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熙修——知人知面不知心

谭笑风生聊也 2025-01-17 14:20:10

浦熙修女记者撰写诸多新闻与特写,揭露国民党反动面目,影响深远,被誉为后方新闻界“四大名旦”之一。

浦熙修凭借坚韧毅力与机智采访方式在新闻界确立地位,特殊时代背景下,其对后世新闻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生的机遇与成就需个人努力争取,通过不懈奋斗,把握每个机会,方能实现自我价值,达成心中目标。

浦熙修1910年出生于普通职员家庭,家境贫寒,仅够温饱。父亲告知她:“初中毕业后,余生需自立。”

年幼的浦熙修渴望早日独立,幸得大姐浦洁修的人生阅历启迪,让她有了新的领悟。

浦洁修因成绩优异获得赴法国勤工俭学机会,这使浦熙修首次意识到,读书也可通过低成本方式实现。

浦熙修通过自身努力考入京华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选择进入北师大,旨在享受该校提供的免食宿费待遇。

毕业后,她与袁子英成婚,随即与丈夫共赴南京。

浦熙修从未考虑做全职太太,她所受的教育和思想告诉她:女性解放需经济独立。这些年来,这一信念始终提醒着她。

在南京,她面试一家地产公司,因已婚未被录取。但经理欣赏她的文字功底,便将她推荐给《新民报》社长陈铭德。

入职报社后,浦熙修迅速展现工作能力,随即被调任至采访部担任记者。

全面抗战的爆发,彻底转变了浦熙修的行事作风。

《新民报》迁重庆后,她深感国事重大。记者作为家国与民众的桥梁,须具备良心、热情及正义感,以传递真实信息。

当时新闻繁多,然而成为一名记者实属不易,需面对诸多挑战。

山城人多车少,记者难乘车,浦熙修需步行采新闻。她走遍大街小巷探究真相,归来后撰写、审阅并发布稿件,无论好坏均如实报道,确保新闻客观性。

在重庆,蒋介石掌权,他忌讳负面评价,众多记者避谈其“劣迹”,唯独浦熙修勇于直面挑战,不畏与权威交锋。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局势再次变得复杂难测。

香港面临严峻危机,众多民众难以购得票务,无法逃离该地。

飞机票曾一度是权力的标志,持有者多为国民党高层及其亲属。

浦熙修赴机场采新闻,偶遇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云五接太太。王云五接电报后至机场,却左盼右顾未见太太身影。

宋霭龄,孔祥熙之妻,已包下此架飞机。

浦熙修对此事极为愤怒,众多进步人士无法返山城,而宋霭龄却享特权乘专机归来,机上无他人,满载其生活用品及数条外籍宠物犬。

在国民党监视下发布此类新闻极为困难,既需勇气又需智慧,直接放出几乎不可能。

她深思熟虑后,想出良策:将新闻分篇撰写,由读者自行整合。

孔祥熙夫人抵渝,随后重庆现多只食牛奶洋狗。将新闻拼凑,即明“洋狗避难,主人难归”。此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引起轰动。

此后,国民党开始记者浦熙修,担心她会再次引发重大风波。

浦熙修事业有成,但家庭生活却陷入混乱。

袁子英性格保守,期望安稳家庭生活,见浦熙修在外名声大噪,不禁忧虑自身安全,多次劝妻子以家庭为重。

浦熙修是位独立女性,她全神贯注于事业,曾毅然不顾生命危险,只为获取某重要新闻。

她决意赴延安报道,夫妻因此争执激烈。这加剧了她的感受,认为夫妻矛盾难以调和,但她未多虑,仍专注工作。

抗战结束后,报社迁回南京,浦熙修被任命为采访主任。

时局的动荡为她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契机,让她有机会大展身手。

历经波折的余生,充满了挑战与不易,尽管前路艰难,但依旧坚定地走过,保持了生活的韧性和不屈的精神。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摆脱战争阴影,期盼国家走向和平与民主的发展道路。

蒋介石虽为最高统帅,却独裁思想深重,不愿与人共享权力,一面筹划内战,一面伪装谈判,致使初现和平迹象的新中国重陷战争泥潭。

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向解放区发动进攻,此举标志着全面内战的正式爆发。

南京涌现众多反内战呼声,各报纷纷报道内战危害国民。6月23日,国民党特务暴力袭击代表,柔弱记者浦熙修亦遭围殴。

听闻消息后,各界人士深感震惊,相继前往医院探望。

她深刻言道:“遭打击后,我眼界更明,深刻意识到身为中国人应有的觉悟与信念。”

蒋介石坚持己见致国共谈判破裂,友人纷纷劝浦熙修离宁,因她得罪国民党,恐遭其追究。

她认为留在南京能发挥更大作用,因尚有许多新闻待向外界公布。

朋友所言有理,浦熙修后来的稿件多遭禁发,当局严审反增其价值。她剖析时政的文章经上海传至国外,杂志热销,影响超一般记者。

旧政协会议期间,浦熙修36岁时与50岁的民盟负责人罗隆基相识。

1930年,罗隆基因“侮辱总理”罪名遭国民党逮捕,经胡适相助获释。此后,他对国民党深感失望。

他加入《益世报》后,更加强对国民党的批判,因此遭遇了特务的暗杀企图。

然而,罗隆基外表虽显勇敢,但公众形象欠佳,主要归因于其复杂的感情生活。

他的爱情观含有多元论色彩,有家室仍与外遇纠缠;其才学出众,常获知识分子女性青睐,浦熙修亦被其折服。

1946年,罗隆基领导民盟并擅长“以笔为刀”,民盟为当时国共之外的第三大政治势力,他与她的爱情故事便始于这一年。

浦熙修为与罗隆基共度余生,决然与袁子英离婚,此后与罗隆基相伴多年。

她认为,这段爱情展现了知识分子的生活追求,即情感上超越世俗偏见,勇敢争取婚恋自由。

这两人的联姻,吸引了国民党特务的高度。

1948年夏,《新民报》遭国民党勒令停刊,浦熙修离职转投《文汇报》。彼时正值解放战争最关键激烈之年,蒋介石与国民政府日渐式微。

浦熙修目睹一切,1948年11月著《南京政府的最后挣扎》。随后,她被国民党当局以共产党嫌疑为由逮捕入狱。

浦熙修面对此事毫无畏惧,即便身处狱中,她仍坚持与共产党员并肩斗争。

蒋介石返乡后,浦熙修获释。重获自由之际,浦熙修意识到胜利已近在咫尺。

1949年6月,历经风雨的记者浦熙修独赴北京,目睹诸多变化,心生喜悦。她言:“阳光耀眼,令人难以直视。”

历经诸多困苦,目睹百姓重现笑颜,她心中涌动着更深的感慨。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浦熙修决然奔赴朝鲜前线,用笔记录下众多宝贵的战地通讯,为历史留下了珍贵资料。

然而,受罗隆基事件牵连,浦熙修被卷入其中,致使她的记者生涯宣告终结。

1959年,她满怀热情接受新挑战,担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化教育组副组长一职,致力于每项工作,均全力以赴。

浦熙修在此职位上主编《文史资料选辑》,她保持乐观态度,表示:“虽无法再做新闻记者,但现在成了记录‘旧闻’的编辑。”

1965年12月7日晚,浦熙修的挚友罗隆基因心脏病逝世,这对浦熙修构成了极大的心理冲击。

自那以后,她长期心情抑郁,最终在1970年逝世,享年60岁。

袁冬林,浦熙修之子,后接受媒体专访,详细谈及了母亲过去的诸多事迹。

他言:“母亲最为光彩照人的时期乃抗战至解放前夕,此段记者生涯,无疑值得浓墨重彩记载。”

袁冬林认为,浦熙修初时对政治看法单纯,重庆历经风波后方有所觉悟,曾言:“新闻记者奔波于政治漩涡,却未必懂政治。”

随时间推移,她发现国民党内部摩擦不断、贪污盛行、缺乏民主自由,愈发反感。她信任那些她认为品行良好的人。

袁冬林的三姨浦安修是好人,她在抗战时前往延安,并与彭德怀结为夫妻。

1981年3月19日,浦熙修的追悼会举行,众多老友齐聚一堂,久别重见,既有笑容也有泪水,场面感人。

袁冬林当日亦在场,目睹热闹景象,感慨良多:犹如老友重逢,众人皆似在询问,浦熙修缘何缺席?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