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身就是消耗大量时间、金钱、精力以及学识的行业。过去人们称360行古玩为大,似褒似贬,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
就说传承,那是长时间的等待才能获得的回报,试问有几个人能等得起?而想要真正意义上的捡大漏,眼力、财力和运气缺一不可。
有时候,运气才是至关重要的那一环!
一、平安帖
1947年,北平收藏家赵警忱在古玩市场闲逛的时候,发现了这幅《平安帖》,那个混乱的年代,不需要多么高超的技巧,只要言语几句行话便有机会低价拿下。
他仅花了5元钱,买下之后带回家深藏柜中,告诫子孙万不可轻易示人。他的子女也很听话,直到60多年后才拿出来拍卖,在2010年的嘉德拍卖中拍出了3.08亿元的天价。尽管有从唐代到清代“流传有序”的款识标记,但真伪争议还是挺大。
二、缂丝陀罗尼经被
2005年,一位姓秦的小伙在北京某拍卖行“看热闹”的时候,意外发现一件搁置角落的清代“破袈裟”,当时无人看好,多次以流拍告终。但秦先生眼力高超,在细节处发现这件“袈裟”里有夹层!
他仅花了8万元就买下,回去后果然在里面发现了一床“被子”,上面写满了经文,通体金光闪闪的“缂丝”工艺。经查证,这就是当年孙殿英在乾隆棺椁里扒下来的。最后此缂丝陀罗尼经拍出了7205万的天价!
三、乾隆如意双耳瓶
一位英国男子,在一家慈善商店里,仅花了1英镑,就买下了这件花瓶,起初没在意,还在网上挂了几十英镑就想转手。岂料有好心的古董专家提醒他,这是一件来自中国的宫廷珍藏,非常昂贵。
男子听了专家的话,在英国上了拍卖,拍出约合440万人民币的高价。然后买家后续又拿到国内拍卖,在北京拍出了1150万的高价。
四、犀角杯
外国的鉴宝节目挺“刺激”人。一位英国老人在参加当地的鉴宝时,拿出几件自己淘到的犀角杯。专家毫无隐瞒,告诉他其中一件雕刻有五爪龙,是古代中国的皇室才能用的,非常珍贵。
老人说他只花了5000英镑,专家告诉他美国曾经拍过类似的清宫犀角杯,价值数百万美元。老人这件最少也能达到15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那就是上千万了。然后专家还表示可以现场收购,真让人羡慕。
五、兮甲盘
这件西周兮甲盘,是旅居美国的杜先生,仅花了300美元在一个小拍卖行淘到的。回国之后,他用了足足七年时间,去拜访学者、专家,还有自己查资料,最后终于确定这是西周“尹吉甫”所有,133字铭文弥足珍贵。
值得注意的是,期间杜先生差点没忍住12万人民币就卖掉了,还好古玩市场的商人拿不定主意退货了。最后在2017年的的西泠印社拍卖中,拍出了2.13亿元的天价。
六、越王者旨於睗剑
这件宝剑,是著名专家马承源先生,在香港的一个古玩市场发现的,虽没有越王勾践剑名气大,但历经千年依然吹毛断发,是毫无疑问的国宝级文物。后在一位企业家的帮助下,以100万元购得,捐献给了浙江省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马承源先生挽救的国宝远不止如此,像是14枚晋侯编钟、吴王夫差盉等国宝,都是他在古玩市场发现的,可见这位真正的专家有多厉害。
七、《山水画页》
扬州民间藏家杭从明,在朋友的介绍下,前往吉林通化,花费78万元收了七幅名画和一个贴了封条的破木箱子。结果回去后找多人帮忙查看,七幅文征明、郑板桥等名家作品,全是假的。
剩下来这个破箱子,本来没报多大希望,结果里面却是唯一的真品。乾隆时期宫廷画师钱维城亲笔所画《山水画页》,上面还有乾隆留下的“石渠宝笈”等八枚衔印,市场估价达到2000万以上!
八、鸡缸杯
上世纪50年代,仇焱之在香港仅花费1000港币,买下来一件鸡缸杯,当时很多行家都认为是假货。但2014年刘益谦花费2.8亿买下之后,这个小杯子恐怕无人不知了。
大部分人没机会上手,当然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成化斗彩鸡缸杯,但是有了“拍卖纪录”后那就是“有身份”的了。
九、《礼部韵略》
这是民间藏家捡大漏的经典实例。2009年,南昌的王先生在一个地摊上,仅花费1万元就买到一本破破烂烂的古籍,后经江西省图书馆邀请的多名专家鉴赏,确认为非常难得的北宋刻本,真是珍贵。
后被送往国家图书馆修复,又因为价钱没谈拢,王先生自己拿到匡时去拍卖,最终拍出2600万的天价!
十、霁蓝釉双耳尊
2013年的纽约苏富比春拍上,一件霁蓝釉的描金粉彩如意双耳尊,估计仅为800到1200美元,被认为是一件民国的仿品,十分不在意。结果开拍后来自大陆、香港、台湾的收藏家们疯狂举牌。
最后的成交价约合人民币高达1.18亿,这让卖家傻眼了,天大的财富莫名其妙就砸到头上。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说这就是仿品,但国内的人说这是“戴润斋”旧藏,毋庸置疑的真品。
是闹了个笑话还是确有其事,那只能等以后再次上拍才能知晓,就是不知道敢不敢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