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汉元帝的人可能不多,但是汉元帝时代却有两个名垂青史的人物

老达子爱历史 2024-11-07 16:39:50

文|老达子

本文共2246字,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前言

西汉时期,在昭宣二帝的励精图治下,经历了昭宣中兴的鼎盛时期。然而接过接力棒的汉元帝,却将这一手好牌打的稀烂,因此他的历史评价很低。

尽管汉元帝的名气不高,但是在汉元帝的时代却出现了两个名垂青史的人物,知名度比汉元帝高多了,那他们是谁呢?今天老达子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位~

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根据史料记载,陈汤出生在山东兖州,虽然他很上进、勤奋好学又志向远大,但是因为家里穷一直都靠乞讨借贷为生,也是因为这一点使得身边人对他的评价都不咋地。家乡的风评不好,他就去了长安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谋个一官半职的,通过他自己的努力还真谋得了太官献食丞一官。

没过多久,他就结识了富平侯张勃,张勃非常佩服他的才能。在汉元帝下诏要求公侯大臣举荐人才的时候,张勃就把陈汤推荐了上去。

可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陈汤的父亲去世了,而他不但没有奔丧回家,还隐瞒了这个情况。要知道当时的那个社会,父亲去世必须得抛下所有的事情为父守孝三年,可能此时的陈汤更在乎他的仕途,所以刻意隐瞒了。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就被人举报了,给他贴上了不孝的标签。

直到后来又有人大力举荐他,陈汤才得以被任为郎官,并且多次申请出使西域。公元前36年,他终于如愿以偿,被正式任命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此时的汉匈关系异常紧张,因为匈奴郅支单于杀害了汉朝使者谷吉,为了防止汉朝报复他,就率领部下迁居到了康居。康居是有实力罩着他们的,因为那时的康居已经开始称霸西域了,还时不时地侵扰汉朝的藩属国乌孙和大宛等西域国家。

建昭三年秋,陈汤在出使的西域的时候,知道郅支单于经常仗着康居的撑腰到处欺负乌孙和大宛等国,所以临时起意想联合乌孙和大宛一起端了郅支单于的老窝。说干就干,他伪造圣旨调集了4万兵力远征郅支单于,他的上司甘延寿看他如此坚决也不得不同意了。随后大军就向匈奴发起了攻势,很快就攻克了郅支城(今哈萨克斯坦塔拉兹),消灭了郅支单于及其本部部众3000人。

大捷后,陈汤和甘延寿上疏朝廷: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也是陈汤的人生最巅峰的时候,尽管是矫诏出击,但是这场胜利确实让大汉在西域的地位直线上升。所以皇帝很开心,多年的隐患被程汤一下给解决了,又赐予了陈汤关内侯的封号。

陈汤可以说是名利双收,既得到了皇帝的封赐,还贪污了大量的战利品。尽管这次在朝廷派人来查的时候被他给怼了回去,侥幸逃过一劫,但是后来在汉成帝在位的时候又因为贪污翻车了,导致他被罢了官,后来又诬陷康居留在大汉的质子不是康居的王子,直接被判了死刑。后来又几经辗转被发配到了敦煌,尽管后来被赦免了,最终还是默默地在长安去世了。

“凡日月之所照,皆为汉土;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尽管陈汤的个人品行确实有些问题,但他结束了匈奴的南北分裂,稳定了汉朝的西北边疆,为汉朝的西域和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光是这份功业就足以被后人铭记。

王昭君:昭君出塞

汉元帝时期第二位名垂青史的人物就是王昭君了。她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享有“落雁”的美称。真正让她名垂青史的历史事件就是昭君出塞了。

公元前33年,匈奴的呼韩邪单于突然拜访汉朝,并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能娶一位汉朝公主。汉元帝没有拒绝这个请求,于是就从宫中挑了一位宫女,让她以公主的身份嫁给匈奴。而这位宫女便是王昭君,此次和亲就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昭君出塞”。

关于王昭君和亲的详细经过,史料上的记载并不多。在很多流传的故事中,有人说她因为没有给画师钱,才没得到汉元帝的宠幸的,后来匈奴来求婚,汉元帝就选中了她,但随后汉元帝就后悔了等等说法。这些说法其实一点都站不住脚的,大多是出自野史或者是小说里。

从正史的记录中,我们能确定的是王昭君确实非常好看,再加上才艺卓绝,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以说是有颜有才。后来她带着政治任务去了匈奴以后,嫁给了呼韩邪单于,做了匈奴的“皇后”,她在匈奴还是受到了很高的礼遇的。

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一起生活了三年,她还生下了一个儿子伊屠智伢师。这个儿子后来也成了匈奴的左贤王。后来呼韩邪单于去世以后,王昭君又按照匈奴的习俗嫁给了他的长子复株累单于,之后又与他共同生活了十一年,育有两女。

等到后来复株累单于去世以后,王昭君又嫁给了复株累的弟弟,2年之后,她才因病去世。

有人说,王昭君是幸运的,她原本只是一名很普通的宫女,正是被汉元帝选中嫁给了匈奴呼韩邪单于而名留青史,而她也为缓和汉与匈奴之间的民族关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也有人说,昭君出塞就是一个赤裸裸的悲剧,为了所谓的民族大义,就必须要牺牲一个女子的幸福吗?王昭君不过是一个政治牺牲品,从这点上开,又是很可悲的。

老达子说

汉朝与匈奴可以说纠缠了得有三百多年,当年汉武帝把匈奴打得满地找牙,“漠南无王庭”,匈奴不得不远遁漠北。随后匈奴接连遭受灾害,再加上内乱夺权让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此时的匈奴再也不可能恢复当年的强劲了。

陈汤的“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算是彻底取得了对匈奴战争的胜利,而此时的“昭君出塞”,并不是像之前一样的屈辱和亲,更多的意义是安抚归顺于西汉的匈奴首领,从而加强两国之间的联系。

1 阅读: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