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支持者,北美教授陈雁北吐槽清华:很无语,这样出不了天才

浩慨和趣事 2024-10-14 18:54:25

在这个十月,我们原本期待达摩院决赛成绩的公布,但遗憾的是,这一结果并未如期而至。据说,连参赛选手们也不清楚自己是否获得了奖金。这一切或许都与姜萍有关。

在北美著名学府加州理工学院,有一位陈教授对姜萍给予了特别的支持。当时,他在朋友圈中发表了一段长文,力挺姜萍。他表示,预赛的数学题难度其实并不高,即便是中专生,只要通过独立苦学,也能够取得好成绩。

这段话明确表明了陈教授的立场,他显然支持多多培养像姜萍这样不拘一格的天才。最近,关于天才的话题,这位陈教授又引发了一次讨论。据说,他再次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段文字,这段话被网友们分享到了网络上,随即引发了轩然大波。

姜萍支持者,北美教授陈雁北吐槽清华:很无语,这样出不了天才!

对于天才的定义,众说纷纭。在许多人看来,考上清华、北大便是天才的标志。然而,这种天才并非能够通过标准化模式像流水线生产标准件那样被培养出来。以著名教授陈雁北为例,他就是其领域的天才,最终被挖掘到北美担任教授,如今已是外籍身份。

尽管身在海外,陈教授仍时不时对国内教育发表看法。例如,清华大学有一个书院,由丘成桐主导。

陈教授透露,刚刚过去的假期中,丘成桐特意从全国各地搜罗了一批在数学领域展现天赋的初中生,将他们集中进行封闭式训练,旨在培养他们取得杰出成就,争取赢得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奖项,如菲尔兹奖、图灵奖等。

陈教授对清华的这种教育模式感到不可思议。他表示,简直无从评论,只能用“无语”来形容。在他看来,天才不应以这种方式培养。一位网友对此表示认同,并将陈教授的观点分享至网络,未料到引发了巨大反响。

由于反应过于激烈,该网友迅速删除了陈教授的图片,但评论却被保留下来。有人认为,天才不应通过封闭式训练来培养,这种方式可能扼杀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他们认为丘成桐的做法是错误的,陈教授的观点更为正确。

从资历上看,陈教授其实不够资格评价丘成桐。有人质疑为何不能?两人都是知名学府的教授。很多人认为,丘成桐因出身学术世家,更容易在国内外取得优越的学术地位。

即便如此,若论学术成就,陈教授确实无法与丘成桐相提并论,两者的水平差距显著。丘成桐在数学领域的贡献,使他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而陈教授的影响力相对有限。两人都在学术圈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其成就和影响力仍存在明显差异。

丘成桐主导的书院方法,虽非最科学,但目前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

一些网友持中立观点,认为这种培养并非针对所有学生,不是毫无区别的大锅饭模式。对于学生的天性和智力,确实可能有压抑,但这种方法是自愿和通过选拔的,专门挑选有才能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和差别化教育。

在指责这种方法前,大家不妨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教育方式。如果没有,那这可能就是现阶段最优的教育方法。

有网友认为,在陈教授等已出国的学者眼中,天才可能是那种前半生自由自在,突然取得大成就,甚至获得诺贝尔奖,后半生隐退乡村的人。然而,这种过于自由的方式真的能培养出理想的天才吗?未必如此。

有句话说得好,天才是多姿多彩、千奇百怪的,无法定义。没有最好的培养方法,但在适当压力下,他们可能取得更大成就。天才的成长路径各异,教育方式也需因人而异。适度的挑战和压力,或许能激发他们的潜力,促进更大的突破。

对天才的追求和大众的狂热并非无理,陈教授或许只是吐槽,却忽视了家长们的心态。如今,家长普遍望子成龙。听说这种培训并非清华强迫,而是家长积极报名。一些网友表示,即便在四五线小县城,也有家长热衷于这种方式,疯狂培养孩子,希望他们能在个性化培养中获得一席之地。

家长们的热情反映了对孩子未来的深切期望,也显示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如果有学校可以提供给孩子们,那恰好就是两全其美了。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