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丑不可外扬,背后有什么样的心理机制?

虫虫情情 2024-09-06 21:00:46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家丑不可外扬是好面子的特点,也是人对于刻板印象维护的主要手段。为了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尽量在别人面前留下好的印象,人会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掩饰,达到投其所好还有维持形象的目的。

这种行为有点像动物界里面的“变色龙”,根据环境的适应不断改变自身体色,达到保护自我不受敌人侵害的功能。

因为从人际关系的特点来讲,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也会有主观的评价和认知喜好,对于身边的群体会采取固有的认知策略来进行对待。

这个人家庭情况良好,那么相对而言会给人比较靠谱的印象,值得交往;相反要是家庭乱七八糟,总是会闹出乌烟瘴气的事情出现,就会给人一种不靠谱、混乱的感受,有缺乏安全感的感受出现。

跟这个人在一起,会不会以后他会害我,或者说对我别有用心?他的家庭这么多丑事,肯定人不怎么样,我也不想跟他们接触。

家丑不可外扬也就是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产生的。每个人都会意识到自己家庭出现丑事会给外面的人留下怎样的印象,于是会想方设法地进行掩盖,尽量不让外面的人知道家里面发生了多大的缺陷。

话说回来,这个行为也体现了自我防御机制的合理化过程。人做事情的状态中,要是发现自己做错,有被他人敌视、侵害的风险,也会采取这样的价值观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被人孤立、漠视,造成的结果就是在社会上无法生存,没办法混,工作生活方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某些人就会采取死不认错、否认的态度,来避免自身遭遇被人轻视的窘境。

我家里面出了丑事,没关系,你们不知道或者不清楚真相就行了,我也不想让你们知道,知道了七嘴八舌的,到时候也会搞得情绪很差。与其这样不如不说,就没人知道这里面发生了什么。

防御行为的背后,通常也有自我保护的功能,某种程度也有自我调整以及面对社会压力的手段。

然而需要的是,家丑不可外扬终究不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好办法,它只是掩盖了某些事实真相的过程,披上了一层迷雾,真正的问题还是会发生。

打个比方。家庭里面有人出轨,夫妻之间关系不和。这件事出现以后,妻子很害怕家里面的丑事被外人知道,极力隐瞒丈夫背叛的真相。

但是感情不和终究别人是要发现的。生活、交流出现异常,周围人多接触了解就能知道,即使嘴上不说,背后依然也会大致猜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纸包不住火,到最后夫妻关系出现矛盾的事情还会会被大家知晓,家丑不可外扬的举动到最后也会成为别人的吃瓜话题。

所以家丑不可外扬的行为,在生活中还是要尽量避免。偶尔一次倒也无伤大雅,可以算是自我保护的目的。

但是本质上也得正确合理意识到自身家庭里面存在的问题,想办法去解决,从根源上改善矛盾,才能避免事情的发展不受控制。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