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晚安辞》:你把我的灵魂养育得四分五裂,肉体百毒不侵

白马侃 2024-07-31 01:20:42

  感觉余秀华这首诗的名字好熟悉。可能平常和亲朋好友们在夜里聊天到下线时习惯了说“晚安”,也可能是熟悉了余秀华的《晚安,横店》、《戒酒辞》等作品的一连串的诗歌题目,感觉今天所分享的这一首作品就是那些题目的再次组合。

  这首诗一共二十行,第四行由于字数多而分成了两行。整体上它可以分成四节来读。前四行为第一节,接下来的七行为第二节,然后挨着的五行为第三节,最后四行为第四节。

 

 题目中的“辞”作为古典诗歌的一种文体,其抒情可以是汪洋姿肆的,在篇幅又不受限的情况下,往往是辞彩飞扬,韵味、情调舒畅饱满。余秀华这首诗写得比她的其它诗作要长些,而以“辞”之名来写,略显得严肃、庄重些。通读两遍后,我们能很快体会到诗中饱含的伤时感世的沧桑之意,以及女诗人内心那对命运的不屈与抗争,对情感的执着与期待。

  女诗人在第一节里一开头就以“说晚安”来点中题目。对谁说一声“晚安”呢?可以是对诗人自己,对这个人间,对她所爱的这世上的几个人。她可以在心里默默地说,可以在口中喃喃地说。轻轻的一句“晚安”,包含了祈祷和告别之意。女诗人在这里以句号来表达自己内心愿力的发出,让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得以小憩,复原,乃至心安。

  不论多么破旧的灵魂和肉体里充满了如何的疲惫不堪,甚至千疮百孔,它们都会在默念的一声“晚安”里安静下来,修复自己乃至痊愈。女诗人可以这样,窗外的万事万物也被她同化成这样:“窗口的香樟树悬挂着去年甚至几年前的叶子”。

  这么写,诗人就与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和这一切相联系的纽带,就是诗意的所在。于是,窗外的香樟树就被诗人赋予了一种人生意义。诚然,诗人的灵魂和身体与这棵香樟树上老了的叶子都在度过青春里许多个日子后呈现出枯老之态。

  不论绿叶、枯叶,都不会有人的衰老、破旧的感觉。这是诗人对时光荏苒而逝的危机感。不只是感觉香樟树的枯叶如此,身边的许多事物尽是如此:“落在上面的麻雀也是。此刻的月光也是 / 我居住的村庄和你漂泊的城市也是。”

  在余秀华这首诗的开头一节里,她把自己的意绪传给了身边熟悉的事物,比如香樟、麻雀、月光、村庄、城市等这些常出现在她作品里的形象。这些形象随着她年纪变化和生活变化而被渲染上了她当时的感觉:“任由疾病一天天深入”。

  一切都在变化。从青葱之色到老旧的暗黄,从生到死,从健康到疾病。面对许多事物的变化时我们往往身不由己,无法掌控。这就是人生、生活。于是读了这诗句后渐渐让人有了痛感。这是女诗人对人生的体验、洞察。由此,这首诗过渡到了第二节。

  第二节读起来有振聋发聩之感,十分贴合当下人们的生活感受。开头两行就让人反思良多:“我们病得无能为力 / 我们爱得也无能为力”。

  诗人是一个社会的良心。诗中的“病”字并非指人们身体的疾病,而着重于指许多人的良心和一个社会正气被扭曲乃至丧失之病。诗人能看得明白并指出这些病,却无能为力于纠正、改善这些症状。

  关于爱情的无能为力,各人有各人的体会——或是爱无所获或者爱而不得。很多时候你期待的感情过于圆满,而圆满的东西往往有着苛刻的条件。先不说你能不能死心塌地、忠贞不渝,一旦遇上一个喜欢的人,假如造化弄人,遇人不淑,你也会觉得收获一份感情的不易。这是爱得无能为力的一方面,是小情小爱的一面。有时即使你能拎得清对家人的爱、对这人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也同样无能为力。

  一个人的病在从众的社会病态面前貌似无药可救。女诗人用她的清醒和良知不但发现了这些症状,她更把自己的觉化为诗句,警策着当下的众人:“走不到时代的锋刃,又跌不到悬崖的低谷”。

  无能为力只是力微,但人们还是尽了最大努力的。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许多人同样为爱拼搏着,与心灵的疾病作斗争,直到痊愈。虽然平庸但也不平凡的是既没有踩上这个时代里锋利的刀刃,也没掉到这个时代的悬崖下面,时时如履薄冰,处处潜伏危机:“雾霾从远处,半天就笼罩了村庄 / 战争在远方,刹那就埋葬了人群”。

  这些是女诗人在临睡前向世间道一声“晚安”的理由。由此可见她的悲悯之心。见过那么多的不幸和罪过,也察觉到别人察觉不到的“自我感觉良好”式的愚昧:“你看不到谁举着屠刀 / 你总感觉生活在屠刀放下的时刻”。

  一个人看不到拿屠刀的人是被蒙蔽了双眼,而总感觉生活在和平之中的人至少有一种无知。诗人不说破这些,却总在善意地点醒着人们去思考,为人们祈祷晚安。

  无疑,第二节的每一行皆是发人深省的好句。

  第三节在第二节生对时代的悲悯之上转入对个人情感的省悟:“我爱你,在这和平的年代,如同一顿快餐”。

  为什么这个时代里人们的爱情变成了这样?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那么多的古诗词记录了爱情的美好。而现在,爱如快餐。

  女诗人这比喻刺痛了人心。当有良心的我们注意到一些人们把爱情看得如此廉价、敷衍、低俗,我们一定会在心中大声说“不”,像女诗人那么发出一连串的强烈反讽:“我要等你长大? / 等你喊渴? / 等你如同堂吉诃德老来归乡?”

  和平的时代,生活节奏却慢不下来了。谈一场恋爱,本来如培养一朵花开,需要耐心等待。有些人不是这样的,就讲究一个“快”字,如一阵风。女诗人对这样的爱予以深深的讽刺,坚决地拒绝,以至于感叹“我们单薄的爱恨挤不进这时代的大门 ”。真正的爱反而显得单薄,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了。

 

 第四节里的诗行同样意味深长。诗人通过反复切题来达到痛彻心扉的感受。别人等不及的爱,诗人仍在等,直到夜晚。黑夜来临的时候,黑暗也来临。

  诗人把“黑暗”一词赋予了双关的内涵,在一声声“晚安”中让自己和读者的心灵实则难安:“晚安。你把我的灵魂养育得四分五裂 / 晚安。你把我的肉体养育得百毒不侵”。

  这两行让人读后不能淡定,而诗人的文字却流露出淡定自若、自适其适的通透感。

  关于余秀华这首诗,诸位诗友觉得如何?欢迎一切讨论交流。欢迎关注白马侃诗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