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江西儿子将父制成“木乃伊”,供奉在自家厅堂,今已有新家

卡门的事 2024-07-19 02:42:46

文|卡门的提琴

编辑卡门的提琴

提到“木乃伊”,人们自然会想到古埃及,他们将法老王等贵族的遗体进行干燥防腐处理,再用麻布层层裹好,制成木乃伊,与之类似,在中国,也有“肉身菩萨”的概念。

高僧圆寂后,若肉身经年不腐,就被称为“全身舍利”,成为令人敬仰的对象。

然而,在2000年,江西省上饶市,一位农民之子却将自己的父亲做成了“肉身菩萨”,而且还供奉在家中。

儿子为何要将父亲做成“木乃伊”?如今这个“木乃伊”还在吗?

灵山脚下一农家

20世纪20年代,江西上饶灵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的父母给他取名林观荣,林家祖祖辈辈以务农为生,虽然清贫,但一家人其乐融融。

灵山是一处佛教圣地,山上寺庙林立,佛教氛围十分浓厚,耳濡目染之下,林观荣从小就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经常去山上的寺庙里礼佛,久而久之,与寺中僧人也熟络起来。

僧人们见他虔诚,常常与他讨论佛法,林观荣也乐此不疲。

随着年岁渐长,林观荣发现,山路陡峭难行,年迈体弱的信徒上山颇为不便。

于是,他萌生了一个念头:不如我来修一条道路,方便大家上山礼佛吧。

说干就干,林观荣利用农闲时间凿石铺路,几经辛劳,终于修出了一条长达两公里,拥有2000多级台阶的山路。

此举令他在当地声名大噪,成了村里的“名人”。

修路的过程虽然艰辛,但看到来往的信徒们走在宽敞平坦的石阶上,脸上洋溢着欣喜和满足,林观荣感到由衷的欣慰。

他常常一个人默默地站在山路旁,看着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从身边走过,内心充满了平和与喜悦。

在乡亲们眼中,林观荣已然成了一位令人敬重的善人。

临终遗愿

光阴荏苒,林观荣年过半百。

或许是常年与僧人为伴的缘故,林观荣的生活习惯渐渐发生了变化。

他开始茹素,不再食用荤腥,每逢用餐,他都会独自在房间用餐,碗筷从不与家人混用。

他常常背着干粮去山上的寺庙,与僧人共餐,讨论禅理。

他的儿子林上水渐渐长大,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也成了一名虔诚的佛教徒,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父亲的一个想法,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

一天,林观荣忽然对儿子说:“死后,你要替我办一场‘缸葬’,将我做成‘肉身菩萨’。”"林上水大吃一惊,连忙问父亲缘由。

原来,一些德高望重的高僧圆寂后,都是通过“缸葬”的方式,成为“肉身菩萨”,受人膜拜,他希望自己死后也能像这些高僧一样,肉身长存。

林上水虽然是个孝顺的儿子,但对父亲的这个想法,他实在难以苟同。

在他看来,父亲虽然一生行善,但毕竟是个凡夫俗子,想要成为“肉身菩萨”,未免痴人说梦。

然而,面对父亲的再三叮嘱,林上水最终还是应允了下来。

此后的日子里,林观荣常常会提起这件事,叮嘱儿子万万不可忘记,每次听到父亲的叮咛,林上水心中都是一阵沉重。

“缸葬”风波

2000年2月,75岁的林观荣因病去世,林上水虽然悲痛万分,但转念一想,父亲的遗愿还未了结,他必须尽快行动起来。

林上水先是按照父亲的身材,定制了一对大小合适的陶缸,然后,他找到了一些懂得“缸葬”工艺的工人,请他们来操持后事。

消息一传开,整个村子炸开了锅,村民们一听说林上水要给父亲“缸葬”,都纷纷跑来劝阻,在他们看来,人死了就应该入土为安,搞什么“缸葬”,简直是大逆不道。

面对众人的反对,林上水却毫不动摇,他解释说,这是父亲生前的遗愿,自己作为儿子,有责任完成,至于别人的看法,他并不在意。

“缸葬”仪式如期举行。

林观荣的遗体被缝入一套崭新的寿衣,端端正正地置于缸中,工人们在缸内填满木炭、石灰等防腐之物,然后封缸,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小屋中。

按照规矩,三年后开缸,若遗体不腐,便可塑成金身,成为“肉身菩萨”。

三年里,村里的流言蜚语从未停止,甚至有人开始编造一些离奇的故事。

林上水对此充耳不闻,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父亲在天之灵,一定会保佑这个愿望实现的。

三年后,林上水如约开缸,出乎意料的是,父亲的遗体竟然完好无损。

林上水喜出望外,连忙请来工匠,为父亲的遗体裹上石膏,再上色、穿衣,塑成一尊栩栩如生的“肉身菩萨”像。

为了防止被盗,他还特意雕塑了一尊较小的附身像。

“肉身菩萨”带来的争议

“肉身菩萨”塑成后,林上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决定:他要把父亲的塑像供奉在自家客厅里。

当村民们得知此事后,一片哗然,在他们看来,林上水这是在家里摆了个“死人”,简直是不可理喻、丧心病狂。

面对众人的质疑和指责,林上水辩解说,自己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孝心,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并非哗众取宠。

然而,无论林上水如何解释,村民们的态度依然无法改变。

在他们看来,将死者的遗体供奉在家中,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是不合情理的。

渐渐地,林家成了全村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禁地”,往日的好友邻里,再也不登门拜访了。

林上水虽然感到十分孤独,但他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父亲在天之灵都看在眼里,一定会理解和支持自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林上水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虽然出于孝心,但客观上确实给乡亲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

于是林上水为了避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他在外面做了一些小生意,买了新房,只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才会回来给父亲上香,供奉。

总结

孝道固然可贵,但在实践中,我们还需要考虑社会影响,遵循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

对于宗教信仰和民间习俗,我们应该秉持一种理性、科学的态度,既不盲从迷信,也不全盘否定。

只有在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我们才能构建一个和谐、包容的社会。

只有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在个人理想和社会责任之间达成和解,我们才能共同缔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