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以后,渐渐感到身体比不上以前了,典型的就是“看不清”——眼花、“听不见”——耳背两大困扰,其中,“听力障碍”对生活影响很大,是不少老人急需解决的问题。
人耳结构精密,作用不可替代,有“用进废退”的说法。老人出现听力下降、听力障碍等听力受损问题,不及时干预,大脑长期缺少声音刺激,收不到信号,就会出现“盲区”,相关功能萎缩,反过来听觉分辨能力“荒漠化”,又引起听觉和语言能力“断崖式”下降,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直线上升。
怎么解决?现行的通用办法是“助听器”。
助听器,本质上是小型扩音器,捕捉外界声音后,扩大并输送到大脑听觉中枢,结合听力障碍者残余的听力,使人能感受到声音,给生活带来便利。
可以这样理解:助听器=便捷式电子辅助工具=医疗器械=生活好帮手。
2021年世卫组织发布《世界听力报告》,把听力划分为8个等级:正常听力、轻度听力损失、中度听力损失、中重度听力损失、重度损失、极重度听力损失、完全听力损失,以及单侧听力受损。
当检测达到“中度听力损失”,对应的听阈为35—50dB时,就要考虑使用助听器了。需要助听器的人群,包括有听障的婴孩、青少年和老年人等,以老年人占多数。
助听器主要的部件有3部分:麦克风——收集声音、芯片——放大声音或降噪处理、受话器——输出经放大的声音让佩戴者听到。
目前,市面上的助听器品种较多,有进口和国产的,有便宜和高价的,价格区间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很多人不知道怎么选,尤其是孝顺的子女给有听障的父母选购助听器,走了不少弯路。朋友小赵就比较典型。
小赵的母亲七十多岁了,近几年慢慢出现听力障碍,为了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小赵决定给母亲戴助听器,但一年多的时间下来,先后换了5个助听器,前后花了3万多元。为什么更换如此频繁?
一个是,刚开始只认准进口的产品,贵一点就贵一点,但质量有保证。不料老人总感觉用起来不舒服,原来是节俭惯了,不喜欢花大钱。
一个是,戴助听器需要专业的验配,就像眼睛需要专业验光一样,但老人嫌麻烦,跑了两次之后就不愿出门了。
一个是,有的助听器价格不贵,但材质不过关,长期佩戴可能会引起耳道炎症,给老人带来困扰,而且充电时间长,续航能力弱。
一个是,有的助听器放大了声音,但不需要的噪音也一并放大了,让老人不胜其烦,干脆不戴了。
就这样,折腾好几个来回,前后花费3万多元,换了5个助听器,小赵的母亲才慢慢接受并用上了较为放心、可靠的产品。
小赵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出8条启示和教训,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1、要给老人反复科普,长期听力障碍带来的不便和可能的后果,让老人接受新事物,有的老人会觉得戴助听器“丢人”,心里有道坎过不去。
2、助听器不能把是不是进口的、款式是否新颖放在首位,关键要选择最合适老人自己的,而且用起来方便,不需要很复杂的教学,到手就会用。太复杂的会让老人无所适从,或内心产生“挫败感”、“抵触感”,不利于长期坚持使用。
3、把老人的生活习惯摸准,有的比较在意个人形象和隐私,不愿在别人面前展示“助听器”,就侧重用隐藏款的产品;有的生活追求安静,就关注助听器安静环境下的工况;有的喜欢社交,在辅助功能上就要多一些。
4、助听器最好双耳佩戴,人的耳朵听力衰退,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同步的,往往是某一个耳朵衰退更重一些,很多人就先安排这个听力不好的耳朵先用上。其实,单个耳朵佩戴助听器后,另一个耳朵长久下去,听力会越来越退化,下降得更厉害。
5、助听器的佩戴有3个途径:经销商、听力机构、医院。从专业程度上看,经销商比不上医院和听力机构;从服务态度上看,有的医院不如听力机构。所以选择听力机构更好一些,测听和调试更细心。有的听力机构支持线上测试和选配产品,也方便老人选配产品。
6、重视调试师的作用,助听器最关键的不是设备多先进、使用多便捷,而是找到适合老人的调试师。助听器的个人定制,也不仅仅体现在耳道建模、贴合耳道,更重要的是调试师根据不同的听力调试,让当事人戴起来舒服,听起来平衡。
7、助听器既要“听得清”,也要“降噪好”,还要“方便用”。因为生活中不少场合,声音本来就刺耳,再经过助听器一扩音,对耳朵的损伤就更大了。而且,电量能支撑起一天的使用,睡觉前拿来充电,一晚上能充好,不影响第二天使用。
8、关注性价比,价格是助听器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并不是越贵越好,也不是越便宜越有性价比,而是配置切合老人的生活习惯和需求,方便长期使用,卫生安全,不会因为长期佩戴产生炎症,在材质上重点考虑可抗菌抑菌的产品。
总之,给老人选择佩戴助听器,是需要认真付出心思和精力的事情,这8条经验教训,希望能给更多的人一些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