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控制,你觉察了什么?
阿伊的心理故事:
我已30岁了,恋爱又失恋两次,工作3年跳槽了5次,现待业在家已半年。我忽然有一种而立之年立不起的恐慌,焦虑抑郁扑面而来。我的问题是,既厌恶工作又不得不工作,甚至厌恶生活又不得不生活。好像我总是在找寻自我却总也找不着。
从小怀抱志向的我,一路走来没感觉过顺心。高考失败(考前两个月患了肺炎,失眠,心情烦躁)的遗憾像个幽灵仍在我心里晃荡。依我的成绩应该读重点大学,可惜只读了个不起眼的大专。从那时起,我的生活仿佛掉进了泥潭,不如人的自卑笼罩我。但我心里有个声音不断在说:这不是你,不是你,你应该是最棒的!你必须走出低谷,必须成为最好的人。所以我一直努力挣扎,可是我的努力不见回报,挣扎没让我走出泥潭...感到超级疲惫,身心被什么控制了一样,不得自由。我真恨自己,恨自己为什么来到了世上?
心理解读:
01
很多时候,人的痛苦来于莫名的一种控制,感觉很不自由,如取舍不自由,行为不自由,甚至思维都不自由。
却不知阿伊,你不是的,和你是的指什么?你是恨自己的降生还是恨自己活着,还是恨自己的不快乐?什么样子才是最棒,想找到什么样的自己?
为进一步解读阿伊心理,这里再提供两点她的信息。
(1)她的内心独白:我对恋爱对象的要求:不能没有男子气,不能没有志向,必须要会照顾人,必须要忠诚。我对工作的选择:必须是富有挑战性,有意义有价值的。我之所以恋爱失败是因渐渐发现男孩太满足现状,不求上进;我之所以厌烦工作是因为一直没找到有挑战性的,如企业管理、健身教练。
(2)她的过去,以及原生家庭关系:她有个弟弟,他们相处一般;她跟父亲是“没感觉的陌生关系”,跟母亲是“爱恨纠结的粘连关系”。阿伊的童年乖巧可爱,招人喜欢;在她6岁时妈妈生下了弟弟,她发现包括爷爷奶奶等全家人欣喜若狂,也发现,父母爱弟弟远胜过爱自己。从此在她心理烙下了复杂的情感:男孩好女孩不好,讨厌男孩也讨厌女孩。更让她受不了的是父母常用“你是姐姐,就应该照顾弟弟、让着弟弟”要求她,常用“你脾气真怪,越来越不懂事,还不如你弟弟乖”指责她。也从此在她心里埋下了使命般的“我不信我不如弟弟,我会证明给你们看,我远比弟弟好”的抱负。
02
从阿伊的心理现象中,已能窥见人心为何被控制?自她幼年开始,就体验到爱被剥夺的抛弃和孤独,感受和压抑着父母偏爱弟弟的敌意。并不为过地说:她一直困在不被爱的幻觉里,也一直在成为“父母最爱、最认可”的目标上艰苦努力,所以她的心是被积攒已久的失落、嫉恨等情感控制而不能自由。
人最伤痛的事莫过于爱的丧失。对许多人而言,很理解阿伊嫉恨父母的偏心、嫉妒弟弟抢走了爱的难受,但不一定理解和认同,一个人小时候的难受会影响到成年生活。想来,也确实不该也不至于。但事实总是背离不至于。许多理论也总是能够解释这些背离和不至于,如“三岁看大,七岁知老”就是经验之谈,精神分析的“童年决定论”也是久经考验的理论。临床事实也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心理病的形成,无一例外不是跟人过去的失落有关。
03
虽说人的过去经历,如剥夺式的养育是造成心理病的根源之一,但毕竟是人生的过去时,你无法回去重新活一遍。现实而重要的,是你愿否选择改变?愿否不再延长过去时,而活在现在时?若愿意,则可以借着被控制的各种关系,借着被控制的心理感觉,先觉察:你的痛苦跟自己的什么有关?究竟被什么所控制,是外界的什么,还是内在的恐惧、愤怒,抑或其他?人的沉重情绪总有源头,借着被控制,扪心自问它源于何处?询问假如我不好,不好在哪里?我有好的吗,我愿意好吗,如何能好......借着心里对话,觉察和了解自己。
想起一则故事,或许会对阿伊的自我觉察有帮助。
故事是这样的:某个农家男孩在山间行走,发现了一个老鹰的巢,巢里面有一颗蛋。男孩小心翼翼地带着老鹰蛋回到农场,为了安全,他把它放在一窝鸡蛋里,但随后就忘了这件事。没多久老鹰蛋孵化了,小老鹰探出头来,认为给它温暖的母鸡就是它的母亲,而它则是一只小鸡。后来老鹰长大了,行止一如小鸡,它吃小虫和昆虫,像其他的鸡一样咯咯叫,只能半跑半飞个几尺高。这只老鹰一辈子过着鸡的生活,一直到很老的年纪。
某一天,上了年纪的老鹰抬头仰望,看到一只美丽的鸟高高地在农场上空翱翔,它利用空气的浮力优雅地滑翔着,地上的老鹰为它的雄姿惊羡不已。“这是哪一种鸟啊?”它问身边另一只鸡。“那是所有鸟类之王,老鹰。”那只鸡回答。“老鹰属于天空,而我们属于地面。我没办法像老鹰一样飞翔,毕竟我们只是鸡。”
这件事过后,老鹰开始梦到自己在农庄上方高高地御风翱翔,但它一直没这么做,因为它认同了自己的身份与所属的地位,一辈子过着鸡的生活,并且以鸡的身份结束一生。
05
故事隐喻着,我们人类并不比这只可怜的鸟高明多少,如果不对自身的精彩本性有所觉知,行为就确实像那只自认是鸡的老鹰一般,永远都不会飞。许多事实告诉,人们似乎宁愿当鸡,因为这是较安逸的选择;人们也只愿向往得不到的,而不珍爱能得到的。意识自己是谁,是很麻烦的事情,意识到自己生活在误区、生活在幻影里,意识到自己不是真正的自己时,更是很痛苦的事情。
阿伊的心结具有代表性,她对现实自己的不满,是隐射了她对过去爱丧失的不满,是早期对感受“我是他们的弃儿”“是不好的女孩”身份认同与内化的结果。当然这些认同是无意识中发生发展的,她对敌意父母的压抑也早已使她忘却了过去,包括现在究竟愤恨的是什么。生活在持续,人在长大,阿伊潜意识的自卑与抱负驱策她不断地奋进,也致她不断以怨天尤人、苛求挑剔等模式去平衡爱的失落。不幸的是,人在努力奋进的同时,深埋的恨会慢性耗损自体感觉。
06
人际社会的特点之一是关系控制。当我们有埋怨或听到别人埋怨时都会有一种被控制的压抑,因现实充满了控制,你无法回避。只有当你不再怀恨某种关系,开始接纳自己和别人,不再敌意某种控制,开始借着控制觉知你的真实时,才可望变得自由一点。
值得深思的,多数人并不想变得自觉和体验精彩的本性。但若你真想这么做,第一步就要认清自己正生活在否认里,然后开始诚实面对自己。我们因长期活在否认中,让幻象显得如此真实,事实上,你深信什么才是唯一的现实。
从幻觉中觉醒过来并不总是愉悦的,因为这必须放弃许多受制的信念,并在改变的过程中清楚地看到自我剥削自我的种种方式。这意味着我们须放下过去,坦然面对自己的自卑和敌意,也意味着我们还须表现得像真正的自己,开始表现得像一只老鹰,而不是梦想成为老鹰。
最后想说:疲惫的阿伊,你若愿借着控制觉知你的受限,就需轻轻擦拭昔日的伤,包容过去的失落;你若愿活得轻松,就需借着控制,觉知你内心受控的想法,轻轻放下对人的不满,和对自我的否认。卸去恨,我们受控的心方能获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