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意外了!新加坡首富出手,狂吸中国“豆奶大王”股权

建花朵 2024-12-12 10:27:21

花朵财经观察出品

编辑丨铎子

新加坡首富,爱上中国“豆奶大王”。

最近几个月,随着曾连续多年蝉联“新加坡首富”的黄志达,不断增持维他奶的股份,中国“豆奶大王”已逼近“易主”。

据财通社消息,目前黄志达旗下公司杨协成及其家族办公室持有维他奶股权比例已上升至接近20%,而罗氏家族合计持股比例为25.94%。

“维他奶可能被收购”的猜测瞬间传遍市场。

10月以来,维他奶国际股价已经翻了一番。被商界大亨看上的维他奶,业绩却在不断“缩水”。

2018/2019财年(截至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75.26亿港元,到2023/2024财年,公司营业收入已降至62.17亿港元。同期,净利润从6.96亿港元降至1.16亿港元。

此外,由于牛奶的影响,因此在很多人心中,豆奶已经卖不过牛奶,看似更像是“夕阳产业”。

如此背景下,维他奶为什么还能获得“新加坡首富”的青睐?

难以绕开的中国市场

“首富家族”已非第一次对豆企出手。

此次“举牌”维他奶的杨协成公司,便是黄氏家族发展壮大过程中通过收购纳入旗下的。杨协成的历史,甚至比维他奶还要悠久。

1900年成立于中国福建的杨协成,曾以简单的豆奶作坊起家,之后率先发展瓶装豆奶和菊花茶等业务,并于1969在新加坡及吉隆坡股票市场挂牌上市。

但由于没有在业务、区域、管理权责上做出清晰的划分,最终导致杨家子弟爆发“内斗”,兄弟形同陌路。

1994年,不堪家族内部分裂的时任杨协成公司主席杨至耀向法庭申请解散公司。

黄志达的父亲、昔日“新加坡首富”黄廷方迅速嗅到了商机,将杨协成公司收入了黄氏家族的商业版图,令这家百年品牌重获新生。

在黄家人的领导下,之后杨协成公司陆续在中国和马来西亚均设立了高度现代化厂房和规模宏大的自动化生产线。

如今,杨协成已发展成为一个在东南亚久负盛名的品牌,是新加坡业绩最显著的饮食集团公司之一,主营产品覆盖豆奶、马蹄爽与柠檬茶等。

美中不足的是,杨协成的主要市场位于东南亚,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尚不足10%,而且近年来杨协成在中国市场始终表现平平。

2023年,杨协成公司在中国市场收入约2634.7万新加坡元(约1.42亿元人民币),创下2019年以来的新低。

然而,要想在豆奶市场大有作为,很难绕过中国市场。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霸占着全球最大的豆奶消费市场,是全球豆奶产品的主要消费国。

据博思数据显示,中国豆奶市场发展势头强劲,从2014年的72.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50亿元,增速较为明显。

如何才能拿下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

若是能将维他奶收入麾下,或许能让杨协成得以实现“梦想”,快速撬开中国豆奶市场的大门。毕竟于1940年在中国香港成立的维他奶,一直有着中国“豆奶大王”之称。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早在2016年维他奶就占领了中国内地豆奶市场份额的第一位,市占率高达41%。

11月26日,维他奶公布2024年中期业绩,实现收入34.43亿港元,中国内地及香港仍是其两大主要市场,分别占总收入的56%和34%。

此外,维他奶在深圳、上海、佛山、武汉和东莞均设有生产运营中心,这些或许都是杨协成想拥有的。

从市场发展前景来看,黄氏家族盯上的豆奶生意,也并未夕阳产业,反而依然朝阳。

豆奶不再是简单的“豆奶”

豆奶行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随着众多巨头纷纷入局,推动豆奶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以及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升级,豆奶种类正不断拓展,各种新概念豆奶令人目不暇接。

以国内品牌豆本豆为例,陆续推出了黑豆奶、坚果豆奶、芝麻豆奶、红枣豆奶等新豆奶产品,通过多元新鲜味觉虏获了大批的消费者。

豆奶还与中国茶融在了一起,激起了不一样的火花。喜茶推出豆豆波波茶、乐乐茶推出麻薯豆乳鲜奶茶,奈雪的茶推出豆奶宝藏茶、茶百道推出豆乳玉麒麟等。

放眼全球市场,豆奶创新趋势也不断。

韩国的Vegemil5060品牌,以中老年人为目标人群,产品除富含植物蛋白,还富含有助于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的钙和维生素D。

日本的Marusan品牌,推出豆乳火锅汤料,使用有机大豆和有机芝麻制成,具有豆乳的原始美味,让豆类产品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豆奶甚至在一步步变成休闲饮料。

杨协成旗下的yeo’s豆奶在包装风格、口味、零售渠道上都十分靠近休闲饮料。yeo’s 豆奶以灌装为主,已高密度进入新加坡当地自动贩卖机。

达利食品推出的Soydo初豆豆乳茶,同步实现了豆奶产品以瓶装休闲饮料的形式现身。

随着豆奶进入不断创新的市场,让大多数人开始重新看待喝了几十年的豆奶,全球豆奶行业也由此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有2023豆奶市场分析报告显示,预计2023年中国豆奶市场规模将达约600亿元,而新品种豆奶占据市场份额将达30%以上。

随着研发新品种豆奶成为市场利器,近年来无论是维他奶还是杨协成,均在不断对豆奶产品推陈出新,包括推出黑豆豆奶、低糖原味豆奶、草莓豆奶、巧克力豆奶等多口味豆奶产品。

不过即便不是夕阳产业,而是朝阳产业,每个品牌要想取得成功也绝非一件易事。

后浪居上

豆奶市场,从不缺乏“激战”。

街边温热现煮的现制散装豆奶,以及豆浆机的普及为家庭自制豆奶大大提供便利,均大幅挤占了豆奶的市场份额。目前,豆奶市场仍以散装产品为主,预包装产品仅占十分之一。

由于豆奶市场相对缺乏技术壁垒,进入门槛较低,近年来随着植物饮品赛道爆发,达利、伊利、蒙牛等巨头纷纷闯入这一市场,还形成了一股后浪居上之势。

虽然维他奶一直在尝试推出多口味、差异化的豆奶新品,试图守住自己的“地盘”,但在豆奶行业新一轮发展周期中,维他奶的市场份额依然难以避免被“步步蚕食”。

据2022年中国豆奶市场份额数据显示,达利旗下成立于2017年的品牌豆本豆以20.7%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维他奶则屈居第二,市场份额降至16.9%。

2018/2019财年(截至3月31日止年度),维他奶内地收入曾一度达到46.28亿港元,对比2023/2024财年的33.57亿港元,下降之势相当明显。

问题来了,维他奶明明已经很努力创新了,昔日的“大王”为什么还会“败北”?

值得一的是,2021年7月,中国香港曾发生一名警员在铜锣湾遇袭受重伤,疑凶自杀送院抢救后不治身亡,凶徒为维他奶公司采购部职员。

香港警方表示,此事为“孤狼式本土恐怖袭击”。维他奶公司内部却通告称,梁建辉于事件中不幸逝世,对他的家人致以最深切的慰问。此举被指美化及纵容暴力。

随后,龚俊及任嘉伦多位明星纷纷发布声明,宣布终止与维他奶品牌的一切合作。同时,据极目新闻报道,全中国多地商户自发下架维他奶产品。

虽然维他奶后面又发布声明称,先前网上流传的所谓“通告”是“一位员工私下撰写并内部转发”,并没有经过集团的官方批复和发布,但维他奶的声誉已“难以挽回”。

经历了2021年的舆论危机后,维他奶至今仍在“回血”中。自2021年公司营收利润明显下滑以来,目前仍迟迟未恢复至巅峰时期。

岁月斗转,维他奶现任掌舵人罗友礼也已经82岁了,到了需要传承的年纪。但在外界看来,可能成为维他奶接班人的罗其美,至今仍未接过她父亲的接力棒。

在被问及是否会与杨协成展开合作时,罗友礼曾表示,“如果这些合作在商业上具有合理性,维他奶会积极考虑。”这又让外界对这家企业可能易主,多了几分猜测。

不过,如果“新加坡首富”拿下这家企业,所要面临的挑战或许仍不小。毕竟维他奶不仅需要面对新周期的激烈竞争环伺,还需要解决历史“信任危机的包袱”。

(文章来源:花朵财经观察)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1 阅读: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