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被同学打了,你的反应,决定孩子未来

我是十三姨 2024-11-12 14:51:44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唏嘘不已:

学校公共洗手间内,一位身着校服的女孩被同学连扇数个耳光,踢踹至墙角。

扎起的头发被打得散落在耳边,脸蛋被打得通红。她下意识举起手护住脸,施虐者却越发嚣张。

这是发生在云南陇川县的一起中学霸凌事件。女孩父亲表示,自己凌晨的时候在网上看到视频,泪如雨下。

自己将女儿捧在手心上,舍不得骂她一句,谁知在学校却遭到同学如此欺侮和霸凌。

然而此类事情并不少见。

假如有一天,你的孩子对你说:“妈,我被同学打了”,你将如何应对?

是忍一时风平浪静?还是怒发冲冠大闹学校?

是责怪孩子胆小懦弱?还是安慰孩子后一起面对?

教育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曾说过:

“孩子的感受,很多时候都是父母的态度决定的。”

你的反应,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01

孩子被打

家长反应是关键

今年,演员王星越凭《墨雨云间》走红。他曾在综艺里回忆了自己上学时被霸凌的经历。

上初中时,有个同学天天找他要钱,不给钱就打他。

几乎每一次他都将自己所有的零花钱交了出来。然而,换来的却是打人者的变本加厉。

直到有一天因为没有钱,他被打人者叫到厕所里,“围了很多人,哐哐给我大耳光”。

王星越愤怒却没有还手,难过却隐忍不发,而这竟是因为他父母的反应。

“(对于霸凌),之前问过我妈,我妈让我不要惹别人,不要去闹事。”

“我没有给父母说(在厕所被打这件事),即使说了,也不会得到我满意的解决方案。”

心理学家丽兹·巴多里曾指出,有些孩子欺负人,不完全是为了给对方造成伤害,还是为了知道对方的底线在哪里。

而决定孩子底线的,正是父母的态度和行动。

父母息事宁人,“以和为贵”,希望孩子安分守己,初衷或许是不想孩子卷入更多纷争,而非冷漠处理、高高挂起。

但在孩子看来,这是让自己压抑心中的委屈,继续忍受暴力,自己依然孤立无援。

与“大事化小”的父母相反,有些父母坚持“小事闹大”。只要是自己孩子被动了一根汗毛,哪怕只是嬉戏玩闹,也绝不轻饶。

然而,父母总为芝麻小事怒发冲冠,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让他同样冲动易怒、性情暴躁。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楼下孩子的故事。自打出生,小男孩就集家里万千宠爱于一身。妈妈尤其心疼儿子,寸步不离他左右。

在公园里玩闹,儿子被推到在地,妈妈立刻冲过来扶起儿子,拽着“罪魁祸首”去找他父母告状,“好好管管你儿子,别让他推我儿子。”

在沙坑里玩沙子,儿子被铲了一勺沙子,妈妈飞奔过来给他拍衣服,对着铲他的小姑娘骂骂咧咧,“哪儿来的小孩,真是没家教。”

渐渐地,男孩越发暴躁。

与小伙伴玩闹,自己处于下风,便大喊大叫,叫妈妈帮忙;自己玩玩具,稍有不顺心,就把新玩具砸烂,吼着让妈妈来哄。

他学不会与同龄的小朋友和平相处。他习惯了有人撑腰,帮自己解决所有问题。

就连妈妈也承认,“儿子现在和其他小朋友玩不到一块去,脾气也越来越差了”。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孩子的童年经历影响了其成年后的价值观、性格与行为取向。”

孩子通过父母的眼睛去看世界,通过学习和模仿父母的行为与这个世界相处。

相较于“言传”,“身教”更为有效。

孩子被欺负,父母如果表现得过于隐忍,可能会培养一个“太老实”的孩子,不懂如何表达与反抗,活成一座孤岛,默默承受委屈。

反之,如果父母过于暴躁,可能会教出同样暴躁的孩子,活成一座火山,遇事大吵大闹,缺乏情绪管理。

父母的反应,决定了孩子的处事方式。如何妥善处理孩子被打一事,影响到孩子的未来。

02

孩子

我不只教你打回去

撒贝宁曾问李玫瑾,孩子被打,父母怎么办?

李玫瑾表示,应该教育孩子适度还击。

然而,“适度还击”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有网友说,“我家娃被打了,压根就不还手。已经教育他好多次了,可每次被打还是傻傻地站着。”

还有网友说,“我家孩子打完架哭丧着脸,说打回去了,但根本打不过。”

换位思考,如果一个孩子既缺乏反击意识,又不具备反击能力,该如何执行父母“打回去”的指令呢?

因此,教孩子适度反击的第一步,是培养孩子“亮剑”的意识。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攻击与反击”的实验,发现八成以上的孩子在被打后,根本不会反击,只会哇哇大哭。

比如,一位博主就现身说法,“我家娃两岁多了,被打了都不知道爬。”

想让孩子形成还手的条件反射,需要父母的引导与教育。

“我在家给她进行模拟训练,大概过了半年多她才学会反击,知道了被打的时候要把对方推开。”

在灌输了反击意识后,才能继续教孩子防身的本领。

有些父母未雨绸缪,早早地送孩子去学防身术、跆拳道,就是为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不过,相较于这种反击的硬实力,一些“出其不意、以巧取胜”的小技巧对孩子来说更好掌握,见效更快。

李玫瑾曾讲过自己外孙女的故事:

她刚进幼儿园一个月,就被一个男孩拽着衣服领提起来,然后撂到地上,磕到椅子上,脸肿了一大片。

李玫瑾教育她:

当然,在反击意识与反击能力之外,父母还需要让孩子把握好反击的尺度。

不能掐住脖子不放,不要抠别人眼睛,不能把人脸抓破,不能去拿指甲抠人。

要学会让对方痛,又不至于造成伤害。

正如蔡康永所说:“我们相信还击是必要的,相比还击的力量,我们更要培养孩子还击的智慧。”

反击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教育孩子适度还击,是为了让他自我保护,而非以暴制暴。

03

孩子

不要止步于还击

“打回去”是不是问题的终点?实际上,并非如此。

让孩子学会自主解决问题,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一位妈妈分享了女儿的故事:

女儿刚入小学半个月,回到家就委屈巴巴地撅着嘴,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抽泣着说今天被副班长扇了巴掌,感觉真没面子。

妈妈大惊失色,放下了正在炒的菜,撩起女儿的碎发细细察看,反复确认女儿并无大碍后才冷静下来。

接下来,妈妈做了这三件事。

第一,安抚女儿的情绪,共情女儿的感受。

“你被欺负了是不是很伤心?”

“需不需要妈妈陪你一会儿”

第二,判断这件事情的性质。

但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可以了解事情是怎样发生,是小孩子之间的打闹还是校园霸凌?学校和老师是如何处理?

第三,在问题不够严重的基础下,推动孩子自己解决。

如果解决问题超越孩子的能力,那么家长的干预必不可少。

在这起事件的结尾,这位妈妈陪着女儿,到学校讲清楚了这件事。

在老师的帮助下,女儿得到了打人者的道歉,也给这个事件圆满画上了句号。

正如沈奕斐教授所说:

发生摩擦在所难免,只要不是蓄意伤害、欺辱霸凌,孩子可以选择在解决矛盾后重塑友情。

身为家长,我们要教给孩子识人辩物的能力,既让孩子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赋予他人际交往的智慧。

让孩子明白何时快刀斩乱麻,敬而远之,何时一笑泯恩仇,不打不相识。

04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我们只能陪伴孩子一时,不能守护孩子一世。

纵使在孩子幼年时可以为他遮风挡雨,可雏鸟终究要离开巢穴,翱翔于天地。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孩子起飞前,为他安插好自卫反击与处理问题的双翼。

一只,保他平安无虞。面对施暴者,敢亮剑,能亮剑,不沉默,不软弱。

另一只,助他游刃有余。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既有临危不惧的勇气,又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与各位父母共勉。

1 阅读:54