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本《道德经》与帛本《老子》,到底该选哪种版本?

问道化鸣 2024-07-13 05:08:57

本人一开始接触的是传本《道德经》,受网友的影响,离开传本,转向楚简本《老子》,又因楚简本内容较少,遂接受@郭宗林等人的观点,转向帛书乙本。后又接受@浸淫之辞等人的建议,复归于帛书甲本《老子》。

起初,我也接受了“挺帛派”对传本的批评,但在不断地辨识、比较、争论和”渐悟“的过程中,逐渐放弃了对某一种版本的执着与依赖,以及对“它本”的抵触和批评,慢慢地形成了“以帛甲本为主,同时参照它本”,包括傅奕“杂本”的阅读习惯。

要叫我在传本和出土本之间选读一种版本,那么,我觉得很困难。因为在我看来诸本各有利弊,下面以帛甲本和传本第一章为例,简单分析一下它们的优缺点。

传本:道可道非常道

因为没有虚词,不好断句,因此,就有了以下断句: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是为)道。

帛甲本《老子》: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出土诸本文字大体相同,都有虚词“也”字,故容易断句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或者: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句意明确,不易产生误读。而一旦在读经之初就产生误读,先入为主的思想就会导致对对整个《道德经》思想主旨的认知偏差,纠正起来也不容易。

事实上,老子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可道之道,不是永恒不易之道。人世间的一切政教、法制、礼法、道德等规定,都不是永恒不易之道。老子要讨论的不是人为制定的一切道德规范、政教礼法,而是“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的那个“微希夷”的道。

正像河上公《老子章句》所解:可道之道,谓经术政教之道也,非自然生长之道也。苏辙《老子解》曰:“仁义礼智,此道之可道者也,可道之不可常也。”

明白了老子所论之道,就不会纠结于“道可,道非,常道”之类莫名其妙的错误断句。

传本: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先说断句存在的问题。自庄子、韩非子以来,直到北宋之前,学者们一直以“无名”、“有名”断句,王安石、司马光、苏辙等人独辟蹊径,以“无”、“有”断句,即: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种“有”“无”断句法,影响至今,现当代的梁启超、高亨、陈鼓应等名家均是此断句法。

但是,这样断句就把上一句作为“道名”的“名”,变成了表示肯定的动词“是”、“叫”、“定义”等。从文意上看,老子强调的是“道”既是“无名”也是“有名”,他不会讨论“道”的“无”“有”这样的话题。因为作为宇宙万物的总根源,它必须是“有”的,无需讨论,讨论则是画蛇添足。

在传本里,“天地”与“万物”成为互文,那意思就是说:无名是天地的开始,有名是万物的源头。因为“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以,就是“天地生万物”。

果真是天地生万物吗?有人说是的。

这个说法的一句是《易经·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因为“两仪生四象、八卦”,所以,天地“两仪”生“万物”。

然而“易道”与“老子之道”理念不同,前者是建立在“阴阳”理论基础上的“变易”之道,它的基础是阴阳二爻。后者是没有阴阳概念的“独立不改”之道,它的基础是万物为一。

概念属性不同,理论基础不同,如何对接?若强行通过,那只能是圆凿方枘,削足适履。

所以,用“阴阳变易之道”解释“独立不改之道”,怎么能解得通呢?

帛书《老子》: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所有的古本都不不涉及“天地”,即使王弼的原文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但他的注文却依然是:“凡有皆始於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

为何传本原文与王弼的注文不一致呢?这只能说后世的编校者有易道思想,因为先入为主的缘故,认为老子原文应该是“天地”而后生“万物”,故改动了“原文”,将原文中的“天地”换成了“万物”,亦或是编校者笔误所致。

传本: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古本: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传本没有断句词,所以可以断句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也可断句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断句不同,表达的思想就不同。

而古本《老子》有虚词“也”字,所以只能在“无欲”“有欲”处断句,逻辑清晰,表达明确,老子说的就是“无欲”和“有欲”。

传本和帛甲本的优缺点比较

1、传本虚词少易生歧义,帛甲虚词多语意完整。通过简单比较,我们看出,传本虚词少,造成断句混乱,文意随之发生变化;帛甲本虚词多,容易断句,文意不易发生偏差。帛书“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一句话多出四个“也”字,删掉后,给后人断句造成不小的阅读理解障碍。

不要轻视“之乎者也”这些虚词,它可以帮我们断句。

2、传本追求句式的整齐,帛甲句式散放、平缓。从文本来看,古本的行文多以虚词调节语气,因此文风舒缓、平和,传本的行文追求押韵合辙的“诗化”语言,因此同意排比多,骈偶句式多,文字较为工整,语气较为急促。但有时候会因文害意。

比如帛甲本的“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文字简练,语义清楚。但传本改为工整的排比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文字形式工整美观,但添加文字实无必要。

为了凸显排比对偶,传本将“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改为“无名天地之始”,把“无名、有名”同出于“道”的原意,改成了“天地”出于“道”,“万物”出于“天地”。完全改变了原意。

类似的添加和“改善”还有:帛甲原文的“企者不立”、“独立而不改”等,传本添加了“跨者不行”和“周行而不殆”,为后人解读造成了诸多误解,至今因为“周行”到底是普遍存在?还是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而争执。

追求文字的整齐美观的案例俯拾皆是,有将句式一律改成四字句的,比如54章的“修之身,修之家,修之乡,修之邦”;又将三字四字交叉句式搞成三字句的,比如“大道废”一章。

此类改动十分普遍,虽然有些改变并不影响思想表达,但很多改变却使文意发生了变化,比如“大器免成”——道之物无为而成,被改成了励志说教性质的“大器晚成”。

75章的“铦功为上”被改成“恬淡”为上,在帛书出土前的民国时期,劳健先生即提出质疑,认为即使是防御战,面对生死存亡也不能恬淡下来,因此应为“铦袭”即具有防御和攻击作用。

裘锡圭、刘笑敢等认为:老子之间见并非书生之见,所以该锋利的就要锋利。

但这不等于说帛甲本就是“善本”,事实上,比帛甲本抄写年代更早的楚简本《老子》也不是“善本”。只能说相对而言,抄写年代越早,古本原貌的比例可能会越大。

帛甲本抄写相对疏忽,加上异体字、通假字,同音同形字太多,所以不能照本宣科,若完全按照原文解读,则会因为照顾原文而因文害意,曲解原意。

比如:道之奠,德之贵也;奠行可以贺人;是胃深槿固至;以道立天下;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之高,台于足下;民之巠死;亓死也,仞贤强;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夫唯不静,故无尤;龙辱若惊,贵大梡若身。苛胃龙辱若惊?……

上述加粗字均为异体字、假借字、同音字或字形相近字,许多字打不出来。所以不能按原文做解读,需要结合诸本比较后才可确认。

所以,面对传本和出土本,最好相互参照阅读领会,不宜厚此薄彼。

#

0 阅读:12
评论列表
  • 2024-08-12 11:13

    学华夏远古哲学,你要学会辨别真哲学和伪装的假哲学。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老子的道德是人的道德,孔子的道德是鬼的道德。不过华夏远古的道家哲学也不如中国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

  • 2024-08-31 08:59

    互相印证 互相参考吧 道德经我收集了好多版本 除了常见的 还有昆仑仙派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