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圣经》藏玄机,由周恩来亲手创建的无线电密码竟如此神奇

关河有五十州 2024-09-26 13:15:00

宁都起义成功后,第26路军1万7千余人,浩浩荡荡开入苏区,随之被改编为红5军团。随同起义的还有一个无线电管理处,管理处的40余名技术人员,带着8部电台和大批通信器材参加了红军。这使得红军的电台成倍增长,无线电队总队除侦察台和党台外,下属的无线电分队扩充到9个,军团一级的战斗单位都配属了电台。

除了电台,朱德、毛泽东最为看重的还是无线电人才。宁都起义爆发时,无线电培训班已办到第三期,总部便顺势扩大学员名额,将培训班扩建为红军第一所规模化的无线电通信学校。朱毛还亲自到学员的宿营地进行看望,逐个询问籍贯、年龄、出身、家庭状况。当时有人窃窃私语:“过去我听说朱毛是一个人,现在才知道是两个人。”毛泽东听到了,就笑着说:“国民党有人称朱毛红军,外国人就说朱毛是一个人。确实,朱毛的革命情结犹如一个人。”说着,又指了指身旁的朱德:“他是猪,我是猪身上的毛,朱毛不分家,天天在一个锅里吃饭哩!”大家听后,都哈哈大笑起来。

鉴于无线电通信和侦察,已在红军作战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通信兵队伍扩大和增强后,总部和无线电总队对于保密工作丝毫不敢放松,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对于密码的保护。

这个时候根据地所用的密码,也就是由周恩来亲自编制,由任弼时最早带来苏区并进行翻译的“豪密”。

上海中央在拥有自己的无线电台时,就已使用密码,但最初所编制和使用的密码,乃是简单的民用密码。这种密码的加密方式比较单一,要么是一层汉字,要么是英文字母,破译者只需先将它转换成阿拉伯数字,之后再转换成相对应的文字就行,保密程度比较低。

不久,香港地下台建立,上海中央台与之联络,结果却发现自己的电报被英国人拦截并破译了,这让主管中央电台的周恩来十分震惊,当即决定要重新编制一套高级密码。

当时苏联的无线电侦破和保密技术在世界上已处于先进之列,有人便以为中共的密码也是苏联人教的,其实不是,苏联一直没有向中共开放这一领域。退一点说,就算苏联人肯教,俄语和汉语还不一样,密码具体如何排列,最后仍得自己动脑子才能完成。

尽管如此,周恩来通过向曾去苏联培训过的无线电人员进行了解,还是从侧面打听到了苏联加密的经验和方法,那就是“一次一密”。

对于密码破译,国际上有个共同的规律,即“重复就是被破译的根源”。对方有密码本,一时无法破译时,你可以把他的各封电报都搜集在一起,然后根据作战情况来分析,如果对方重复使用某一个码,就容易从中抓住规律。苏联的“一次一密”,就是要力避重复使用某一电码,使得密码如同台历一样,每天用完就撕掉,第二天再用新的。

周恩来引入了“一次一密”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带领大家集思广益,经过反复钻研,最后终于琢磨出了一种独特的加密法,因周恩来化名为“伍豪”,故将其取名为“豪密”。

“豪密”采用两层加密,第一层是一串数字,这一层和前面那套民用密码差不多,要予以破译并不难,真正难的是第二层,因为需要和密码本对上,并译出具体内容。

和通常的密码本不同,“豪密”并不是一个固定内容的本子,而是通话双方约定好任意一本书刊。联络时,发报方将所需要文字所在的册数(事先要将书刊拆成几份,标上序号,也就是册数)、页数、行数、列数等,按照提前约定好的顺序发出,收报方只要反向查找出书刊中相对应的字,就可以翻译出电报。

苏联的密码系根据字母排列,重复率还是要高一些,而“豪密”使用的是汉字,相对而言,重复的概率和破译的几率都大大降低。这使得加密方式初看似乎并不复杂的“豪密”,不但如苏联密码一样具有“一次一密”的特点,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比苏联密码更加难以破译。

“豪密”由任弼时带到苏区后,被迅速应用至无线电总队及各分队的所有电台。红军电台使用“豪密”,是以《圣经》作为密本,通话双方各拿一本相同版本的《圣经》,并将《圣经》事先拆成若干份进行编码,发报时,只需发来与数字相对应的册、页、行、列,密码即可解锁成功。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