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已经谈崩,4国不许改变东海现状,岸田请来援兵,要共享情报

香荔聊世界 2024-08-02 19:31:02

前言

近日中日外长会谈的结果,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这场本应是缓解双方紧张关系的对话,却意外的成为了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的导火索”,与此同时日本迅速联手美国、印度和澳大利亚,形成“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共同对中国施压。这一系列动作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中国又将如何应对这场外交博弈?

正文

首先中日外长会谈的“失败”似乎是这一系列事件的“导火索”。

日本外相上川阳子在会谈中提出了两个关键要求:“解除对日本水产品的进口限制,以及撤走钓鱼岛海域的海上浮标”。

这两个要求触及了我国的核心利益和主权问题,自然遭到了我方的坚决反对,对此中国外长王毅的回应似乎是毫不留情,不仅重申了在福岛核污染水排放问题上的立场,还直指当前中日关系正处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

这一表态似乎既显示了中国在原则问题上的坚定立场,也体现出对“改善”中日关系期待。

不过日方似乎并未领会这一善意,反而采取了一系列令中方不满的行动。

不过会谈的失败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近期“中日关系”持续恶化的一个缩影,毕竟近期日本在多个“敏感问题”上的举动,似乎已经引起了中方的强烈不满,从以“援俄”为由制裁中国企业,到多次“擅自进入”钓鱼岛海域,再到在“南海问题上”与菲律宾勾连。

日本的一系列行为,不仅在不断挑战中国的底线,还让中日关系雪上加霜。

在这种情况下,中日外长会谈的失败似乎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不过事情并未就此结束,会谈失利后,日本迅速转向寻求外部支持。

在7月29日这天,上川阳子与美国、印度和澳大利亚外长举行了“四方安全对话”会议,四国不约而同的强调“自由开放的印太”理念,并明确表示“不允许改变东海现状”,还提出要扩大伙伴机制,维护所谓的“海洋秩序”,并对中国在南海的行动进行“含沙射影的批评”。

其中更值得注意的是,四国决定“共享情报”,以提高海上安全机制。

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似乎逐渐将日本的战略意图浮出水面。

首先日本试图通过“强化”与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和菲律宾的关系,在地缘上形成对中国的某种“包围圈”。

其次在军事领域,日本正在加速与美国的深度绑定,其中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四方安全对话”前一天,日本还与美国举行了外长和防长的“2+2”会谈。

而在这次会谈中,似乎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其中包括美方决定改组驻日美军司令部,将“指挥权前置”,以配合日本新成立的“统合作战司令部”,双方还在“延伸威慑”问题上达成一致,美国可能将明文承诺对日本提供核保护。

这些举动似乎将进一步“加深”日美军事同盟系。

岸田政府此时选择联合美、澳、印三国对中国施压,其战略意图值得深思。

首先可能日本希望在美国“印太战略”中彰显自身的重要性, 以确保在美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中不被“边缘化”,其次可能是通过搅动“印太”局势,日本试图迫使美国投入更多精力到该地区,从而为自身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最后日本也可能希望,借助外部势力的影响力,对中国施加压力,以实现自身的外交目标。

不过岸田政府的这一系列举动,似乎是在“走钢丝”。

一方面,中国已经通过多种方式对日本发出了明确的警告信号。

包括中俄海上联合编队在日本周边巡航,以及福建号航母在东海举行海试,另一方面则是,日本的行为似乎正在将中日关系推向更加危险的境地,毕竟如果日本继续无视中国的“核心利益和关切”,执意与外部势力勾连对抗中国,那么中日关系很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但值得思考的是,日本的这种“团战”策略能否真正奏效?中国在面对“武力威慑和封锁制裁”时,已经展现出了相当的韧性和应对能力。

如果岸田政府试图通过建立“亚太小北约”来遏制中国,很可能会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利益相悖,从而陷入孤立。

观点

毕竟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经济合作才是大多数亚洲国家的共同诉求。

而当前的中日关系正处于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时期,双方可能都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采取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的行动,对日本而言,重新审视对华政策,寻求与中国的良性互动,可能更符合其长远利益。

对于此次事件,屏幕前的你有何想法呢?

文章所展示的内容仅为自己观点,无不良引导,请大家注意甄别,理智看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