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再生人”就是彻头彻尾的大骗局,我们都被骗惨!

探索保持怀疑 2024-11-08 03:29:35

(本文最后有彩蛋,揭露所谓“再生人”的大骗局。)

驳斥“灵魂 21 克”谣言,探寻意识的科学本质

在众多神秘主义和超自然的观念中,“灵魂21克”这一说法曾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毫无依据,完全是一种无稽之谈。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灵魂21克”这一说法的起源。据说,在20 世纪初,也就是100多年以前,有一位名叫邓肯·麦克杜格尔的医生进行了一项所谓的“灵魂称重实验”。他声称在人死亡的瞬间,体重会突然减少21克,并将这减少的重量归结为“灵魂”的离去。但这个实验存在着诸多严重的缺陷和错误。

其一,实验样本数量极其有限。仅仅基于对少数几个临终病人的观察就得出如此重大的结论,在科学方法上是完全站不住脚的。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样本和重复实验来验证结论的可靠性,而这样小规模且不严谨的实验根本无法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其二,实验的测量方法存在巨大误差。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测量体重的仪器精度有限——那可是100多年前,连个电子秤都没用——很难准确地检测到微小的体重变化。而且,死亡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过程,身体内部的各种物质代谢和液体流动都可能导致体重的微小波动,这些波动与所谓的“灵魂”毫无关系。

说句实话,一个人就是放了一个屁,都能立即减少几克重量!

其三,实验缺乏对照组。一个科学有效的实验应当设立对照组,以便排除其他可能的干扰因素。而在这个“灵魂称重实验”中,没有任何对照条件,使得实验结果的解读变得毫无意义。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生命是一个由无数细胞和生物分子协同工作的复杂系统。细胞的代谢、遗传信息的传递、神经系统的运作等,都是基于生物化学和物理学的规律。当生命终止时,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停止功能,细胞逐渐死亡,生物体分解回归自然。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有一个独立于身体的“灵魂”实体存在。

灵魂是根本不存在的

以下是50个证明灵魂不存在的科学理由

1.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人类起源于类人猿。如果灵魂存在,那么在从类人猿到人类的漫长进化过程中,应该存在无数过渡阶段的灵魂体,但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有这些不同阶段的灵魂存在。

2. 有些人声称灵魂是量子态,但按照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产生量子态需要极端干燥的环境,而自然界中不存在这种极端环境,只有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才可能实现。

3. 按照热力学定律,一个系统的维持必须有能量的持续输入。灵魂若存在,却没有明确的能量来源来维持其存在和运作。

4. 医学上,对于脑损伤或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表明,大脑的物理损伤会直接导致意识、认知和人格等方面的改变甚至丧失。如果灵魂独立于大脑存在,那么大脑的损伤不应影响灵魂的功能。

5. 灵魂的概念在不同文化和宗教中存在巨大的差异和多样性,缺乏一个统一、明确和可验证的定义,这表明灵魂可能只是人类想象和文化建构的产物。

6. 至今为止,所有科学实验和观测都未能直接检测到灵魂的存在。科学依靠实证和可重复性,而灵魂无法通过科学方法被证实。

7. 如果灵魂存在,那么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灵魂何时进入胚胎以及如何进入都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

8. 对于双胞胎的研究表明,他们虽然有着相似的基因和早期生活环境,但性格、意识等方面仍存在差异。如果灵魂存在,双胞胎应该具有相同的灵魂特质。

9. 从遗传和生物学的角度看,人类的特征和行为是由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决定的,没有为灵魂的存在留下作用空间。

10. 假设灵魂存在且能影响人的行为和决策,那么这种影响应该是可测量和可预测的,但在实际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中,并没有发现这种由灵魂导致的特殊影响。

11. 美国科学院于1996年的报告指出,已经就此研究了150多年,没有发现任何超自然现象,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能够证实灵魂的存在。科学强调证据和可重复性,而灵魂的概念在这方面没有得到任何支持。

12. 现代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大脑特定区域的损伤会导致特定的心理和认知功能障碍。这清楚地表明意识和认知是大脑生理活动的产物,而非由独立的灵魂所控制。

13.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通过环境和学习塑造,不需要灵魂的参与来解释。

14. 灵魂如果存在,应该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但不同文化和宗教对灵魂的描述和定义千差万别,甚至相互矛盾。

15. 濒死体验常被用来支持灵魂的存在,但这些体验可以通过大脑在极端生理状态下的异常活动来解释,而非灵魂的离开和回归。

16. 如果灵魂存在,那么新生儿在出生时就应该具备某种先于经验的灵魂特质,但婴儿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是逐渐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形成的。

17. 遗传学的研究揭示了许多人类特征和疾病的遗传基础,如果灵魂存在,它在遗传过程中的传递机制是无法解释的。

18. 对于睡眠和梦境的研究表明,意识状态的改变是大脑神经活动变化的结果,与灵魂无关。

19. 灵魂的存在无法用任何物理定律来描述和解释,也不符合我们对自然界运行规律的理解。

20. 科技的进步,如大脑成像技术,可以实时观察大脑的活动与思维、情感的关系,却没有发现灵魂的迹象。

21.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如果灵魂对生存和繁衍有重要作用,那么应该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留下明显的痕迹,但没有相关的证据。

22. 精神疾病的治疗往往通过药物和心理疗法来调整大脑的化学物质和神经连接,而非针对灵魂进行干预。

23. 灵魂如果存在且不朽,那么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灵魂数量的不断增加,这与灵魂的神秘和恒定性质相矛盾。

24. 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灵魂的概念与这一基本哲学立场相悖。

25. 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没有发现任何与灵魂存在直接相关的可靠证据或文物。

26. 灵魂的存在无法通过逻辑推理和论证来确立,其定义和性质充满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27. 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价值观、道德和文化规范是社会建构的结果,与灵魂无关。

28. 量子物理学虽然神秘,但其中的原理和现象并不能为灵魂的存在提供支持。

29. 如果灵魂存在,那么在动物界也应该有类似的灵魂现象,但动物的行为和认知可以通过生物学和生态学来解释,无需引入灵魂。

30. 科学的方法论强调通过实证、观察和实验来验证假设,而灵魂的存在无法经受这种科学方法的检验。

31.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认知过程是大脑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包括感知、记忆、思考等。这些过程都有其神经生物学基础,没有证据表明灵魂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32. 心理学中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从婴儿到成年的心理发展是连续的、可预测的,是基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逐渐成熟,而非灵魂的引导。

33. 对于记忆的研究发现,记忆存储在大脑的特定区域和神经连接中,如果灵魂存在并负责记忆,那么大脑损伤就不应导致记忆丧失。

34. 灵魂的存在如果无法被感知或测量,就违背了科学的可观测性原则。科学依靠可观测的数据和现象来建立理论,而灵魂不具备这种可观测性。

35. 假如灵魂存在,那么在不同物种之间应该有明显的灵魂差异,但生物的多样性更多地可以用基因和进化来解释,而非灵魂。

36. 宗教和哲学中对灵魂的定义往往模糊不清,缺乏明确的特征和属性,这使得灵魂的概念难以在科学和理性的框架内得到确切的验证。

37. 从医学伦理的角度看,如果灵魂存在且决定人的生死,那么医疗决策将变得极为复杂和不确定,但实际上医疗决策基于生理和病理的科学依据。

38. 灵魂如果能够脱离肉体存在,那么在太空探索等极端环境中,应该能够检测到灵魂的活动,但目前没有任何相关发现。

39. 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表明,智能和意识可以通过算法和硬件模拟实现,这进一步说明意识并非依赖于神秘的灵魂,而是可以通过物质和计算来产生。

40. 科学的进步不断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从微观的粒子物理到宏观的宇宙学,如果灵魂存在,它应该在这些科学领域中有一定的体现,但至今没有相关证据支持。

41. 假设灵魂存在且具有影响物质世界的能力,那么应该存在可检测的物理效应,但所有的物理实验都没有发现这种由灵魂导致的异常现象。

42.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如果灵魂对人类的行为和命运有影响,那么在大量的数据和样本中应该能够发现规律,但实际上没有这样的统计规律。

43. 灵魂的概念往往与超自然的力量和现象相关联,但这些超自然现象在经过科学调查和研究后,通常都能找到合理的自然解释。全球科学界目前已经彻底否认了超自然现象是存在的。

44. 如果灵魂存在,那么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灾难和战争中,灵魂的作用和表现应该是清晰可见的,但历史的发展更多地取决于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

45. 现代生物学中的进化心理学试图用进化的观点解释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其中没有涉及灵魂的因素,且能够很好地解释人类的行为模式。

46. 对于意识障碍患者的研究发现,他们的意识状态改变可以通过大脑的损伤程度和功能障碍来解释,而不是灵魂的缺失或异常。

47. 假如灵魂存在且具有永恒性,那么在人类的文化和艺术创作中应该有更一致和明确的表达,但实际上灵魂在不同的文化作品中呈现出极大的差异和不确定性。

48. 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看,大脑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基于神经信号的编码和解码,灵魂在这个信息处理过程中没有角色。

49. 灵魂的存在如果不能与现有的科学知识体系相融合,就会成为一个孤立的、无法解释的概念,与科学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原则不符。

50. 科学强调简洁性和经济性原则,即对于一个现象的解释应该尽可能简单和基于已知的原理。引入灵魂来解释意识和生命会使解释变得复杂且不必要。

以上这些理由从多个领域和角度进一步说明了灵魂不存在的观点。从多个科学和逻辑的角度来看,灵魂存在的说法缺乏有力的证据和合理的解释。

意识并不神秘,和灵魂没有关系!

现代神经科学的研究也为我们揭示了意识和思维的本质。意识并不是一种神秘的、超自然的现象,而是大脑神经元系统活动的产物。神经元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进行信息传递和处理,形成了我们的感知、思考、情感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是高度复杂和相互关联的。不同的脑区负责不同的认知功能,它们之间通过神经通路相互连接和协同工作。当大脑受到损伤或病变时,相应的认知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这进一步证明了意识是依赖于大脑的物质基础的。

例如,某些脑部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会导致患者的记忆和认知能力逐渐衰退,这表明记忆和认知等意识活动是与大脑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的。同样,脑部的创伤或中风可能导致患者失去语言能力、运动控制能力或感知能力,这些都说明了意识和大脑的紧密联系。

所谓的灵魂,仅仅属于哲学概念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灵魂”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定义。然而,在现代哲学中,对于“灵魂”的探讨更多地是从精神、意识和自我等方面进行的理论分析,而不是将其视为一种具有实体存在的东西。

哲学上对于意识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于意识的本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以及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哲学家们试图揭示意识的内在机制和规律,而不是将其归结为一种超自然的“灵魂”。

综上所述,“灵魂 21 克”这一说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是一种不符合生物学、神经科学和哲学原理的谣言。所谓的“灵魂”在宗教和生物学意义上根本不存在,它仅仅是哲学概念中对于人的独特意识和思想的一种抽象表述。

人的意识是大脑神经元系统的电化学信号反馈的结果,是生命进化和大脑发展的产物。我们应当依靠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来理解意识和生命的本质,摒弃那些没有根据的神秘主义和超自然观念。

所谓的“再生人”,就是一个骗局,它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

目前国际上研究“再生人”现象的专业机构是没有的,大多数是一些民间人士的个人研究。国际上研究“再生人”最出名也最“权威”的是塔克,他于2013年出版了一本《回归生命》,专门谈论和研究“再生人”问题。这本书“有限的支持”再生现象存在,但是它的理论基础或者是证据基础,是建立在对量子力学错误的理解之上。从一开始,这座“再生人”理论研究的大厦底座就完全错误了。

按照塔克《回归生命》一书的说法,之所以“再生人”是有可能存在的,源于“灵魂”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而灵魂之所以允许独立存在,是因为——量子力学证明,当有一个意识“观察”基本粒子(比如电子和质子)时,基本粒子才可能存在。或者,意识引起了物质的量子态坍缩。所以,世界来源于意识。没有意识,就没有宇宙世界。既然意识可以创造世界,那么它就不需要依赖任何物质基础就能独立存在,所以它可以在人类死亡之后,在大脑脑死亡失去思维之后,依然独立存在。既然可以独立存在,它就可能发生转移,进入另外一个生命体内。

以上,就是塔克关于“再生人”的所谓“科学解释”。

不过,他对于量子力学的解释一直就是彻底错误的。

因为量子力学里面的“观察”,只是一个比喻,并不一定是具有意识的生命体对事件的主观性的观测。任何一个事物,包括一台监控仪机器,一块没有生命迹象的石头,一个质子这样的基本粒子,都可以产生“干涉”现象。这与意识改变事件是不一样的,并不是因为有了意识才让物质世界存在并且发生变化,而是科学家在做实验的时候,观测手段中不可避免需要发射电子波,而这些电子波影响了事件。所以,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存在一个可以独立物质基础也能存在的意识。

“再生人”存在的基础,就是灵魂必须可以独立存在。但是既然灵魂是不存在的,所以“再生人”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此外,所谓“意识”可以影响物质量子态坍缩的说法,迄今为止还仅仅是量子力学学科中一个很偏门的假说,绝大多数物理学界的主流科学家完全不认可这个观点。关键是,即使真的采纳了这个偏门假说,也要注意量子态只是关于量子系统的知识或者信息,所以意识改变的只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或者信息,而不是改变客观世界本身。而且即使意识参与测量活动导致了物质量子态的塌缩,它也没有参与确定性演化。所以,塔克的观点一开始就是引述了没有被证实的非主流观点,而且即使引述了,也没有正确的理解,是在非主流观点上做出了进一步的错误解释。

此外,美国物理学家已经通过实验证明,量子态仅仅在极其干燥的环境中存在,所以灵魂是不可能存在的。既然如此,意识可以独立存在的科学基理论础就是不成立的,灵魂这种东西也不可能存在。如果连灵魂这种可以脱离物质基础独立存在的东西都没有,自然不可能出现“再生人”。

那么,如何解释全球各地报道的各种乱七八糟的所谓“再生人”事件呢?

按照一些报道的资料,“再生人”事件中的主要参与者是一些儿童,或者是一些未成年人。从年龄上来说,记录在案的“再生人”,平均为7岁。从性别上来说,60%是男孩,40%是女孩。从“前世”的那个人的年龄来说,统计结果是平均28岁。从地域分布来看,瑞典心理学研究所的统计是,全球4558个案例中,有4299个案例是发生在印度、尼泊尔、锡金地区。从“再生人”儿童所在的家庭的信仰来说,96%是来源于婆罗门教/印度教传统的家庭,2%是来源于佛教家庭,还有2%是基督教家庭或者其他信仰家庭。其中,绝大多数家庭是家庭成员全部信仰宗教,绝大多数家庭所在的村落的村民全部信仰宗教。又按照研究,绝大多数的“再生人”儿童,据说“智商”高于普通儿童,但是在6岁以后就不再提及“前世”。

还要补充一点,按照对中国历史文献的考证,中国大陆地区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大规模出现所谓“再生人”的报道。“再生人”在儒家文化圈的中国从来就没有“历史传统”,或者说没有这个“文化传统”。

我们从上述描述中可以看见一个规律:绝大多数的“再生人”案例中的儿童,都属于婆罗门教/印度教家庭。竟然没有一个来源于无神论者家庭。

这就证明了绝大多数“再生人”事件的文化根源。在印度、尼泊尔的偏远山区和农村地区,传统宗教信念对每一个人都影响很大。按照婆罗门教的教义,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就是说每一个人出生以后 ,他的社会阶层就是被固化的。在传统的贫困地区,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是“低贱”的,不允许出现社会阶层的跨越。而按照婆罗门教的教义,想要改变自己所在的阶层只存在一个可能性,就是人死亡后进行了轮回转生。这也让很多接受婆罗门教/印度教的贫困人群,普遍渴望有一个来世,只有尽快有一个灵魂的转生,他们才能摆脱贫苦低贱的生活状态。而父母和周边村民的这种意识形态,对某些早慧的儿童有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作用。

而按照调查统计,越是生活在这种宗教氛围浓厚的环境地区里面的儿童,出现“再生人”的概率就越高。而在教育程度较高,种姓制度影响力较小,不在传统宗教影响范围的城市地区,几乎不存在“再生人”的相关报道。换言之,是一些家长极其渴望自己的孩子是“再生人”。越是有这种渴望,越容易出现“再生人”儿童。显而易见,这背后有家长的影子。

按照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Paranormal Phenomena (IASIP)的调查报告《关于印度“再生人”现象的详细调查报告》,已经完全倾向于否认“再生人”上真实存在的现象,而是一种“欺骗策略”。

这份报告的主要负责人包括

1. 美国博士:John Smith

2. 韩国博士:Kim Tae-young

3. 印度博士:Ravi Kumar、Amit Sharma、Priya Patel

4. 尼泊尔博士:Binod Thapa

调查时间:1989年 5 月 - 1990年 10 月

调查地点:印度多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地区,包括北方邦的瓦拉纳西、拉贾斯坦邦的普什卡尔等

这是报告的内容摘要的一部分:

本报告是对印度多地所报道的“再生人”现象进行的全面、深入且系统的调查研究。调查团队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走访了多个声称出现“再生人”的地区,对众多相关案例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和分析。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对超过50名自称是“再生人”的儿童及其家庭进行了深入访谈。同时,还与当地社区的居民、宗教领袖以及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以获取更全面和多维度的信息。

通过对大量案例的研究,我们发现一个显著的特征:在宗教氛围极其浓厚且正规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再生人”的声称案例更为频繁。进一步的调查揭示,在不少案例中,一些儿童承认他们之所以宣称自己是“再生人”,是因为接受了家长的指使或者暗示。这些家长往往自身深受宗教传统的影响,试图通过制造这样的故事来获取某种形式的社会认可或者经济利益。

在对相关家庭的背景分析中,我们注意到这些家庭普遍对正规教育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高度依赖宗教仪式和信仰,宗教活动几乎成为他们生活的核心,其宗教指数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这种环境不仅限制了幼童获取科学知识和理性思维的机会,也为各种迷信和欺骗行为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此外,我们还对当地的教育设施和教育水平进行了评估。发现这些地区的学校数量有限,教育质量低下,教师资源短缺,无法为孩子们提供系统和科学的教育。这进一步加剧了迷信观念的传播和延续。

综合以上各项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本次研究报告坚定地认为,印度所出现的“再生人”现象并非真实的超自然事件,而是与欺骗策略、教育缺失以及浓厚的宗教氛围紧密相连。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这些地区的教育问题,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以科学知识赋予民众,从而减少此类现象的产生和传播。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目前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能够支持“再生人”现象的真实性,我们应当依靠科学方法和理性思维来对待此类事件。

除了宗教氛围的影响,还有其他解释。按照一些学者的研究,在这些案例中,又有很多儿童的叙述后来都被证伪。原来,这不过是父母由于经常思念家族中去世的亲人,他们的行为感染了儿童。还有一小部分“再生人”儿童的行为,则不能证明与父母的行为发生关系。比如,按照他们的自述,他们的“前世”的所在地距离现今家庭比较遥远,与现在的家庭似乎没有发生任何联系的可能性。

意大利脑科学专家对此做出了解释。这些儿童在胎儿阶段,他们在分娩时从子宫通过产道进入外界的时候,会看见一些人——可能是医生或者护士,恰好是28~30岁左右——的模糊形象。这些形象被刚刚出生的婴儿的脑部组织镌刻下来,存储起来。这些记忆片段是不完善的、迷糊的,所以人类大脑会在幼年阶段自动进行“镜像虚构”——这个大脑功能目前仅人类智人可以拥有——弥补构造出一些细节。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一书中指出,大约距今在七万到三万年前:

“某次偶然的基因突变,改变了智能的大脑内部连接方式,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思考。……

人类语言真正最独特的功能并不在于能够传达关于人或狮子的信息,而是能够传达关于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据我们所知,只有智人能够表达关于从来没有看过、碰过、耳闻过的事物,而且讲的煞有其事。

……等到认知革命之后,智人有了八卦的能力,于是部落规模变得更大,也更稳定。”

而一部分儿童之所以擅长不存在事物的角色扮演,不但是因为被家庭和社会传统文化的压力所驱动,而且也是被自身突变的基因所操控。在某些历史阶段,宗教中的神被虚构出来。在另外的一些时间节点,“再生人”的传说也被有意无意的虚构出来。这只是人类基因进化的一部分。

总之,关于“再生人”的传说完全不可信,它们完全是人类虚造出来的梦境。也就是说,所谓的“再生人”是从来就不存在的,它仅仅属于一种文化现象。

我写了一副对联,总结这个事情:

上联:科学探索明真相,灵魂之说纯属妄

下联:理性思考破谣言,意识之源乃神经

横批:崇尚科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