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盛夏的余温还没散尽,戴安娜王妃,在巴黎的一场车祸中走了,突来的变故,让英国王室措手不及,也让他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民众又气又悲,对王室的质疑声不断。
01撬动王室根基的支点
戴安娜的葬礼,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秀,王室试图挽回民心的公关活动,肯辛顿宫外,那是一个人山人海。
民众自发前来悼念这位“人民的王妃”,他们的悲痛是真挚的,对王室的失望也是真实的,这场葬礼与其说是对王妃的哀悼,不如说是民众对王室的无声抗议。
王室为戴安娜举行了高规格的葬礼,按照王室的传统,不同身份的成员在去世后,会使用不同的代号来传达死讯,对应不同的葬礼规格。
她的葬礼却用了“泰河桥”代号,原本是属于伊丽莎白王太后的葬礼规格,一个已经离婚,失去王室身份的人,却享受着高规格的葬礼,本身就充满了矛盾。
想不到的是,她的棺竟是重达 635 斤的铅棺,皇家侍卫抬着,步伐迟缓而沉重,沉重不只源于棺材,更源于她那悲剧般的命运。
02奢华的葬礼也无法掩盖王室的冷漠
铅棺的使用不是王室的传统,通常情况下,王室成员的棺材会使用高级的木材制作,用铅棺是为了掩饰她的遗体,已腐败的情况。
当时天气炎热,加上从巴黎运回伦敦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冷藏,她的遗体出现了腐败,为了维护王室的形象,不让公众看到戴安娜不完美的遗容,王室选择了用铅棺将一切掩盖。
770 万美元的葬礼费用,在那时算是天价,约合当下 1100 多万美元,巨额的开支,是王室为维护自身形象的无奈之举。
她的弟弟执意想要让姐姐归葬到家族的墓地,因为她姐姐已不是王室的成员,也是想要表达他是对王室的无言控诉。
在他看来姐姐的悲剧,与王室脱不了干系,他不希望姐姐的灵魂,继续被王室束缚,但她还是被安葬在斯宾塞家族的奥尔索普庄园,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岛。
或许只有在这里,她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宁,她与查尔斯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悲剧,这场“世纪婚礼”让很多人感到童话般的美好,但背后的现实却残酷。
因为查尔斯和卡米拉的恋情,大家早就心知肚明了,所以她在这段婚姻中,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善良真诚让她赢得了民众的爱戴,却也让她在这场婚姻中更加难受,她渴望被爱,渴望被理解,可丈夫却无法给她她想要的。
丈夫的冷漠背叛,让她陷入深深的绝望,产后抑郁症、暴食症,都是她在这段婚姻中留下的伤痕。
想赢回丈夫的心,但她每次努力都换来伤害,她决定不再坚持,选择了离婚,开始了新的人生。
03“复仇小黑裙”是她对王室的反抗
也是她对查尔斯的控诉,她不再是那个温顺的王妃,她要活出自己,要为自己而活,去世对英国王室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这位经历了二战的铁腕女王,也在这场危机中,引发的公众的强烈反应,让她感受到了未有的压力,
大家自发来到了肯辛顿外,纪念这位深受爱戴的王妃,鲜花、蜡烛、卡片,堆满了宫殿前的广场,形成了花的海洋。
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王妃的怀念,舆论让王室不得不作出回应,女王打破了多年的沉默,公开发表电视讲话,表达对戴安娜的哀悼。
查尔斯一改往昔的冷淡,亲赴巴黎接回妻子的遗体,执意为她举办皇家葬礼,但在民众的眼中,举动虚伪苍白无力。
在王妃生前所遭受的冷遇不公,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公众的心里,王室的任何举动,都无法弥补他们曾经犯下的错误。
葬礼隆重又悲壮,标志着一场悲剧的结束,全球数十亿人通过电视观看了这场葬礼,共同见证了这位“人民的王妃”的最后一程。
这么多年过去,她还活在人们的记忆里,她的慈善事业,还有时尚品味,她对弱势群体的关注,都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人们怀念她的善良勇气,与戴安娜的耀眼光芒相比,卡米拉是成为了王后,但她无法摆脱不好的标签。
公众对她的评价,一直夹杂着负面情绪,笼罩在她拉身上,让她无法真正地获得公众的认可。
两个儿子也在母亲的影响下,更加注重慈善,曾经的王妃,现在已经是人们心中的传奇了。
她的故事会一直被人记住,成为大家心中永恒的回忆,王妃的去世,给英国王室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它摇了王室的权威,也改变了王室的运作方式,王室现在注重公众形象,关心民意,也努力地和老百姓沟通。
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它标志着英国王室开始走向现代化,也促使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戴安娜王妃,那个深受人们喜爱的女性,会永远被大家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