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五大分支

小开说上海 2024-11-19 10:41:23

导读

上海人,一般认为是住在市区,通用上海方言,认同海派文化。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上海人出现了五个重要分支,都是从市区上海人慢慢发展而来。

宝山人

上海北4区,一直有强烈的特色,在上海人中独树一帜。但就算是北4区的居民,也没有冲破藩篱,成为一个新的分支。

但宝山人,实打实的成为了一个上海人的重要分支。

宝山人是上海人,特别是北4区移民+本地人+长江三岛移民+新移民等等,慢慢融合而来。

宝山人相比于市区人,有着豪放性格和强悍作风。这和宝山基调有关,宝山之前的吴淞区,就是重工业基地,也是宝钢所在地。这锻造了宝山刚强的性格。

此外,上海各区历年来都是引入移民,一路蓝化。而宝山却反其道行之,吸引市区上海人,坚决的推行红区策略,使的宝山从摇摆区,慢慢的过度到浅红。

浦东人

浦东新区建立后,浦东人的认同度和凝聚力很高。

浦东人是当初的浦东市区人+川沙人+新移民等等,融合而来。

既有浓厚的本地人元素,又有上海人的特点。

浦东经济高速发展,也恰当好处的帮助浦东人的自我定位。

浦东人这一定义,正在慢慢扩大,在吞并南汇后,更是如此。

南汇深腹地——惠南依然是南汇本土文化,临港则是各种文化融合。而毗邻浦东的周浦、康桥区域,因为大量的浦东人、上海人的南下定居,渐渐地形成了新的文化氛围。

浦东人这一概念,在周、康地区得到了加强。而在惠南地区,南汇本地人这一概念依然强劲。

动迁大居上海人

上海自90年代开始,形成了许多动迁大居,进入21世纪后,这一进程飞快加速。

市区的上海人减少,郊区的大居,正在缓步增长。

不同于80年代的曲阳,90年代的淞南,21世纪后的动迁大居,有着非常浓厚的孤岛特点。

在大居内部,有着浓厚的上海氛围,都是市区搬过来的,但大居周边都比较荒凉,基本上属于郊区的边远地区,例如嘉定西、松江南等大居。

这些大居的上海人,还保持强烈的上海人特征,部分老年人,甚至还经常前往市区购物、消费。

异地上海人

有部分上海人,买了环沪房子,生活在了外地。

例如启东、花桥、嘉善等地,都有一定的上海人聚居区。

还有一些上海人,在海外定居,例如澳洲的小上海,日本的上海人聚居区。

20世纪下半叶,大量上海人前往港澳台生活。香港影视区的上海人比例很高,邵逸夫的邵氏影业,以及后来的TVB,都有大量上海演员。

最著名的就是肥肥沈殿霞和汪明荃。

肥肥是愚园路的,而汪明荃祖籍青浦,出生于崇明。肥肥和汪明荃虽然都以上海老乡相称,但多少有点“搞轧”,后来两人发生摩擦,关系一度很紧张。所幸最后汪明荃主动放低姿态,前往医院看望肥肥,总算是冰释前嫌。

知青子女

上海人在60-70年代,曾经有大量青壮年前往外地生活。加上之前的三线建设,导致这一部分上海人,有着特殊的时代烙印。

知青子女回到上海后,面临着诸多问题,一般来说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特别是房子的居住权,以及拆迁的权利。

我认识很多知青子女,都是拼命的学习,拼命的赚钱。

他们中很多人,上海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从未谋面的家乡,最熟悉的陌生人。

4 阅读: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