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铃驿站的一碗热清汤面下肚后瞬间满血复活,继续下午的旅程。
驼铃古道
第一站的妙应寺,位于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1271年忽必烈亲自勘察选址并敕令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设计建造白塔。并营建以白塔为中心的大圣寿万安寺。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寺院毁于雷火,唯塔幸存。1457年(明天顺元年)重建寺院,明英宗赐名妙应寺。
白塔是阿尼哥艺术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是北京地区现存唯一完整的元大都文化遗存。
白塔
妙应寺由寺院和塔院两部分组成。
塔院院门及阿尼哥塑像
寺院中轴线上由南到北依次为山门殿、天王殿、大觉宝殿及七佛宝殿。
山门殿和钟鼓楼为近代新建。天王殿弥勒佛背后是韦陀护法天神铜制像,手持金刚杵,杵尖向上,代表寺院规模宏大,可供云游僧众免费吃住三天,不愧为皇家敕建庙宇。
天王殿
大觉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庑殿顶,殿中曾供奉三世佛,现作为《妙应寺白塔中路建筑修缮工程成果展》展厅。殿前广场上矗立着一对藏式风格的经幢,中间悬挂有五色经幡,幢身由五张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牦牛皮包裹而成。
大觉宝殿及藏式经幢
殿前一对石狮子是八十年代从麒麟碑胡同迁来的元代文物。
元代石狮子
七佛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庑殿顶,因殿内原有七尊铜鎏金佛像而得名。殿前一座明嘉靖元年铸造铁香炉,为妙应寺原物,炉身刻有铭文记录着香炉的来历。
七佛宝殿及明香炉
殿内七尊主佛像和两侧十八罗汉像在特殊年代被毁。现在陈列的是重塑的三世佛,两侧因只有十八个神位故从拈花寺原二十四诸天中选取十八诸天铜鎏金像摆放在此,为明代精品。
西侧
东侧
殿顶中心排列着三个龙凤藻井,周围是用梵文六字真言装饰的天花。每座藻井中心饰有一条沥粉贴金立体盘龙,在其外围饰有贴金的八龙十二凤,整个藻井中共有九龙十二凤。龙凤藻井寓意龙凤呈祥,祥瑞平安。
藻井
七佛宝殿影壁墙后是明代铜鎏金十一面千佛千眼观音菩萨像,造像繁复是明代不可多得的造像精品。
十一面千佛千眼观音菩萨
穿过七佛宝殿来到塔院,通过拾级而上的院门迎面就是三世佛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歇山顶。因殿内悬挂乾隆御笔“具六神通”匾额又称具六神通殿,殿内原状陈列了清朝木雕三世佛像。
具六神通殿
殿后就是妙应寺最北端的白塔,塔高约51米,通体洁白,砖石结构,有塔基、塔身、相轮、华盖、塔刹组成,其形制渊源于古印度的窣堵坡式佛塔。喇嘛塔四隅的角亭体现佛教的宇宙观,象征须弥山的四大部洲。
白塔模型
七佛宝殿西侧有一个文创店,里面可以免费盖章。我选了三张明信片和一个小小的夜光徽章别在书包上,留作纪念。
历代帝王庙距离妙应寺不到十分钟的路程,停止售票前一分钟成功买到门票进入。
历代帝王庙
提前做足了攻略,穿过景德门直奔景德崇圣殿,这里供奉三黄、五帝、夏14王、商26王、周32王、两汉18帝、三国蜀1帝、东晋7帝、南朝宋3帝、齐1帝、北魏8帝、陈2帝、唐16帝、辽6帝、后唐1帝、后周1帝、宋14帝、金6帝、元11帝、明13帝,共188位帝王的排位。
景德崇圣殿
后面祭器库是明清皇帝与历代帝王庙展,明洪武帝朱元璋创建南京历代帝王庙,入祀三皇五帝及大一统开国帝王十六人。明嘉靖帝朱厚熜令建历代帝王庙于都城西。清康熙帝提出只要不是因无道失德而被杀或亡国之帝王均可入庙享祀的思想。清乾隆帝提出“法戒论”和“统绪说”将历代帝王增至现在的188位。
祭器库
西配殿作为第二展厅,陈列从唐至明45位入祀名臣。
西配殿
东配殿还没来得及进入就停止参观了,这里应该是另34位入祀名臣。往外走的时候看见东小院关门修缮。西小院为关帝庙和典守房等。
历代帝王庙在每周二、四、六日有免费讲解,下次选择适合时间再来参观。
庙前影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