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给的考验,男孩靠捡破烂交学费,考入清华的他如何养残障父母

文翰说情感 2024-12-05 14:18:43

2017年的夏天,河北省曹州市无棣县刘桥村里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村里走出了一个高考考了684分的学子,他叫刘振宇。

这个分数或许在很多人眼里"还行",但对于刘振宇和他的家庭来说,却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泪水的奇迹。说实话,村里人都不敢相信,就这样一个家里只有一对残障父母的孩子,真的考上了清华大学。

"这孩子从小就懂事",村里人都这么说。可谁能想到,在他6岁那年,命运又给了这个家庭重重一击 - 刘振宇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

那时的刘家,父亲是一位双目失明的残疾人,母亲刘凤芹则患有先天性骨质疏松。父母的身体状况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医药费用更是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但刘凤芹是个倔强的母亲。即便自己不认识字,她也总是"伴"着儿子念书。她让邻居到镇上书店买了一本《儿童谜语三百读》,每天让孩子教她一首。

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却在刘振宇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知识的种子。

"比起有父母照顾的孩子,我觉得我更幸运。因为他们的母亲不能常陪在他们身边,而我的母亲我想见到随时都可以见到。

"这是刘振宇后来说的一句话,朴实却令人动容。

这个家庭的苦难,在外人看来或许是个悲剧,但刘振宇却用他的乐观和坚韧,把这个"悲剧"演绎成了一个励志的传奇。

从小他就明白,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生活给了他考验,但也给了他一颗坚强的心。那个总是安静独来独往的男孩,用他的成绩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寒门贵子"。

高考684分的成绩,不仅是他个人的胜利,更是这个贫困家庭对命运最好的回答。

这一分一秒的努力,这一点一滴的坚持,终于在2017年开花结果。当录取通知书寄到刘桥村时,全村人都为这个倔强的少年感到骄傲。

这不仅是一个贫困学子的成功,更是一个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励志故事。

谁说励志故事一定要光鲜亮丽?在刘振宇的世界里,废品堆成了追梦的台阶。

2011年,当其他同学都在为上初中兴奋时,刘振宇却背着沉重的行囊,独自踏上了去马集中学的路。学校离家十五公里,每周住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家。

那时的他,就已经在思考如何减轻家里的负担。

"一放学,我就赶紧跑出去捡废品,不论刮风下雨,我都要走很远很远的路,去寻找废品。"刘振宇回忆说。为了能捡到"值钱"的废品,他甚至翻过垃圾堆。

曾经在一家工厂附近,他发现了许多铁片,虽然铁片很锋利,割得他的手伤痕累累,但一想到这些铁片能卖不少钱,他顾不得疼痛,更卖力地收集铁片。

最暖心的是,他把挣来的钱交给刘凤芹时,母亲看到他手上的伤,拿着钱脸上笑着,转身却心疼地开始擦眼泪。这一幕,成了刘振宇奋斗路上最深的动力。

在马集中学住校期间,刘振宇怕母亲孤单,特意给她留下了三十封信,叮嘱母亲每天看一封。信里写的都是生活里的小事:今天学了什么,和同学相处得怎么样,让妈妈要好好吃饭,要照顾好自己。

这些朴实的话语,是儿子对母亲最真挚的牵挂。

刘凤芹虽然看不懂字,却总是让邻居帮忙读给她听。"我儿子说过,你面对什么,你就要去解决什么,因为你终是要坐下去的。

"这是刘振宇常对母亲说的话,也成了刘凤芹心里最大的安慰。

就这样,靠着捡废品补贴家用的日子,刘振宇坚持了好几年。每次回家,他都会把生活费省下一些还给母亲,然后和她说:"妈妈,这是我给您省的钱。

那些在废品堆里淘来的钱,不仅供他完成了初中学业,更重要的是让他明白:生活给你柠檬,你就得想办法把它变成蜜糖。

正是这种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支撑着他一路向前。

"捡废品这事,说出去可能有人笑话,但这是我通往梦想的第一步。"刘振宇说这话时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那是一种历经磨难后的从容。

在他看来,没有什么工作是丢人的,只要是靠自己的双手赚来的每一分钱,都值得骄傲。

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更让他懂得了生活的不易和奋斗的价值。废品堆里的点滴付出,终究汇聚成了通往梦想的河流。

2017年,刘振宇以684分的高分通过清华大学的"自强计划"被录取了。这个消息传来时,他的母亲刘凤芹说,这是她经历了45年来最幸福的一天。

"为什么选择航空航天专业?"面对大家的疑问,刘振宇笑着回答:"因为我比较喜欢航空航天,我感觉近几年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得特别好。

其实我也想为国家出一份自己的努力。而且,对于这方面,我感觉是有兴趣的,我想去探索。

但在这份喜悦背后,却藏着一个令人心疼的小插曲。就在去清华参加"自强计划"面试的前一天,他发现母亲在偷偷在大腿上抹药,仔细一看,才知道母亲的大腿因为发炎而肿胀,她却一直忍着没说,怕影响儿子面试。

那一刻,刘振宇心如刀绞:"妈,我明天不去北京了,我带你去住院。"刘凤芹赶忙笑着说没事,抹点药就好了,一点也不疼。

其实在刘振宇高考之前,刘凤芹的腿就已经开始溃了,为了不让他担心,她硬是忍着,想让儿子无牵无挂考完高考再去看病。

这件事后,刘振宇马不停蹄地坐车赶回家,从北京坐到无棣县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了。他心里记挂着生病的母亲,为了第二天一早能够带母亲去看病,他没有留宿在县城的舅舅家里,而是坚持赶回了家,到家的时候已经接近深夜十一点。

当社会爱心如潮水般涌来时,刘振宇和母亲却一一谢绝了。"手术前,我已经在做些家务,不过,没有意思。但是,当妈妈让我推着她的轮椅,挨家挨户借钱的时候,我受到了触动。

尤其是手术以后,为了还钱,妈妈每天凌晨给人家做编织活,手经常被扎破。我看着很心疼,就感觉,我应该为家里做点什么。

这个倔强的少年,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什么是自强不息。他说,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他深深地知道挣钱是有多么的不容易,那些好心人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辛苦挣来的,他不想让他们花在他的身上。

在他看来,这不是骄傲,而是一种责任,一种想要靠自己双手改变命运的决心。

在清华园里,刘振宇依然保持着他那份朴实和坚韧。大学的生活虽然充实又忙碌,但他努力让自己更加乐观积极。

白天上课,晚上打工,即使身在全国最顶尖的学府,刘振宇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申请了勤工俭学的岗位,课余时间就在食堂帮忙。

他向同学们借来的笔记,每到晚上,就坐在教室里昏暗的灯光下认真学习,确保自己不会落下学校的课程。

在他那间充满寒酸的家中,唯一引人瞩目的是他一张张贴满墙壁的奖状。他知道,妈妈最开心最自豪的,是他考的优秀成绩,是他带回家的奖状。

学校里的同学都是从全国各地选拔而来的顶尖优秀人才,刘振宇偶尔会感到很大的压力。但他是最不怕压力的,有压力就有动力。

在同学们的良性竞争之下,他也努力地追赶上游。

依然是废寝忘食的学习,有时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整天,连饭都忘记了吃。四年的大学生涯,刘振宇依然是一边打工勤工俭学一边完成学业,越来越能够独当一面。

在生活中,他的积极乐观感染着身边的同学。没有人会想到,这个总是笑眯眯的男孩,背后却承担着如此沉重的家庭负担。

当同学们惊讶于他的坚强时,他只是腼腆地笑笑说:"我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而且我妈妈对我特别好,其实我感觉我比有的孩子还要幸运。

因为他们的妈妈不能常在他们身边,而我的妈妈我想见到随时都可以见到。

2020年,正值清华大学109年校庆之际,清华大学的河北招生组给无棣中学发来了一封喜报。刘振宇在清华大学2019年度学校的评奖评优活动中获得了学习进步奖,他依然是那个十分优秀的刘振宇。

大学的生活充实又忙碌,刘振宇积极乐观的性格让他和同学们相处得非常好。对于他来说,虽然身边的同学都是从全国各地选拔来的顶尖优秀人们,但这不是压力,而是前进的动力。

校园里,那个来自乡村的男孩用他的方式证明:无论环境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光,脚下有路,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2021年,刘振宇从清华大学顺利毕业。正当疫情期间,他没有在学校久留,处理好毕业相关事宜后就先回到了无棣县的家里照顾母亲。

但这次回来刘振宇不能待太久,因为他还要回到清华大学。这一次回去,身份将发生转变,不再是清华大学的本科生,而是清华大学直博队伍中的一员。

刘振宇说,他在家里可能最多就待半个多月,他会利用这十几天的时间好好陪陪父母和外公外婆。"我博士毕业之后,一定会努力工作,给父母更好的生活,也用自己的能力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对待自己的父母,刘振宇始终如一,他坦然地接受命运给予的不公,将一手烂牌打出精彩的人生。他偷偷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像我这样的人,有人要就算上高香了。

"但事实证明,命运终究眷顾那些永不言弃的人。

从农村娃到清华博士生,刘振宇用实际行动证明:所谓的出身,从来都不是决定人生的唯一标准。即便生在最底层,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就一定能站在最高处。

如今的刘振宇,已经不再是那个在废品堆里翻找希望的少年,但他依然保持着当初那份朴实和坚韧。他说,等他博士毕业后,一定会努力工作,给父母更好的生活,也用自己的能力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在清华园里,这个来自乡村的倔强少年,正在用知识改写自己的命运,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自强不息"。从高考684分到清华直博,从贫困学子到未来科研工作者,这不仅是一个平凡少年的逆袭故事,更是千万寒门学子的希望之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