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扬州东兰县。
有个小商贩名叫侯开,娶妻金氏,金氏美貌贤惠,虽说生活艰难穷却从未抱怨。
金氏怀孕三个多月,想着侯开经常不在家,决定回娘家生产。
第二天一早,侯开送金氏出发,却没想遇到了一股流寇,将二人冲散。
这一分别竟然过了大半辈子,侯开没追上流寇,听人说流寇惨无人性,被抓的人凶多吉少。
侯开找了一年多,也没找到金氏。
家里穷,父母和岳父母也上了年纪,侯开只能继续做生意,赚钱给老人。
有时候太忙,就让朋友把钱带回去。
自此金氏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侯开很少回家,常年奔波在外。
一次,侯开来到苏州太仓,当地发生旱灾,逃荒者甚多。
侯开找了一家便宜的客栈,刚放下行李,听到外面有哭泣声,推开窗户,只见一妇人和一男孩在店门口。
侯开问老板是什么人,老板叹息一声,说:“韩家村的媳妇,好像姓何,他丈夫是个秀才,前几年听说投奔亲戚去了,后来就断了音讯。前几天她婆婆死了,没钱下葬,现在是卖身葬婆婆,有几个人想买,但不想要她儿子!”
何氏处境艰难,一边是婆婆等着下葬,一边是年幼的儿子。
侯开也是感同身受,对老板说:“我也是四十来岁的人,妻子死了好多年,也一直没娶。你帮我问问,她若是不嫌弃我老,我可以给他下葬婆婆,养育儿子。”
老板:“太好了,你真是大善人,我这就去问。”
何氏知道后大喜,马上答应。
侯开买了棺材,把何氏婆婆下葬,又把韩家村的老房子修了一下,买了新的桌椅。
又过了几年,何氏的儿子也长大了,她儿子名叫韩贵。
侯开对韩贵很好,让他去读书。
乡人感叹不已,有人说侯开是个大好人,对何氏母子没的说;也有人说侯开是个大傻子,给别人养孩子,万一韩龙没死回来了怎么办,恐怕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
怕什么来什么,一年后,韩龙真的回来了。
还没进村就听人说何氏改嫁,韩龙没有冲动,先找邻居问了真假,又去客栈老板问个清楚。
客栈老板前前后后说了来龙去脉,还嘱咐说:“这事可不怪你老婆呀,人家侯开也是大好人。”
韩龙:“他能出钱安葬我老母,是我恩人。老婆改嫁已成事实,现在我只想带走我儿子,别的也不想了。”
客栈老板又找到侯开,转达了韩龙的意思。
侯开又问何氏,何氏说:“都已经这样了,但如果能回到他的身边,我会感激你一辈子的。”
侯开点点头,说:“也好,你先让韩公子在客栈休息一下,我收拾一下东西,明早就离开。”
何氏跑去告诉韩龙,二人大喜。
客栈老板问侯开,说:“那你买的家具,置办的东西怎么办?”
侯开:“留下给他们,还能用。”
实际上还有几亩薄田也一起留下了,侯开默默离去。
话说这几年,韩龙投奔亲戚,亲戚早已搬家到江西,他又去江西,辛辛苦苦一无所获,还好侯开宅心仁厚。
小半年过去了,何氏生了一对双胞胎,都是男婴。
二人算算日子,应该是侯开的孩子。
毕竟侯开是个好人,二人决定当做亲生儿子养育,让两个孩子姓侯,取名侯林、侯山。
侯开离开后继续做生意,走南闯北,再也没有去太仓,更不知道自己还有了两个儿子。
又过了七八年,有一个石将军路过太仓,住在客栈。
石将军还带着儿子,但他儿子突然生了重病,无药可医,死了。
石将军伤心欲绝,把孩子葬在山上的寺里。
下山的时候,突然看到了玩耍的侯山,不论样子身高,居然和死去的儿子一分不差。
石将军问了侯山的名字和家人,回到客栈就找到老板,详细了解了侯山的情况,说:“我刚死了儿子,你也知道,想不到侯山这孩子和我儿一模一样,我想带回家养育,劳烦老板帮忙和他父母说说,钱不是问题,而且这孩子以后世袭我得爵位,绝对不会吃一点苦。”
老板找到韩龙和何氏,转达了石将军的意思。
夫妇也没想到世上有如此稀奇之事,而且两个孩子的名字都有一个山字,夫妇俩商量了一晚,自己家穷,还不如让侯山跟着石将军,改名石山,过上富贵生活。
石将军大喜,留下一百两银子,带走了侯山。
虽然少了一个孩子,按理说生活应该轻松许多,而且石将军还留下一百两银子。
也许可能是韩龙的运气不好,种田种不好,开店没生意,生活越来越难。
侯林想出去做生意,不想在家里穷下去。
韩龙身体不好,只能随了他的意。
韩贵只考了一个秀才,娶了一起老婆,每个月能领到三两银子,勉强一家人吃饭。
第二年,村里下了大暴雨。
韩家的房子被大雨冲毁,韩龙被房子埋住,奄奄一息。
一家人商量着,搬到常熟投奔亲戚,再想办法。
搬到县城的第二天,韩龙就死了。
一家人痛哭流涕,韩贵回村里找人帮忙,留下何氏和儿媳住在客栈。
何氏和儿媳哭哭啼啼,家里太穷,没钱买棺材。
儿媳哭着说:“娘,要不把我卖了。”
何氏流着泪,回想起当年自己卖身葬婆婆,为什么这样的悲剧又发生了。
婆媳俩哭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客栈老板敲门送来一袋银子,说:“你儿子托朋友送来的。”
儿媳问:“可有书信?”
客栈老板说:“没有,只是带了口信,他说过几天就回来,让朋友把钱送回来先急用。”
何氏和儿媳勉强收下银子,又问:“那个朋友现在何处?”
客栈老板:“在店里,姓侯。”
三日后,侯林竟然真的来到客栈,见到母亲和大嫂,这才知道自己离家一年多,竟然连房子都没了。
何氏:“还好你朋友把银子送来,要不然你大嫂都要卖身了。”
侯林:“好友?孩儿没有委托什么朋友呀。”
客栈老板:“姓侯的大哥,现在还在我店里呢!”
侯林急忙找过去,想当面拜谢。
侯开大吃一惊,问老板:“这年轻人是谁?”
客栈老板:“你不他朋友吗,你好帮他送银子呢!”
侯开笑了笑,说:“误会,我是看她们婆媳太可怜了,才冒充她儿子的朋友。”
客栈老板由衷佩服,说:“像你这样的好人,世上不多呀。”
侯林:“多谢大叔仗义疏财,救了我母亲和大嫂,我请大叔喝一杯,顺便人母亲和大嫂也见一面。”
说话的时候,侯林把侯开送的银子有还回来了。
侯开拒绝不要,说:“既然你已经回来了,我也放心了,这银子就收下吧。”
第二天,侯林邀请客栈老板和侯开一起喝酒。
何氏从门外看到侯开,心中大惊,悄悄把侯林叫出来,说:“儿呀,你问他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
侯林马上返回问了姓名和籍贯,又告诉了何氏,何氏双手颤抖,激动地说:“他是你亲生父亲,儿呀。”说话间,何氏拉着侯林走进屋,看着侯开。
何氏说:“官人老了,还认识我吗?”
侯开抬头一看,筷子掉到地上。
何氏指着侯林,说:“他是你的儿子呀。”
侯开无言以对,何氏又说:“你走之后五个月,我生了双胞胎,侯林是小的。”
侯开问:“另一个呢?”
何氏:“七岁的时候,过继给一个姓石的将军了,后来就没了联系。”
侯开:“韩贵去哪了?”
何氏:“回老家找人借钱,他爹死得可怜呀。”
侯开叹息不已,离开这些年他还是没有找到金氏,现在何氏母子有这么艰难,于是决定留下来,在当地买了两处房子,何氏母子住一个,侯开住在隔壁。
话说常熟城外有条河,一日,侯开出城,河中有一条小船翻了,船里的人都掉进河里。
侯开又不会游泳,大喊道:“谁会游泳,谁下去救人我给银子,救一个给十两银子。”
很快,岸边来了许多人,胆大的跳下去救人,把人救到岸上侯,侯开马上给银子。
又有人跳下去救援,不多一会儿,落水的都被救上来,众人都来感谢侯开,其中有一个年轻人,器宇不凡。
看上去很像一个人,侯开一时间又想不起来,问:“这位公子要去哪里?现在衣服都湿了,不如和我回去换个衣服。”
年轻人:“我叫石山,此番前去太仓看望生母,但邻居说来常熟了。”
侯开带着石山回家,何氏知道后,说:“可能是你儿子!”
何氏来到窗外,看了一眼,急忙走进屋,问:“侯山?”
石山:“侯山是我以前的名字,后来过继给我得将军父亲,我改姓石。”
何氏大喜,说:“真是我儿,他是你亲生父亲。”指着侯开说道。
石山离去之时虽然年幼,但还是记得何氏的样子,泪流满面。
何氏又叫来侯林,兄弟团聚热泪盈眶。
那个石将军去年死了,石山世袭了他的爵位,此番正好南下,趁机想着看望一下生母何氏。
十日后,石山返回军中。
侯开想不到自己还有两个儿子,特别开心,又在城中买了两处商铺,带着韩贵和侯林一起做生意。
侯开虽不是当地首富,却也让人羡慕。
王三是个无赖,来到新开的商铺讹钱。
侯开当然不会给钱,王三跑到衙门诬陷他勾结山中土匪 。
县令也没调查,马上抓了侯开,关到了大牢。
韩贵和侯林多次到衙门申诉,全是白费功夫。
一转眼半年过多过去了,侯开住在大牢,十分凄惨。
一日,县令又把侯开提审,侯开才发现新来了一个县令,是个年轻人,一脸正气。
侯开马上诉说冤情,县令没有马上放人,经过几日的调查,发现王三十恶意诬陷,打了王三二十大板,侯开无罪释放。
隔天,侯开又被叫到衙门,县令又问了他姓名和籍贯,马上跪地大哭。
侯开不知发生了何事,也急忙跪下。
县令却说:“父亲,我是你儿子呀。”
当初,金氏和侯开分散,被流寇掳走。
流寇烧杀劫掠,带着金氏和其他掳来的妇人一起奔走他乡,后来官兵杀来,流寇四散而逃跑。
金氏趁机逃出来,但举目无亲,不知身处何地,心中慌乱不已。
这时出现了一个老婶子,姓柳。
柳大婶看她年轻漂亮,动了坏心思,骗金氏说:“大妹子,咱们同乡,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你了,这人生地不熟,不如咱俩一起上路,也好有个照应。”
金氏大喜,二人结伴上路,但是柳大婶身上一分钱都没有,吃住都是金氏出钱。
金氏以为遇到了好人,但走了五六天,发现柳大婶不对劲。
因为走的方向有问题,去扬州的方向往东,二人却一路向南。
柳大婶却说:“你有所不知,东边还有流寇,不安全,咱们先去杭州,再北上回扬州。”
金氏也不认识路,只能继续赶路,三日后,金氏的盘缠也花光了。
柳大婶又让金氏去弄钱,说:“大妹子,你长得好看又年轻,去大户人家当小妾,我回去给你家人报信,到时候你家人再拿钱赎你。”
金氏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走一步看一步。
想不到第二天,还真有一个妇人买了金氏。
原来妇人姓张,丈夫叫杨廷,是个员外,夫妇俩一直没有孩子。
张氏想着找个能生育的当小妾,然后听柳氏一说,就看到怀孕的金氏。想着既然已经怀孕,一定是可以生育的,何不等她生了孩子后再给杨廷生一个。
当时张氏特别开心,所以隔天早早派人去接金氏,恰好柳大婶跑出去联系船家,盘算着拿到钱后溜之大吉。
金氏跟着仆人来到杨府,张氏笑着说:“刚才听说你大姑子不在,银子一分不会少的,稍后我让丫鬟送过去。”
金氏忙问:“什么大姑子?”
张夫人:“与你一起的那个大婶呀。”
金氏摇头,说:“我和她只是偶然相遇,结伴上路而已,并非亲戚。”
张夫人:“也罢,你也是可怜人,现在又怀着孩子,不如留下来吧,银子你自己收好。”
金氏想想也是,说:“多谢夫人收留,只能能把孩子生下来就好,我不要银子。”
张氏:“你放心,先生了孩子再说吧。”
杨廷当时还不知道给自己纳妾,以为是张氏收留的可怜人,让人打扫出一个院子给金氏住下,另一边柳氏拿不到银子,金氏也没了,两手空空只好另想他法,继续赶路。
没多久,金氏产下一个男婴,做完了月子。
张氏才告诉丈夫杨廷,说:“金氏是给你当小妾的,她一定能给你生孩子。”
杨廷不同意,说:“金氏是个可怜人,现在到处都有流寇,又和家人失散,你好心收留我没话说,但如果是给我纳妾,那就免谈。你也不看看她才多大,我又多大,给她当爹都够了。”
张氏:“老爷且慢,你看她刚生了一个儿子,一定可以给你生儿子的,咱们后继有人难道不好!”
杨廷:“那是她的儿子,和我有什么关系。再说你怎么就知道你不能生孩子了,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如果一直没有就是命,是我命中无子。”
杨廷叫来管家,吩咐道:“如果金氏愿意留下,和奶娘一样的每月三两银子。如果不愿意,就送她十两银子,随她想去哪里。”
金氏知道后,流泪满面,说:“夫人,老爷。你们的大恩大德感激不尽,无以为报,我想给你们当干女儿,终身侍奉二位。”
张氏也不好坚持,杨廷却很开心,认了金氏做干女儿,如此一来自己有了一个外孙。
第二年,张氏竟然也生了一个儿子,杨廷喜出望外,给儿子取名杨云,得知金氏的丈夫姓侯,帮忙取名侯全。
两个孩子吃住在一起,年纪稍大,更是一起读书,侯全更聪明一点。
杨廷让侯全去科考,但侯全想等一年,和杨云一起。
第二年科举的时候,两人一同考取了秀才,后来虽然又一起考试,但杨廷能力有限,一直没有成功。
反倒是侯全连战连捷,考了秀才后又考了举人,又去了京城考了贡士,通过了殿试,考中进士。
杨廷通过朝中的朋友,推荐侯全做了县令,正好是侯开定居的苏州常熟。
侯全到了之后就看到了侯开的案子,发现名字竟然是侯开,马上禀告了金氏。
金氏:“不会是同名同姓吧,你去问问,是不是扬州的东兰县。”
侯全又找到侯开,问:“你可是本地人?”
侯开:“不是,前几年搬过来的,祖上是扬州东兰县人。”
侯全又惊又喜,急忙跪地磕头,然后跑去叫金氏。
金氏看到侯开,泪流满面,说:“他是你爹,你亲生父亲。”
侯开也不敢相信,分别几十载,竟然还能遇到金氏,一家人终于团聚,实属不易。
侯林、石山还有韩贵也和侯全相认,侯全帮侯林和韩贵买了田地和商铺,二人终于不再为生计奔波。
后来,侯全任满不再做官,石山也告病还乡,陪在侯开身边,侯开死后葬礼三个儿子顶灵,乡人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