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是美好的大团圆,却将人性的丑陋展示得淋漓尽致

剧评小短腿 2024-11-13 17:51:01

在我们看过的众多影视剧中,《父母爱情》绝对算得上是一部真正的良心佳作。

剧中讲述了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家庭生活,德华从年轻到白发的人生轨迹格外令人动容。

特别是最后那个看似温馨的"大团圆"结局,德华重回江家与哥嫂一起生活,表面上是其乐融融,可仔细品味却能读出浓浓的人生况味。

今天小谦就带剧友们一起扒一扒这个结局背后隐藏的人性密码。

人性试金石:老丁去世后的分水岭

在丁家付出了整整30年的德华,在老丁去世后迎来了一个巨大的转折。那些曾经被她含辛茹苦拉扯大的继子们,在失去了父亲这个纽带后,立刻露出了利己的本性。

他们要让亲生母亲王秀娥和老丁合葬,完全没考虑德华的感受。

这一刻,德华或许终于看清了现实:原来自己30年如一日的付出,在某些人眼里竟如此不值一提。

小谦不禁想说,德华这一生也真是苦啊!年轻时为了哥嫂带孩子,后来又为了自己喜欢的老丁操持了一辈子。可人家压根就没把她放在心上,娶她也不过是因为找不到更好的选择。这种现实真是让人心寒。

两个家庭的人性对比

要说最能体现人性的,就是德华在两个家庭中的地位对比了。

在丁家,德华就像个永远不会被真正认可的外人。老丁娶她更多是无奈之选,继子们叫她"姑姑"而不是"妈",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注定了她永远都是个局外人。即便她付出再多,也换不来真心的认可。

反观江家,德华就是实打实的亲人。侄子侄女们发自内心地感激她的养育之恩,亚菲更是把姑姑当亲妈看待。卫东那句"我忘不了姑姑身上的味道,那是人味",简直说到了人心深处。

"养儿防老"的现实困境

德华的经历给我们上了一堂血淋淋的人性课。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换来回报,不是所有的善良都值得被善待。

丁家的几个儿子把人性的丑陋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心安理得地享受德华的付出,却在她失去价值时无情地将她推开。

我不由得想起剧中一个细节:德华给老丁的儿子们织毛衣时,那股认真劲儿,仿佛在织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可最后呢?她织出来的不过是一场空。

最暖心的抱团养老

不过话说回来,德华最后能回到江家,跟哥嫂一起相依为命,倒也是个不错的结局。老年人抱团取暖,互相照应,比独自在丁家受气强多了。

这让小谦想起亚菲说过的一句话:"姑姑,你就是我亲妈。"这种发自肺腑的情感,才是最珍贵的亲情。

如果要问我对这部剧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大概就是:血缘关系不重要,重要的是真心和感恩。有些人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比亲人还亲;有些人明明有血缘关系,却连最基本的良知都没有。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