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的告知,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

扬州小兔子 2024-12-06 17:25:36

小区一位老人走了,吹吹打打了整整两天。讲真,几乎不间断的声音,很头疼。可是,本人不反感,很理解。

对一个二三十年的老小区来说,老人走了的频率,比新小区高得多。疫情发生前,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每一次听到,会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一声。

然而,经过疫情那三年的痛苦经历,人们的思想观念被改变了很多,很多老人走了,家人的告别好像改变了,以吹吹打打形式给老人送别的人家,越来越少。疫情时期,病人在医院去世,亲人连告别的机会都没有,连去殡仪馆送行的可能都没有……

又怎么样了?“死者长已矣,存者且偷生”。所有的形式,都是为活人,为了活人的心安。这些年,我们经历了太多!最大的变化,便是对生死的态度。让走了的老人,安安静静地离去,大多数人的选择。

上个月去上博东馆,欣赏了大量的青铜礼器和玉制礼器,还有比青铜器和玉器更早的石质礼器。古老的中国境内的诸侯邦国,最大事情便是“祀与戎”。“戎”,是为了更好更大的生存环境。“祀”,便是希望所作的一切,能得到祖先的护佑。人死了,灵魂还在。先人的护佑,是取得诸事顺遂的前提。各种各样陪葬品、殉葬物等,是对先人的尊崇,是“视死如视生”的证明。

今天,简单多了。没有土葬,没有陪葬品,也没有“丁忧”。三五天的丧葬假,匆匆赶赴在来回的路上。儿女们甚至来不及悲伤,忙忙地处理完“送终”,又赶回工作岗位。记得很多年前看《东京物语》电影,为那对老夫妻的晚年伤感。今天的我们,可能连那对老夫妻的儿女们都不如。他们至少还可以坐下来好好感慨一番!

吹打声还在继续,我的思绪没有被打断。这户人家,估计儿女众多。老去的人,年纪也一定很大了。白天是民乐,中午是扬剧,晚上还有大戏。虽然天气比较冷,乐团的工作却尽心尽力。

按照“规矩”,儿女越多的老人,“老”了后请来的吹鼓手的收入就越高。为什么?他们有这样那样的说道,让儿女们压力山大。好像不掏出这把银子,就是不孝顺。尤其老小区,大家做了几十年邻居,知根知底。即便没有那么多的收入,家中老人最后的一程,要送得风风光光。

厚养薄葬,都会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开口说人很容易。很显然,人死后的“风光大葬”,在今天不过是在所谓“风水先生”指点下,在家放几天而已。最后的安身处,就是一平米不到,比人间住宅贵很多的小小空间。

虽然都知道,这样的“风光”很扰民,少不了会被人抱怨。可是国人对这样的叨扰似乎有极强的包容性,不会有人去当面指责。这便是传统文化的巨大作用。“逝者为大”,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敬畏。

有人说,吹拉弹唱的乐队,素质太差。有时候会吹出与喜气洋洋的曲调,极端的还有诸如《常回家看看》、《走进新时代》等极不协调的歌曲。这也是请吹鼓队被人诟病的原因。“陋习”的指责一直没断过,吹鼓队却一直都有。为什么不去想它们生命力顽强的背后原因呢?

人这一生,经历大事小事无数,只有两件事必需给亲友报备,否则人家就算知道,可能也会装着不知。这便是“喜事不请不到”、“丧事不报不到”。现代人的生活圈子比之过去,大了太多。除了至亲好友,一家一家上门报备,根本无法实现。

家中老人“老”了,请来乐队吹奏一番,既是为了孝顺的名声,也是给众邻居报个信儿。老人离去前,大多会有一段较长时间缠绵病榻。倘若无声无息地将老人“送走”,有一天被不知情的人问及,彼此都会尴尬。

这几年,被打扰的频率真的很低了。疫情给人的观念,来了一一次大变革。就像四十多年前强硬的政策,引发了至今尚看不到尽头的生育观。经济进入了低迷,是因为消费降维。消费降维的起因是什么?人口人少了。一个孩子拉动的消费,比几个大人都多。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是最后的生育高峰吧。

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今天基本被打得粉碎。以后我们老了,独生子女的孩子,想“孝顺”也心有余力不足了。吹鼓手这个职业,想来也会逐渐消亡。有某信等更好的告知方式,“老”人静默地离去,会成为主流。

这位“老”了的人,会被羡慕吧。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