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昆仑之巅话昆仑:定调增程未来

汽车人时刻变形 2024-09-18 19:08:39

昆仑增程充分压制了增程的缺点,进一步凸显了增程相对纯电和油车的优势。阿维塔推出的增程技术和整车产品,产品力和体验标准都被刷新了。

文 /《汽车人》张敏

业内很少有专门讨论增程技术的论坛。日前,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联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阿维塔科技支持的“昆仑之巅”增程技术发展论坛在新疆喀什举办,并联袂发布了《昆仑之巅-增程技术发展倡议书》,重新定义增程技术新标准。

这次研讨会的背景,无疑是增程技术正在从量变发展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新能源车从2019年的年销百万量级,发展到2024年预计年销千万量级。8月份中国市场新能源渗透率54%,在世界主要汽车工业大国当中断崖式领先,其中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76%。

而增程在7月份市占率达到14%。从新能源市场份额来看,纯电大于混动,混动大于增程,但增长率三者刚好反过来,增程的相对增长速率是纯电的4倍。显然,增程具有更大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前期,理想、问界、深蓝、零跑等企业的增程产品发展良好。而长安、上汽、广汽、奇瑞、吉利、长城都有增程产品规划,增程从“落后技术”到市场越来越认可的强势路径,经历了重要转变。

重要的是,增程未来将如何发展,技术路径将如何超越现有的量产产品?在论坛上,这些问题都被拿出来充分讨论。可以说,这是一次对中国增程路线的技术、市场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预测。

增程相比纯电的优劣势

论坛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增程落后论”的认知偏差,其实来源于现有的增程技术水平低、产品体验差,致使用户们产生了误解与偏见。判断技术先进还是落后的标准,是产品体验和用户感知,而非技术形式。

市场销量来自于用户需求,而用户需求来自于用户体验和口碑传播。

纯电作为新能源的重要方向,在城市通勤场景是比较擅长的。而其体验需要三个前提保障:补能方便;一次连续行驶里程不高;气候适宜。长三角、珠三角的气候就非常适合纯电,但中国的国土面积广袤,地理环境多样性在全球地理大国当中也是首屈一指,城乡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差异也比较大。实践证明,纯电并非全能选手。

比如北京,纯电能上绿牌,不受限行政策限制。但其冬天可以低至-15℃,这给锂电池的续航带来很大挑战。比如冬天续航200公里,开到130、140公里就不敢开了,急着找充电桩,这个体验就不好,束缚了用户的使用。所谓续航焦虑,在一定场景下显然成立。

增程则不然,续航200公里,开到180公里丝毫不慌,可以按照原计划继续开,因为大不了用油补能,寻找充电桩并不紧迫;跨城长距离旅行,和油车基本相当,哪里都敢去;低温也不怕(发动机余热可以给电池保温),如此保障了用户的体验和自由度。和混动的小电池相比,增程30、40度以上的“中等电池”,也保障了充电无需太频繁。

增程拥有纯电的低使用成本优势、NVH的静谧优势,同时有纯电不具备的补能续航优势。

但是,增程相比纯电也有劣势。传统增程馈电时动力衰减比较厉害(行业平均水平是衰减40%),发动机介入时给人感觉吵(馈电时NVH表现不如纯电),增程的电池容量往往比纯电小,充电慢。

阿维塔科技副总裁胡成太表示,长安在多年前也可以推出增程产品,但当时这几个问题,尚无优秀的工程解决方案,当时定下来的方针是继续研发,直到有成熟的技术方案拿出来,确保用户体验在多场景(无论高频低频)都处于最佳和较佳状态。

现在,背靠长安技术资产的阿维塔科技,推出增程技术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坚持全栈自研的阿维塔,将巅峰智慧运用于增程技术,成功打造出昆仑增程。

昆仑增程为何领先一代

增程最大的抱怨,是在馈电时动力衰减明显。这是因为馈电时电池相比满电时放电倍数下跌。

而阿维塔与第二大股东宁德时代联合研发的神行超级增程电池,实现了馈电时放电7.7C(满电9C),仅下跌15.5%。阿维塔07满电时零百加速4.9秒,馈电时5.8秒,体验差距不大。而且两驱版下跌只有10%,体验差距会更小一些。

同时,这款电池具备3A充电倍率,电量从30%充到80%只要15分钟,而且里程达到240公里。明年还会开发一款大于50度的电池,超充速度会大于4C,一洗增程车充电慢的刻板印象。

一如与会专家们所言,仅用传统燃油车的零部件也无法“攒”出一台好的增程器。领先的增程技术必须有针对性的专项开发,这非常考验车企的核心自研能力和体系实力。阿维塔增程发电机,发电峰值功率可达100kW,持续发电功率70kW,缩短了馈电时间。

传统上,认为增程馈电时惧怕持续大功率场景,比如连续爬坡。这是因为系统要保护发电机永磁体,确保其不会升温太高退磁,但问题是通常测温精度比较低,因此保护策略也比较保守。而阿维塔另辟蹊径,利用AI技术精确测温,温升到132℃才开始保护,晚于普遍的110℃水平。这就让阿维塔07连续冲刺25次极限加速毫无迟滞。

AI动力调节远不止这点功用。它可以智能控制扭矩,让扭矩曲线变得平缓,降低晕车概率。

而且,AI可以利用导航路况和驾驶习惯来决定增程器启动时机。简单说,如果电池电量较少,可以在高速段提前充电,将纯电工况尽量留给拥堵段。同时,阿维塔的停机活塞主动控制技术,可在启动瞬间降低缸压、震动。

阿维塔将巅峰智慧运用于增程技术,所谓的“智慧增程”,就是在有电无电都能保有动力体验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实现NVH的最优控制。30多项主被动综合降噪措施运用之后,实现了怠速发电35.7dB的效果,规避了增程相对纯电的两大弱势:馈电动力衰减和NVH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增程器和普通发动机不同,后者的工作工况范围宽,这意味着很多时候要工作在劣质工况下,由此带来设计复杂性和可靠性代价。而阿维塔增程器被设计为几乎只在最优工况下工作,其可靠性和对维保的低要求(可用92号汽油),以及高热效率几个看似矛盾的指标,可以同时达致。

阿维塔创造性运用数字化手段,将增程的三大缺陷一一弥补,解决了用户痛点,强化了增程优势,体验也上了一个大台阶。因此胡成太认为,昆仑增程与市面上的主流增程产品存在代际差,即在不经意间树立了二代增程的标准。

市场为新增程留好了位置

专家们一致认为,增程技术的未来发展将与用户的真实诉求密切相关。

在论坛上,同济大学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特聘专家朱西产表示,新能源市场上,4米以下(A0、A00、A-)纯电方案具有排他性,其作用就是城市通勤;而纯电上到A+,就需要衍生其他产品力,才能增强竞争力。插混比较适用的车长是4.7米到4.9米,主场景是城市通勤,搭配一点有限的远距离。而增程的主力产品往往在4.9米以上,这已经是中大型车、高端车的标准了。

相比插混,增程电池更大、纯电行驶里程更长,大车身能搭载的智慧装备更多,本身定位高端客观上也需要强化数字化能力。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认为,太小的车一般不太适合做增程式,15万元以上可以做增程。相比插混,增程不需要发动机介入过于频繁。如果能在大型车上解决介入的体验问题(动力、NVH),市场前途将是比较广阔的。

市场上的共识是,创新地把增程技术优势和消费体验有效结合,能给增程赛道带来新的、超越以往的竞争力。插混、增程两者在竞争发展的态势方面,都会形成超强增长特征,尤其是中国特色的插混、增程实际上是世界上的发展风向,会对油车产生巨大替代。而纯电的主要优势在于中低端市场,高端更多要依靠增程来抢市场份额。

阿维塔昆仑增程采用了500Bar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快充快放电池、AI控制动力技术等,很多人担心成本过高。胡成太表示,高端车在智能化和动力技术上,必须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该花的成本一定要花”,要物有所值。

而成本的解决,一是靠量,二是靠技术进阶。长安的技术赋能,让阿维塔的成本增加很小,但提升的体验价值很大,对于企业、市场和用户,是共赢的。

海外前景广阔

出口方面,现在欧美的纯电消费发展遇阻,有走回头路的倾向,而插混、增程发展的也不好。在美国卖得好的,是1kW小电池的HEV。

从适用环境而言,增程是典型的“庭院车”,欧美富人住别墅有庭院,“一带一路”国家虽不富裕,但唯独不缺院子。其实插混和增程在国外市场比中国市场,理论上应该更好推广。寒冷天气下内燃机热电联动,效率高、用户体验好。

中国增程式插电混动占全球的份额,从2022年的24%到2024年的76%,直接实现从四分之一到四分之三的跨越。一方面,可以说中国从增程技术到市场,都占据了主导地位;另一面,也说明国外市场开发不够。

未来国际市场上,增程的消费潜力还是非常大的。对中国用户的体验提升,放在海外用户身上,尽管高频场景有地域差异,但人的感知都是相似的。

昆仑增程的主要贡献,就是充分压制了增程的缺点,进一步凸显了增程相对纯电和油车的优势,其场景适应性变得更为广泛。无论城市通勤、跨城旅行、郊外宿营(用电无须启动发动机),还是在缺乏补能基础设施地区使用,都可胜任。阿维塔也证明了,全能选手并非是中庸型,而是长板足够长,短板也被充分弥补。

从这一点看,阿维塔现在推出的增程技术和整车产品,看似来晚了,实际上“另起一行”,考核产品力和体验标准都被刷新了。而市场上的对手必然也会做出针对性安排。这样一来,技术升级和竞争,就实现了增程赛道主流化。

用户价值的提升,必然伴随着品牌价值的提升。技术与市场互动的良性循环,就建立起来了。【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