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体育部评出的2024国际十佳运动员名单里边,乒乓球选手一个没进去,这事儿搞得挺有意思的,明明孙颖莎和王楚钦在网上天天上热搜,结果连个提名都没混上,让人不得不琢磨这里头的门道。
孙颖莎和王楚钦在网上的热度真是没谁了,随便发个动态都能引来一堆人讨论,搞得跟追星似的,但是这种关注度好像跟实际比赛成绩不太挂钩。
乒乓球现在在国内的地位确实挺特别,甚至比足球还火,这种现象放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特别是年轻球员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关注。
说实话,这种关注度对运动员来说也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让更多人了解这项运动,另一方面也给运动员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有时候真觉得现在的运动员不容易,既要应付比赛,还得管理自己的社交媒体形象,稍不注意就容易出问题。
其实仔细想想,运动员的商业价值和竞技水平之间的关系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哪个更重要。
现在的体育圈跟以前真不一样了,运动员不光要练好技术,还得学会经营自己的个人品牌。
巴黎奥运会上,孙颖莎和王楚钦终于拿下了混双金牌,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毕竟上届东京奥运会就差那么一点点。
说起来这个混双项目还真是折腾,从东京输给日本队那次开始,就一直是国乒心里的一根刺。
不过这次在巴黎总算是把这个遗憾给补上了,虽然过程确实挺惊险的,特别是对阵朝鲜队那场比赛。
团体赛倒是按部就班地拿下来了,这个项目算是国乒的传统强项了,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
现在回想起来,这届奥运会对国乒来说意义重大,不仅仅是因为成绩,更重要的是证明了我们在新项目上的突破。
刘国梁最近说要在新周期给年轻球员更多机会,这话听着简单,但是背后的意思可多了。
对于孙颖莎和王楚钦来说,压力肯定会更大,毕竟后面有一群年轻人在虎视眈眈地盯着。
不过这种良性竞争对国乒来说是好事,能保持队伍的活力,避免出现断层的情况。
说到底,竞技体育就是这样,不进则退,就算你现在是主力,也得时刻提防着别人超过你。
孙颖莎现在就差一个奥运会单打金牌就能大满贯了,这个目标应该能给她不少动力。王楚钦的情况可能更急迫一些,三大赛金牌都还没拿到,确实需要在重要比赛中有所突破。
新华社这次的评选标准到底是怎么定的,说实话真有点摸不着头脑,感觉不太符合大众的预期。
可能是因为要照顾到不同项目的平衡,但是完全不考虑项目的影响力和关注度,这种做法也确实值得商榷。
体育评选向来都是个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毕竟不同项目之间很难有个统一的标准。
这种评选其实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传统优势项目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可能还不够。
乒乓球在国内这么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却似乎没有相匹配,这个差距确实值得思考。
运动员的成功现在已经不能单纯用金牌数来衡量了,还得考虑他们对这项运动的推广作用。
真是有意思,真是无语了。有什么遗憾的,奥运会单打连16强都进不去,有什么资格当选国际十佳运动员,连中国十佳运动员也没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