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希冀他人的同情,轻蔑这一礼物便跟随而来

无知的求道者 2024-11-29 09:23:43

陪着哭泣的人一起流泪,确实能够给予他们一定的安慰;然而,当一个人满腔怨恨时遭到嘲笑,则无疑是雪上加霜——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认为,对于那些正处于困境之中的人来说,同情心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在这个时候还受到他人的嘲讽,那么这种伤害将会加倍严重。

尽管大多数人都理解这一点,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很少真正以同理心去体会他人所经历的苦难。 事实上,忽视他人情绪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不仅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对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2021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内,有超过60%的参与者报告称由于感觉到自己被忽略而承受了不同程度的精神压力。此外,这种情况还导致了更多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矛盾产生。

难道这意味着人类社会正在逐渐失去同情心变得冷酷无情了吗?并非如此,这只是说明我们在认知上出现了偏差。

轻蔑通常会压到同情

过分希冀他人的同情,轻蔑这一礼物便跟随而来。——萧伯纳

肖伯纳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令人沮丧的普遍现象:无论我们当前处境如何糟糕,都不可能获得对方的同情与怜悯,反而往往会遭遇更多的轻蔑与冷漠。

曾经有一位网友这样诉说自己的经历:当我还在上学的时候,我就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梦想,我希望有一个被他人羡慕的事业,所以,我一直努力的学习。到了社会上,我也努力的工作,我非常渴望在我的人生蓝图中占有一席之地。虽然,在工作期间,一直离家远行,但我仍然坚持着。有时候,为了完成一篇出色的文案,我会废寝忘食地查阅各种资料,甚至熬到深夜。因为我坚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我的梦想。

然而,即便我如此的努力,还是得不到领导的青睐。我的方案被一次次驳回,理由是其中的细节缺乏商业价值。我的同事也嘲笑我是从山沟里走出来的,完全不懂大城市的商业模式。他们还轻蔑地嘲笑我说:“你这文案真是糟糕透了,一看就知道没有用心做,还不如我家孩子写的作文好呢。”

我知道,我的出身并不是很出色,我也在努力适应大城市的生活以及思维模式,但是,我需要时间来适应这一切。

回到家中,我以为能得到家人的安慰。然而,当父母看到我垂头丧气的样子时,他们一脸失望地对我说:“你看看你,这么多年了,一事无成。早知道你会这样,真不应该那么辛苦地供你读书。你就不能给我们争口气吗?多努力一些吧。”

听到这些话,我感到莫名的孤独,仿佛整个世界都抛弃了我。从那以后,我变得沉默寡言,对周围的事物失去了热情与兴趣。这份沉重的心情一直压在我心头,让我不确定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记得有一次过年期间,家里聚集了许多亲朋好友共进晚餐。席间,长辈们纷纷谈论起各自子女的成就。轮到我父亲介绍我时,他淡淡地说:“他就那样吧,没什么特别的本事。”那一刻,积压已久的情绪终于爆发了——我猛地站起身,掀翻了面前的桌子,并大声质问:“你们凭什么这么说我?难道不了解我所付出的努力吗?如果不理解也请至少给予尊重!”

就这样,原本温馨的家庭聚会瞬间变成了一场混乱;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新年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位网友可能只是一个缩影,而实际上,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可能都在遭受着这样的折磨——我的不幸和无能似乎无法得到任何精神上的支持或同情,反而换来的是轻蔑与嘲讽。不幸遭遇时,人与人之间的共情仿佛是断裂桥梁两端的深渊,无论一方内心如何痛苦地呼唤,另一方似乎总是充耳不闻。

根据《社会心理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过去十年里,全球范围内年轻人的共情能力下降了40%。

这一发现令人痛心疾首:为何即便是再亲密的关系中也会出现如此冷漠的态度?曾经温暖如春风般的怜悯与同情究竟消失到了何处?

事实上,我们的共情能力和同情心都是基于认知形成的。当一个人对某事的看法发生变化时,他就可能变得更加冷漠;同样地,如果大多数人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那么整体上对于他人痛苦的感知也会随之减弱。因此,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当前社会环境下,人们的认知体系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扭曲的认知抹杀了同情心

我们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当小编有一天穷困潦倒,拿着一个破碗去你家要饭,你会对我说:“年纪轻轻的,有手有脚而且身强力壮,居然出来要饭,真是没出息。”此时,没有人同情我,也没有人怜悯我。而恰恰相反的是,更多的是嘲笑和歧视。

然而,当你告诉我前几天我们县发洪水,所以我迫不得已才出来要饭的时候。此时,你会同情我的遭遇,直接拿出几个馒头给我。因为你心里很清楚,这样的天灾是任何人都无法掌控和抵抗的。所以,你才会对我产生怜悯之心。

我们再设想这样一个问题:即使我们没有遇到那些不可抗因素,我们只是遇到一些普遍出现的挫折以及外界的制约,真的就不会严重影响梦想的实现吗?答案是:非常受影响。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进行了这样一项研究:他安排了六位面试官分别面试两位求职者。当首位求职者被安排在一个独立的房间里接受面试时,该求职者表现得相当拘谨甚至有些笨拙,交流过程中言语混乱、逻辑不清,显然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相反地,当第二位求职者被邀请至一家咖啡馆内进行面谈时,则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个人魅力,整个交谈过程十分轻松自如,让评审团能够充分感受到其真实个性。

基于此观察结果,这位心理学家总结道:周围环境对于个体成功与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能够在不知不觉间塑造人们的行为模式。然而,从更加广阔的视角来看,生活中存在着无数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既可能成为阻碍我们实现梦想的障碍,也可能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即使某人具备非凡才能,也难以完全摆脱外界条件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使得目标难以达成。

例如,苏秦和张仪虽然师出同门,但命运迥异。苏秦奔波于六国之间,竭尽全力游说各国联合抗秦,才勉强抵御了秦国的攻势;相比之下,张仪则与同僚策略一致、行动协同,因而轻松取得了胜利。

又如,庞涓和孙膑二人皆拥有出色的军事才能。然而,庞涓因遭国君猜忌,其军事行动屡受阻碍,之后在马陵道遭遇不幸;孙膑则深得国君信赖,能够从容策划指挥,不仅功成名就且名垂青史。

然而,令人感到痛心地是,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中,我们却总是笃定地认为:除非面对那些超出人类极限的困难,否则,人能够决定大部分的结果。也就是说,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由一个人的能力和特性所决定。如果事情的发展不如预期,人们往往会认为这是由于个人的不足。因此,对于失败者来说,并不需要特别的同情;相反地,有时甚至会被嘲笑。这就导致了许多未取得显著成就的人容易被贴上诸如“懒惰”、“缺乏进取心”、“不如他人勤奋”等标签。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秦国强有力的支持其外交政策(这里假设指的是合纵),张仪能否有效地对抗苏秦提出的连横策略呢?同样地,假如庞涓也得到了一位明君的信任和支持,他是否还会输给孙膑呢?事实上,这两位历史人物都出自同一学派且享有盛誉,从个人才能上看并无太大差异,只是命运不同而已。

然而遗憾的是,“以成败论英雄”这样的认知让我们对于成功产生了一种幻想性的痴迷。当我们只看到成功的光环时,往往忽略了背后的支持系统。失败则往往成为笑柄,那些在半路跌倒的人,很少有人愿意投去同情的目光并倾听他们的故事。

这种扭曲的认知使我们失去了对同类的同情心,同时也丧失了当自己遭遇失败时应有的自我安慰与鼓励。我们时常对他人表现出冷漠的态度,也经常对自己过于苛责。正如吉本所言:“我们的同情心在听到叙述年代久远的悲惨事情时是冷漠的”因此,像血缘关系变得疏远、亲朋好友之间的背离以及婚姻破裂等现象之所以频繁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总是过分自信地坚持着这样一种不切实际且荒谬的观念。

根据《哈佛商业评论》的一项研究,80%的创业者认为个人努力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然而,现实往往比这复杂得多。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要批评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变化,因为这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存在的,并不会特别偏爱谁或者忽视谁。相反,我们需要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虽然通过不断努力可以提升个人能力,但我们能够控制的部分其实非常有限。即使是历史上多么伟大的天才也不例外,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自视过高呢?正如罗翔老师所说:“人的一生中,真正能由自己做主的事情可能只有大约5%,剩下的95%则超出了我们的掌控范围。”

因此,培养同情心对于我们自己及他人都极为重要,它关系到我们的幸福。为什么这么说呢?

同情心让我们倍感幸福

爱默生:人不能单靠面包为生,还要有信仰、敬慕之情和同情心。

爱默生认为,物质只是生存的条件。而同情心才是人类精神的源泉,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也让彼此感到幸福。同情心是构成健康生活的内心世界的重要部分。

在电影《雨人》中,查理是一位视财如命的商人。有一天,他的生意陷入了困境,急需一笔钱来挽救。然而此时,他得知自己的父亲已经去世,并且会留下一笔不小的遗产。同时,他还发现了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哥哥雷蒙。

起初,查理接近雷蒙只是为了争夺所有遗产。但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他渐渐开始对雷蒙产生了同情。于是,他开始试图了解雷蒙,发现雷蒙拥有超强的记忆力,但单纯的性格使他难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查理也产生了强烈的保护欲望。之后,查理耐心地照顾起雷蒙来,而雷蒙那份纯真无邪的性格也影响着查理,促使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此,查理不再仅仅关注利益,而是学会了更加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之后,他放弃了争夺全部遗产的念头,转而成为一个重视家庭关系的好兄长。两兄弟相互扶持,共同迎来了幸福的生活。

实际上,同情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放弃很多内心的执着。我们之所以执着于功利,是因为我们希望以此为武器抹杀一切的嘲笑和轻蔑。只有当我们变得更强大时,才能抵御人性弱点带来的威胁,内心才会感到更加的安全和踏实。然而,如果我们怀揣一颗同情心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并耐心地去抚平对方的伤口,我们便会慢慢放下戒备,攻击性和防御心态也会逐渐从手中滑落,执着开始变得柔软,人性自此趋向于灵性的善良。毕竟,谁也不愿意去伤害一个为自己带来幸福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轨道上疾驰前行,但偶尔停下脚步,关注他人的困境,不仅能够给予他们温暖和支持,也能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充盈与强大。

研究表明,同情心不仅能促进社会和谐,还能提升个人的幸福感。例如,201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参与慈善活动的人比不参与的人幸福感高出34%。

实际上,这个研究结果我一直都不太理解,为什么帮助他人反而更让自己感到幸福。后来我想明白了,如果说一个重视名利的人,他的努力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储蓄,那么他就会感到满足;如果说一个满怀爱意的人,他的善行往往也是为了充实自己内心的“善”,同样也会感到满足。

就好像我们养儿育女,如果只是为了养老,那么我们便会予取予求,得不到便会感到愤怒;如果我们只是因为喜欢孩子而生育,那么我们的付出同样会令自己更加开心。这就好比婴儿在咀嚼自己喜欢的食物时很开心,而你比他还要开心百倍。一句“好爸爸,好妈妈”随时都可能让你感到热泪盈眶。或许这就是同情心的作用吧——有些人天生良善,犹如散发着天然的母爱;一旦自己的善举得到认可,人格魅力也得到他人的承认,他们便会异常开心和幸福。

也许,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为慈善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但是,我们会经常在不经意间发现另一个同病相怜的人。此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几分钟时间去缓解对方的痛苦,为他带来幸福,让他觉得这个世界非常美好。就像虽然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清理整个城市的所有垃圾,但当我们漫步于街道时,偶尔弯腰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就能让整座城市变得更加整洁。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如果大多数人都能拥有这样的意识,那么每个人都将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同样地,如果我们能够唤醒内心深处那份善良之心,学会换位思考、相互体谅,你会发现,走在街头巷尾的人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正是源自心底真挚而自然流露出来的幸福感。

现在某些老一辈常常指责年轻一辈躺平,不努力,可能很大程度上也是把特质归因给放大了,忽视了如今经济环境的恶劣和竞争的激烈,还有上升通道受阻这些外部归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