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不可换镜头相机为何越来越贵?到底值不值?

卷太郎爱摄影 2024-03-27 05:52:47

摄影器材圈有一个怪现象,有些相机越来越贵,完全不符合电子产品价格趋势规律。这让很多摄友比较纳闷,为何这些看似非主流的相机会这么“值钱”?这到底是割韭菜,还是真的值得选购呢?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这事儿。

一般情况下数码产品的价格走势是越来越降价的,例如手机、电脑之类的。有些新型号推出后价格与上一代发布时持平,甚至还有所降低,即使有些新产品上市价格会略高,但经过一段时间沉淀后,价格也会回归正常水平。可是这种一般性规律在摄影器材领域却出现了例外。想必玩过一段相机的朋友们都清楚我说的是哪些机型。抛开某些大品牌镜头不谈,单说相机,您可能已经猜到,我说的就是类似于富士X100系列、理光GR系列这样的不可更换镜头相机。

主流的可更换镜头相机,单反也好,微单也罢,就机身而言,价格还算是符合一般规律的,有个别机型曾经短暂涨价,但随着时间推移,也逐步回归了理性。但偏偏就是比较冷门、小众的不可更换镜头相机,价格一路走高,甚至完全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力。

如果说徕卡、蔡司之类的德产相机现在逐步走上了神坛,令诸多摄影爱好者膜拜,品牌溢价严重高出产品本身,那么日产的这些相机并没有被推崇到如此高的地位,它们通常都是被看做是“性价比”、“干活儿用”产品的定位,是普通人能消费得起的商品,但是,现如今,为何它们也走上了“品牌溢价”的路子?

其实不然。从大多数日产相机仍然没有达到靠品牌溢价直接产生高利润的阶段,即使是头部主流的佳能、尼康、索尼,也依然老老实实在做产品,靠技术来赚钱,还远没达到令人膜拜的地位。类似理光、富士不可换镜头的这几个小众机型为何会不断涨价,二手机型都在涨价,其原因个人认为是如下几点:

营销策略

拉长产品时间线来看,其实不管是gr系列还是x100系列,他们大部分生存周期内的价格并没有像现如今这样“疯狂”,前些年它们都没有“过万”的价格记录,也就是在近两年,不断涨价,二手也在涨,新产品也在涨,能够按新机官方发售价买到,简直就算是赚到。这期间绝非是它们的产品力更强了,性能有颠覆性增强了,因为这些机器经过几代更新,他们的性能几乎没有什么太大变化,外观也鲜有改变,每次更新都是小幅技术提升,甚至比起当下主流微单,它们在对焦、防抖、连拍等方面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显然,价格上涨的因素,营销策略是主要原因。产能不足、货物稀缺,这是影响价格的市场因素,厂家更愿意通过这种策略达到现在的市场效果,从而让用户觉得产品更“保值”,引发用户一机难求的消费心理,这与苹果当初玩的策略是一样一样的。

这完全符合饥饿营销的套路。越涨价,用户越关注,购买需求越会被激发。

文化背书

一种产品一旦卖点突破了产品使用价值本身,就不单单是卖产品这么简单了,卖得更多的是“文化”。我们可以从x100系列和gr系列看到这种典型的销售思路,即卖文化。富士将x100系列打造成了“复古典范”,而理光将gr系列打造成了“街拍典范”,它们背后都不是在宣传机器本身的性能,而是用一种摄影文化给它增添了光环。虽然这两个品牌无法达到徕卡这样的高大上级别,但不妨通过类似的营销理念来给自己背书。

现代相机早已经脱离了早期机械相机的造型设计,全都看上去“傻大黑”,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工具,而富士通过金属外观、旁轴造型、方方正正、机械感这些标签,将x100系列塑造成了一种复古机械相机的文化特性,让这台机器在众多相机中脱颖而出,给人一种“文艺范”的感觉,另外再通过其长年生产胶片的企业历史,给x100系列加入所谓“胶片滤镜”,使之直出照片有浓郁的胶片色调,从外观和内在两方面都带给用户一种复古效果。

理光也是同样的路数。gr系列除了外观保持了胶片时代gr相机的基本特征外,“街拍专用机”的标签是其强大的文化背书。这其中当然缺少不了通过大师宣传的背景,森山大道模式的植入,正是这一文化标签的具体体现。其实任何相机都可以用来街拍,但偏偏理光让用户认为在这个题材领域gr系列是最“专业”的,这种专业不仅体现在其快拍ps机理念的延续,专注街拍的性能设计,更体现在了其内在的所谓街拍理念的传达。

小众产品

当一种产品从高需求量转换为小众产品时,其价格必然会有所提升,这不单一是针对相机这个产品而言,对大部分工业产品都是适用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智能手机时代来临之前,用于随身播放音乐的MP3播放器是一种普及度很高的数码产品,但当大众使用手机听音乐之后,MP3播放器就从普及型产品转向了“发烧友产品”,大家可以看看当下在售的MP3播放器类的产品,几百元的普及型产品已经没有了,有的已经达到了上万、几万的售价,曾经经典的播放器型号,二手价格也被高高抬起。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大众产品转小众产品后的价格变化。

相机与音乐播放器非常类似,相机的影像记录功能已经被手机取代,但追求专业性、高画质、操控细节的用户还是存在的,相机不会消亡,那么用于维持其继续生产的利润必然会加到单个产品之中,这是一个大趋势,只不过在x100系列和gr系列身上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

到底值不值得入手?

这个问题每一个人答案都是不同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会入手这类机器。原因很简单,我没有这类产品的使用需求。个人更倾向于使用可换镜头相机,在画质、乐趣、操控等方面,可换镜头相机可以更好地满足我的需要,我也不追求所谓“文艺”之类的风格,极致便携,这类机器也做不到,所以,我就踏踏实实用微单,不会考虑这类机器,除非它的价格符合其本身的定位,在溢价严重的情况下,我绝不考虑。

那么,您怎样看不可换镜头相机涨价这事儿?欢迎评论区留言。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