在村里生个二胎基于养育子女,这样一来在家里也算有点事情可以做,也是个选择。
暂时回归农村的也不只是工人,还有一些自媒体从业者以及灵活就业人群。
这些都是工作灵活的人群,当工作遇到阻力或者遇到了人生的空窗期,选择家乡投奔家人的怀抱一定是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
当自己没有更好的选择或者目前没能力应对这一切的时候,家乡永远都是最好的港湾。
还有一些自媒体从业者他们返回农村后充分发掘农村的素材,这样无论人在哪里只要有网络都不影响创收。
反而还能摆脱日常上班打卡制度的束缚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不至于让自己永远成为打工人,能真真正正享受自己的生活。
现在农村经济和数字经济在不断结合,一些独具特色的农产品也搭上了电商这条路闯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而这些自媒体的从业者在农村帮助老乡们脱贫致富也是值得被鼓励。
四、如何看待返乡潮以前经济发达的时候大家从农村走出去,成为了“新城市人”,现在又走回来。
随着农村和城市发展差异的逐渐变小,尤其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一切都看自己的心情、看自己的选择。
西部偏远地区返乡也是因为政策和产业的加持,有规律的进行引导导致的。
一味地挤破头皮往城市里挤且不说给自己弄得有多累,对城市的承载力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城市的承载空间是有限的,虽然可以有城市化来扩大城市的承载空间,但是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大不相同的。
有些人就是喜欢田园生活,一推开大门就是土地的感觉,能够亲近大自然,这样的人选择返乡也无可厚非。
客观理性的看待当前返乡的一些选择,尊重每个人的选择,站在更高的经济发展维度来看,不止中国如此。
即使是英国在伦敦城市化的进程中,他们也经历过“城市空洞化”和“再城市化”的表现,所以我们应当平淡的看待这种现象。
有一些乡村自身就拥有很完整的产业,他们对人的吸引力不亚于城市。
这种现象是值得肯定并鼓励的,每个乡村都这样那才真的是乡村振兴了。
结语我国的未来在乡村,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乡村,这里蕴藏着大量的发展空间。
不管是政策的扶持还是产业的引导,乡村都会是未来的热土,在这片热土上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开垦,为大美乡村建设进行奋斗。
乡村在一天天变化着,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在改善着,乡村的吸引力也在不断的提高。
不管人们怎么选择,他们选择的都是自己的美好生活,即使是眼下的困难暂时回归了家乡,也有再出来的时候。
选择的主导权、决定权都在个人的手中,最终也靠自己的行动作出决定。
这些主要返回农村的“3类人群”你知道是谁了吗,这当中会有你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给我们你的心路历程,我们一起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