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碧桂园正式“暴雷”,之后对9只境内债券共计147亿元债务整体展期,但更引人关注的境外债务始终没能解决。近日,这家曾经坐拥“宇宙房企”名号的大型民营开发商终于公布了境外债务重组方案的关键条款。
在我看来,碧桂园的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便是“狠”。我们来看下为什么这么说他狠。
截至2023年末,碧桂园的境外债务总额是164亿美元,其中美元债为103亿美元、银行贷款为36亿美元、股东贷款约11亿美元、其他有息债务约为14亿美元。
碧桂园表示,如果重组方案落实,能够让集团实现大幅去杠杆化,最多可以削减116亿美元的债务。这意味着164亿美元的境外债在最好的情况下将被削减掉71%。
众所周知,债务不会平白无故的消失,要么还清、要么转换、要么不还了。由于碧桂园现在的现金流极度紧张,境外债务重组方案主要采用了后面两种。
碧桂园给境外债权人提供了5个选项。
第一,立马拿钱,最多只还10%。
如果选择让碧桂园用现金回购债务,也就是立马拿回借给碧桂园的钱,那么最少要损失90%的本金。比如,张三持有100万美元的碧桂园美元债,选择第一种偿债方案可以立马拿到现金,只是最多就给10万美元,之后债务消灭,就算未来碧桂园有钱了也不会再对还一分钱。
是不是很牛?你想马上拿钱,就得接受90%的本金损失,我想大部分债权人应该不会考虑这个选项。
第二,全部转换为强制可转债。
先解释下什么是强制可转债。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能够转换为股权的债券,不带“强制”二字表示是不是把债券转为股票由投资者决定,带了“强制”二字债务人便可以决定债转股了。
所以这个选项的本质是把碧桂园的美元债全部转换为股票。看上去好像还不错,但要考虑到碧桂园现在的处境,一旦变成股票就不是必须还的了,万一公司最后破产了股权投资人大概率一分钱都拿不回来。
第三,67%的强制可转债+33%的新债。
这种方式指的是将债务本金的三分之二最终变成股权,剩下的三分之一通过发行新债务展期,也就是过7.5年还这部分本金。
第四,本金削减35%,债务展期。
第一种方案是立马还钱,但本金直接打1折,这种选项只削减35%的本金,碧桂园承诺还65%,只不过新的债券要到9.5年后才会到期,实际拿到钱得等将近10年后。
第五,本金不打折,债务展期。
相比第四种方案还得更多,一分钱也不打折,但是新发行的替换债券周期更长,债权人需要等到11.5年后才能拿回本金。
另外,所有新发行的债券依然是计算利息的,只不过原来债务的平均年利率是6%,新债券降低至2%,可以让碧桂园每年节省不少债务成本。
大家觉得五个选项里哪一个更好呢?在我看来这是在一堆差劲的选择里硬要挑一个好的,可这种对境外债权人非常不利的重组方案是有可能得到通过的,因为没有其他选项了。
一旦碧桂园的境外重组方案迟迟未能通过,港股上市实体是有可能像中国恒大那样被香港法院裁定清盘的。所谓的清盘差不多就是境内说的破产清算。
碧桂园注册在境外,上市也在境外,与境内的大量开发公司没有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这意味着哪怕上市实体破产了也不能用碧桂园境内的资产偿债。
而碧桂园在境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值钱的资产,真清盘的话,清偿率很可能不到10%,100元的债务只能拿回几元钱,债权人不仅损失惨重而且连念想都没有了。
在这种“比烂”的现实下,债权人唯一能做的是找到那个相对没那么烂的选项,即接受境外重组方案并根据自身情况从五个选项里选一个合适的。
当然,接受债务重组方案依然不表示事情就结束了。碧桂园是不是可以按照制定的方案实施是一个未知数。
前两天,另一家“暴雷”房企融创传出消息,债权人被告知之前确定的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在实施中遇到麻烦,2025年9月到期的债券没法获得兑付,融创将进行二次债务重组,新方案最快3月出台。
因此,碧桂园的债权人除了选择第一个选项,也就是以损失90%以上的本金为代价立马拿到部分现金外,其它选项是否能顺利落实还得看碧桂园和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情况。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钱赚到口袋里、不想拿出来,房子不好好建,让普通买房人何去何从。
这和诈骗园区没有区别[点赞][捂脸哭]诈骗团伙作案[捂脸哭]
钱早就转移了剩下的都是债 这里面存在制度设计的漏洞
清缴杨家财产再收监,碧桂园进入破产程序,这样的公司再存在是对社会公信的残害。
他们为什么不会受到惩罚呢
这就是资本家的丑恶嘴脸[捂脸哭]
债主到成为孙子,欠债的才是大爷
镜外债,如果能做到,我是非常支持的
这些外债是那家银行担保。
买碧桂园房子的人,还房贷,也可以只还10%吗?
房价下跌也没有十倍吧,怎么就赔了这么多钱?
好呀,100万的房子买方付10万行不行?
抄家就能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