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的用药方案——收藏学习

元元的备忘录 2024-08-23 13:19:26

尿路感染的发病率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并且约27%的患者会在6个月内再次复发。尿路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哪些?如何诊断和治疗尿路感染?以及多种耐药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方案?

尿路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又称尿路感染(UTI),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感染的总称。尿路感染是指尿路上皮对细菌等病原体侵入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尿液病原体检测阳性(细菌性尿路感染为细菌尿)和脓尿。

按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主要是肾盂肾炎、输尿管炎,后者主要是膀胱炎、尿道炎。

按有无尿路异常:可分为非复杂性尿路感染和复杂性尿路感染。

根据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推荐的尿路感染分类方法如下:

尿路感染常见的致病菌

大多数尿路感染是由来源于肠道菌群的兼性厌氧菌感染引起,也可由来源于阴道菌群和会阴部皮肤的表皮葡萄球菌和白念珠菌等所起。其中,大肠埃希菌导致了85%的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和50%的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诊断

1.尿路感染的症状

尿路感染相关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耻骨骨上区不适和腰胀部疼痛,门诊尿路感染就诊患者95%为急性膀胱炎,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尿痛、尿急和尿频,可有肉眼血尿。

上尿路感染患者除了排尿症状外,多以全身症状就诊,包括寒战、发热、腰痛、恶心、呕吐等,但约1/3仅有膀胱炎症状的患者经进一步检查发现同时存在上尿路病变。

对尿路感染有诊断意义的症状和体征为尿痛、尿频、血尿、背部疼痛和肋脊角压痛,如果女性患者同时存在尿痛和尿频,则尿路感染的可能性为90%。

2.实验室检查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尿路感染的治疗

1 一般治疗

包括对症治疗、多饮水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2 病情观察

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无症状菌尿患者不需要常规行抗菌药物治疗,需要密切观察病情。

3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参照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特点使用。

可以对有尿路感染的患者首先施行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但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反应情况和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治疗疗程应至体温正常或合并症情况(如尿路导管或结石)清除后3~5天,从而最大限度地延缓和减少多重耐药和泛耐药株的产生。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感染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总结如下: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各类尿路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见下表(参见《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第3版)》):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尿路感染常见耐药菌

细菌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指细菌对于抗菌药物作用的耐受性。多重耐药菌(MDRO)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尿路感染常见耐药菌及相关抗菌药物选择如下:

(一)超广谱B-内酷胺酶(ESBL)细菌

治疗ESBL细菌尿路感染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头霉素、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克拉维酸、舒巴坦或他唑巴坦的复方制剂、拉氧头孢、磷霉素、呋喃妥因、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霉烯类。

ESBL尿路感染者对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可达50%或更高,如在体外实验中未出现耐药,喹诺酮类可视为对ESBL引起的复杂尿路感染的治疗选择,尤其是西他沙星对临床常见耐药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显示出很好的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

(二)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

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CRE)的定义为对至少-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或产生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目细菌。

目前已有的治疗CRE感染的抗菌药物主要是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美罗培南/法鹏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雷利巴坦、头孢地尔、磷霉素及氨基糖苷类。

CRE感染的具体治疗方案需要结合耐药菌流行病学特征、药敏结果、感染部位及感染严重程度、抗菌药物的药代学/药效学特点等。

(三)肠球菌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属于需氧革兰阳性球菌,是肠道和生殖道的正常菌群,近年来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氨苄西林对类肠球菌仍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而粪肠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也超过69%,因此氨苄西林和左氧氟沙星均可用于类肠球菌尿路感染的治疗。

从药敏数据上看,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仍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最敏感的药物,但需要警惕的是近年我国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逐渐增多,所以必须加强尿标本分离肠球菌对糖肤类药物耐药性的监测。

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网

2 阅读: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