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家环境企业,应收账款2036亿

南晴看环保 2024-09-12 16:15:08

作品来源:环保圈

作者:马妮儿

应收账款问题老生常谈,但又不得不提,因为它变得越来越严重了,当下也许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近期上半年业绩披露完毕,“环保圈”对150家A股上市环境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统计发现,截至2024年6月底,150家企业累计应收账款已高达2036亿元,平均每家13.6亿。而在2023年底,这一数据还是1873亿,半年增长8.7%,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速,都再创新高。

这其中,应收账款在3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8家,有两家超过百亿,50亿以上的7家,最高的接近140亿元。

此外,根据和君咨询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环境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终于突破了100%,高达114%。全部的营业收入,都堆在了应收账款上。

长期高位运行加之越来越高的态势,使得应收账款成为环保行业的头号难题。上市公司已经算是行业中的优质资产了,尚且要艰难度日,行业整体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了。

1

应收账款越摞越高

5年半增加近一倍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由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负担的税金、代购买方垫付的包装费各种运杂费等。

应收账款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提高市场份额增加企业利润;另一方面可能会增加企业经营风险,影响企业现金流。如果应收账款占用过高,应收账款金额越大,账龄越长,企业变现能力就越弱,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加,甚至会因此导致企业面临生存危险。

这几年,虽然国家花了很大力气解决回款难问题,但从目前情况看,环保行业整体的应收账款还是在越摞越高,资金压力也越来越大,危机不断加剧。

还是以环境上市公司数据为例。

根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末至2024年6月底,五年半的时间里,120家样本环境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总额度从944亿增至1638亿,增加了694亿,增长73.52%。从下表中可以看到,2020年末时,应收账款总额曾经出现轻微回落。但受2020年疫情影响,此后的应收账款额度开始一路飙升。

某龙头环保企业,2018年时应收账款是28亿元,但到了2024年6月,已经突破百亿。某水务龙头目前的应收账款为117亿,较去年底上涨14.43%,半年增长了15亿。对此,该企业解释说,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大,特别是EPC项目增加,以及国家宏观形势变化特别是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控制和降杠杆等融资政策调控,公司应收账款出现增长态势。

再看样本企业整体负债情况。统计数据,2018年末至2024年6月底,样本环境上市公司总负债额从4311亿增至6660亿,主要增长发生在2018年至2022年。这两年,整体债务控制明显,基本持平。而且样本企业的还债能力也在提升,资产负债率从2018年的51.96%下降至48.24%。看得出,上市公司战略已经和大节奏基本同步,在严控新增债务。

应收账款规模日益庞大,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在逐渐降低。据《2023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列入统计的大、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均在增多,大、中、小企业周转率均出现恶化。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22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值为3.8,较规模以下企业高1.6。与2021年相比,2022年相同样本规模以上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下降,从3.8下降到3.4,规模以下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则由2021年的3.1下降到2022年的2.4,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更为严峻。

大家知道,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用于衡量公司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公开数据显示,在美国,水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大概为6.2,周转得很快,建筑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大约在4.2左右。相比之下,环保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已经比较低了,资金周转能力偏弱。

2

“钱荒”愈演愈烈

连锁反应不断显现

应收账款高企的背后,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资金困境。

环保项目的公益性特征明显,盈利性偏弱,对政府资金的依赖度高。政府或者业主不能按时、足额支付费用虽是“老顽疾”,但过去还不至于致命,因为大环境比较好的时候,钱是流动的,不断有“活水”进来,可以掩盖部分资金问题。但一旦大环境发生变化,活钱变少了,转不动了,事情就变得越来越严峻。

怎么就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了呢?

回顾2018年前后,随着少数头部民营企业的爆雷,资金问题的严峻形势开始进入行业视野,并逐步演变为行业共识。

那时候,大举扩张带来的债务问题首先在民营企业暴露出来。随后几年里,有超过30家企业发生混改,期望缓解资金压力,其中多数为头部上市企业。但目前来看,这些企业的整体混改效果并不理想,多重压力下,一些企业仍然深陷在“资金泥潭”中无法自拔,甚至退市或者即将退市。

从某个角度说,民营企业的爆雷对行业是有积极作用的,让大家普遍意识到现金流的重要性,逐步加强对债务风险和经营资金的管控,效果也比较明显。数据显示,2020年前后,样本企业的应收账款有所回落,资产负债率也在缓缓下降。其实那时样本企业的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还不算高位,2018年大概是36%。

然而,疫情三年,叠加国际时局变化、经济下行、市场天花板、政府支付能力减弱等,再加上原材料成本上涨、行业竞争激烈等因素,应收账款问题开始变得越来越严重,风险等级不断提升,大家对“缺钱”的感受也越来越明显。

▼疫情期间的2021年,A股177家环保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总体增长10.8%。图片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

2022年7月,中国水网发布《地方政府延期付款,环保公司成刀尖上的舞者》一文,引发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文章通过大量调研,列举了环境大建设过后留下的地方政府与环境企业之间面临的重重困境。

在文中,受访企业大倒苦水:一方面融资成本高、融资压力大,财务成本快速上升。另一方面则是大量的项目工程款、运营服务费等被拖欠。而地方政府也很痛苦,干的事情多,高杠杆举债,债务危机可能一触即发。

某地方水务企业的应收账款接近40亿,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亿元。从应收账款的构成来看,本地水务局欠债超过14亿。

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应收账款因为其客户特性,即使没有变成坏账,但也收不回来,而且极有可能短期内很难收回。更为严峻的是,这部分应收账款由于其来源单一性,一旦政府信用发生风险,后果将非常严重,使得企业“命悬一线”。

现金流的压力,一定会传导到企业经营决策上。这两年,缺钱带来的连锁反应也在不断显现。

7月1日,东莞市凤岗镇环卫项目新旧交接时多地垃圾堆积成山,引发广泛关注,原因之一就是“上一家公司拖欠员工工资所致”。

7月16日,汕尾市陆丰市14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又因资金链断裂出现停滞,只留下14座建设过半的烂尾工程。

7月18日,泉州市中心市区垃圾外运作业服务采购项目中标人圣元东大环保有限公司弃标,原因也是“财务紧张,无法及时缴纳履约保证金及垫付项目初期的过渡运营费用”。

8月16日,万德斯披露,公司就与周口市淮阳区城市管理局的服务合同纠纷向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万德斯请求法院判令周口市淮阳区城市管理局支付处理费1374.3万元及资金占有利息25.18万元并承担诉讼费。

万德斯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68亿元,同比下降26.09%;归母净利润为-431.47万元,同比下降178.76%,止盈转亏。

新增项目不敢投了,烂尾了,存量项目又不能停。而应收收账款引发的政企纠纷也在激化。

3

上上下下都“缺钱”

如何才能破题?

今年上半年,整体经济情况依然不太乐观,财大气粗的央企也一样面临应收账款难题,出现现金流断崖式下跌的情况。

▼图片来源:樱桃大房子

在和企业的实际交流中,不少企业这几年也在通过各种方式自救。

不断加大应收账款清收力度,分级推进,责任到人。对于部分形成坏账的应收账款,通过诉讼、以物抵债、债权置换等多种方式与甲方沟通化解应收账款的压力。同时加强对业主的尽职调查,细化落实商务条款等,为今后的结算回款提供合同依据,从源头把握风险。

同时也会调整经营思路,重视前端、市场营销端的风险把控,强化项目标前评审的作用,如果需要垫资过高,可能很多项目都会被内部否决不再参与竞争。

降本增效也是一条路径。但不少企业反应反映,这条路是有天花板的。实在不行,还是卖资产变现快。某水厂员工表示,这几年都在裁员降薪,为了维系运营,集团已经变卖了多处资产,艰难支撑。

但可以明显感觉到,从企业角度来看,大家的有效应对路径不多,金额大、战线长,依靠企业自救,总是杯水车薪。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实际上,环保企业的应收账款问题,除了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影响外,其背后牵动的则是民生福祉,环保企业是“绿水青山”的直接建设者,是千万座环境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它们是企业,但又不仅仅是企业。

2023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建工修复公司副总经理李书鹏提交了《关于设立环保类项目资金专项账户的提案》,建议参考建筑行业农民工专项账户形式,建立由第三方机构监管的环保工程资金专项账户,专款专用,提高款项支付效率,并通过立法确保环保工程资金专项账户有效落实。

对此,生态环境部回复称: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对建立专项账户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研究。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建设环保类项目资金专项账户设立制度及其推进落实保障措施,助力解决环保企业资金回款困难问题,推动环保行业高质量发展。

不知道后来,生态环境部与财政部、央行的会商结果如何。

实际上,要破题,还是要解决源头问题,从地方政府化债入手。202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预示着中央、地方将积极应对地方债务问题,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是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成效会一步步显现。

不过,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化债之路并非短途,也并非坦途。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提出,全国性和区域性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应该直接用发行国债和省级政府一般债的方式进行融资,避免由更低层级的地方政府以更高成本和市场化的手段去融资,这才是解决未来地方政府债务再度膨胀的治本之策。重要公共产品的提供,就应该由高层级政府发行长期限、低利率的债务进行融资,这才能更好地实现期限与成本的匹配。未来,也许在当地政府无力还本付息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发行国债和省级政府一般债的方式进行置换。

不管怎样,环境企业的应收账款高悬至此,迫在眉睫。这样的时刻,亟需呼吁各方一起努力,加快推动问题解决。

这不,前两天,万德斯就公告称,公司已与被告周口市淮阳区城市管理局达成调解,根据诉讼调解结果,被告须在约定期限内向公司分期支付 1369.3万元,事情总算是有了初步的结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