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齐皆超级大国,为何秦国能扛数次合纵,齐国连一次都扛不住?

无梦历史为安 2025-01-12 09:38:43

战国中期,秦、齐两个超级大国分别在天下东西两端称雄称霸。然而,在诸侯国的合纵攻击下,两国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命运。秦国凭借险要的函谷关和稳健的朝政,成功扛住了五次合纵攻击;而齐国在公元前284年的五国伐齐之战中,仅仅一战便土崩瓦解。齐愍王昏庸无道、骄横跋扈,不但导致军心涣散、将领逃亡,更是在战败后自己先逃离国都,使得齐国在短短六个月内丢失七十余座城池。虽然后来田单凭借"火牛阵"收复失地,但齐国再也无法恢复昔日荣光,最终在秦国灭六国的进程中不战而降,黯然退出历史舞台。这场彻底改变战国格局的五国伐齐之战,究竟是地理因素导致的必然结果,还是人祸酿成的悲剧?

霸主更替,天下格局再临新变

战国初期,魏国和楚国是天下最强大的诸侯国。魏国在文公、武公和惠王时期推行变法,国力空前强盛,一度称霸中原。楚国则凭借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在南方独霸一方。

随着时间推移,魏楚两国的统治者渐渐迷失在奢靡享乐中,国力日渐衰落。魏国在公元前340年的马陵之战中惨败于齐国,此后一蹶不振。楚国则在公元前312年被秦国攻破郢都,从此一落千丈。

在魏楚衰落的同时,秦国和齐国崛起为新的超级大国。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国力大增,向东不断蚕食三晋之地。齐国则在田氏代齐后积极革新,国力蒸蒸日上。

这两个新兴的超级大国,一个盘踞关中,一个占据齐鲁。两国相距遥远,难以直接交锋,但都想成为天下独尊。

为了打击对手,秦齐两国开始采取"伐交"战略。他们通过拉拢中间诸侯国,借助他国之力打击对手。中间的诸侯国也乐于见到两大国相互制衡,以减轻自身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秦齐两国甚至同时称帝,以显示各自的实力。但这种举动立即引起了其他诸侯国的警惕和不满。

秦国在称帝后,立即遭到了五国的合纵攻击。不过秦国凭借险要的地形和强大的军事实力,成功抵挡住了攻击。齐国的称帝行为则激怒了燕国,燕昭王开始谋划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打击齐国。

战国中期的政治格局就此形成:秦齐两强对峙,中间诸侯左右摇摆,时而联合抗秦,时而合纵伐齐。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秦国开始横扫六国,建立统一帝国。

秦国五战纵横,函谷显王霸

公元前318年,魏国大臣公孙衍发动了战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合纵攻秦。公孙衍联合魏、赵、韩、燕、楚五国,并说服西部的义渠部落从侧翼袭扰秦国。

秦国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联合进攻,立即采取了防守策略,主力军队撤退到函谷关死守。秦军的这一举动看似示弱,实则是精明的战略选择。

事实证明,所谓的五国合纵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国"。燕国和楚国与秦国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他们并未派出军队参战。真正出兵的只有魏、韩、赵三国。

三晋联军虽然声势浩大,但实力并不足以令秦国畏惧。魏国和韩国此前都曾被秦军击败,军心不稳。赵国的实力更是不强,此前差点被魏国吞并。

秦军很快从防守转为进攻,在函谷关外与三晋联军展开激战。秦军凭借精良的装备和高昂的士气,将联军击退。第二年,秦军乘胜追击,在修鱼大破三晋联军,斩获八万首级。

继第一次合纵失败后,秦国的扩张步伐不减反增。他们不仅吞并了巴蜀之地,还连续侵占三晋的领土。此后,秦国更是大败楚国,攻破楚都郢城,声威大震。

秦国的强势表现引起了各国的恐慌。公元前298年,齐国的孟尝君联合韩、魏两国发动了第二次合纵攻秦。这次虽然参战国家减少,但战斗异常激烈。

三国联军经过三年的艰苦战斗,终于攻破了函谷关。然而此时联军已经精疲力竭,而秦军的主力却保存完好。秦国抓住时机,主动示好,归还了一些领土,三国联军也就此撤军。

公元前287年,齐、燕、韩、魏、赵五国再次发起合纵攻秦。但这次合纵的背后暗藏玄机。齐国想借机吞并宋国,燕国则想借机引导各国转而攻打齐国。

这次合纵军队行进到成皋、荥阳就停止不前,连函谷关的门都没敲就打起了退堂鼓。秦国为了让各国把注意力转向齐国,主动取消帝号,并归还了一些魏国和赵国的土地。

长平之战后,第四次合纵在公元前247年爆发。魏、楚两国出兵救援被秦军围困的邯郸,并在城下大败秦军。随后,信陵君率领魏、赵、韩、楚、燕五国联军在河外大破秦军,一路追击到函谷关。

最后一次合纵发生在公元前241年。魏、赵、韩、楚、燕五国在生存危机的驱使下,发起了最后的挣扎。名将庞煖指挥联军绕过函谷关,直逼秦都咸阳,一度推进到距离咸阳只有七十余里的地方。

然而此时的秦国已经今非昔比。在秦军的集中反击下,联军败退。至此,秦国成功抵挡住了最后一次合纵攻击,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齐国一败涂地,强国成往事

公元前284年,燕、赵、韩、魏、秦五国组成联军,向齐国发起了总攻。齐国主将触子在济水西岸集结大军,严阵以待。

齐愍王听闻触子按兵不动的消息后,竟派人向触子下了最后通牒:要么主动出击取得胜利,要么全家被杀,祖坟被掘。这道命令成了压垮触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联军与齐军刚一交战,触子便驾着一辆战车逃离了战场。他的逃亡导致齐军群龙无首,阵型瞬间崩溃。济水西岸的大战就此演变成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齐国在损失主力军队后,由将军达子率领残部在临淄城西的秦周一带继续抵抗。战前,达子向齐愍王请求赏赐军饷,以提升士气。然而齐愍王不但拒绝了这个请求,还派人对达子进行辱骂。

在士气低落的情况下,达子的军队与联军展开了第二次决战。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齐军再次惨败,达子战死沙场。至此,齐国的主力军队全军覆没。

战败的消息传到临淄后,齐愍王没有组织防御,而是直接逃往卫国。他的这个决定给了联军可乘之机。燕国大将乐毅率军攻入临淄,采取了高明的安抚政策。

乐毅下令军队不得侵犯百姓,还主动寻找齐国的遗民,以礼相待。他减轻了百姓的赋税,废除了苛刻的法令,保持了齐国原有的政策。这些举措使得齐国百姓对燕军的统治表示欢迎。

有了民心的支持,乐毅将军队分成五路,向齐国全境推进。虽然齐国还有不少城池驻守着军队,但这些军队在失去统一指挥后,完全丧失了抵抗意志。

短短六个月时间,乐毅就攻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这些城池几乎都是不战而降,齐国几百年积累的军事力量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原本打算支援齐国的楚国见势不妙,立即改变立场,趁机夺取了齐国的淮北地区。长期被齐国欺压的鲁国也抓住机会,占领了薛地。此时的齐国,只剩下即墨和莒两座城池还在负隅顽抗。

与此同时,逃到卫国的齐愍王也待不下去了。他想逃往鲁国避难,却被鲁国拒之门外。无奈之下,他只好逃回本国的莒城,寄人篱下,依靠楚国的庇护。

齐愍王的逃亡使得齐国彻底陷入无主状态。失去统一领导的齐国,在面对燕国的进攻时表现得极其混乱。各地守将或是投降,或是逃亡,没有人愿意为这个衰败的国家献出生命。

后来虽然田单凭借"火牛阵"收复了部分失地,但齐国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的荣光。这场战争改变了整个战国的格局,也让齐国从一个超级大国沦为了秦国统一天下路上的陪衬。

地利人和皆失,齐国终陨落

在五国伐齐之战中,齐国的惨败暴露出其军事防御体系的致命弱点。齐国虽有四塞之地的美誉,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防御却显得尤为薄弱。

太山虽然为齐国南部构筑了天然屏障,但北部的渤海沿岸却是一片盐碱地和沼泽。济河与黄河之间的平原地带成为了齐国最大的防御漏洞,这里既没有天险阻隔,也缺乏足够的军事设施。

与秦国的函谷关相比,齐国的地理防御体系简直不值一提。函谷关就像一把锁,将秦国牢牢锁在关中平原,即使遭遇失败也能迅速退守。而齐国一旦在济水一线失利,敌军就能长驱直入,直捣黄龙。

但地理因素并非导致齐国灭亡的唯一原因。齐愍王的昏庸统治和错误决策才是加速齐国衰落的关键。他在灭宋之后愈发骄横,大肆屠杀大臣,导致朝野上下离心离德。

当五国联军兵临城下时,齐愍王不但没有团结臣民共同抵抗,反而用最严厉的手段威胁前线将领。触子的逃亡和达子的战死,都与齐愍王的荒唐决策密不可分。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齐国遭遇空前危机时,齐愍王竟然选择弃城而逃。他的逃亡不仅打击了军队的士气,更是导致了全国防御体系的彻底崩溃。

燕国大将乐毅看准时机,采取了"以德服人"的策略。他降低赋税,恢复旧政,善待百姓,使得齐国人民纷纷归顺。乐毅的这一政策,比任何军事打击都更有效地瓦解了齐国的统治基础。

在此之后的六十年里,齐国虽然在形式上依然存在,但实际上已经沦为了一个弱国。他们对秦国的扩张计划不闻不问,对其他诸侯国的求援充耳不闻。

当秦国开始统一六国的进程时,齐国采取了鸵鸟政策。他们既不参与合纵抗秦,也不主动支援其他诸侯国。这种消极的态度最终导致齐国成为最后一个被秦国吞并的诸侯国。

令人唏嘘的是,当秦国大军压境时,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甚至连象征性的抵抗都没有,就选择了不战而降。齐国就这样在无声无息中退出了历史舞台,曾经的辉煌荣光也随之烟消云散。

齐国的覆灭证明了一个道理:再强大的国家,如果没有明智的统治者和有效的防御体系,也会在内忧外患面前土崩瓦解。单纯依靠地理优势和军事实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稳定的政治体系和民心所向。

正如燕昭王与苏代的对话所揭示的那样,齐国的灭亡是地理劣势和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骄横的君主,加上贪婪无能的臣子,再加上薄弱的防御体系,最终导致了这个超级大国的迅速崩塌。

0 阅读: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